張海昆 祝軍權
[摘 要] 現代學徒制為當代“工匠精神”培育提供了體制基礎,培養現代學徒制建筑專業賦予“工匠精神”時代特征,通過闡述創新“15421”人才培養方案與“工匠精神”契合、“工匠精神”五位一體的遞進式創新創業教育模式、以“砼工匠中心”為依托,高質量培養學生技術技能。
[關鍵詞] 現代學徒制;“工匠精神”;建筑工程技術
一、引言
目前,全國都在進行各個行業的“現代學徒制”試點,取得了很多成果,但是企業最為苦惱的一點就是學生的流動性太大,這對企業而言是一個非常大的打擊,畢竟企業耗費時間與精力,將這些“學徒”培養到可以出師,結果卻“勞而無功”,這一問題影響現代學徒制的再開展。由此可見,在現代學徒制中培養學生的“工匠精神”極為重要。
二、我院建筑工程技術現代學徒制“工匠精神”培育途徑
學院與廣州鑫橋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積極探索具有“工匠精神”人才培養模式改革,以學生學業教育與學徒崗位教育緊密結合為出發點,按照“企校共定標準,雙手抓崗位、學業”的總體原則共同制定了具有鑫橋特色的人才培養方案,培養面向地鐵、市政及軌道交通等建設行業,從地鐵、市政、軌道交通土建、裝飾裝修施工類管理、技術類管理、BIM技術咨詢類管理、地鐵維修與保養管理、資料管理等崗位開展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
(一)“15421”人才培養模式與“工匠精神”的契合
根據職業教育和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的規律,校企雙方共同制定了融入“工匠精神”的現代學徒制“15421”人才培養模式。通過“15421”人才培養模式,將廣州鑫橋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的職業能力融入職業崗位課程的各個教育、教學環節,培養貫穿于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的全過程現代學徒制試點,與“工匠精神”的培育有著諸多契合點,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師傅一對一或一對二實踐指導,這樣師傅對學生個體的關注度將大大增加。2.技能學習實踐化,先看再做,由淺入深,師傅就是教材;現代學徒制秉承“做中學”“做中教”的理念,讓學生在實踐中習得技術和技能。“實踐出真知”,技能學習的實踐化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崗位認知與職業認同。3.技藝傳授精致化,現代學徒制保證了師傅、教師和學生在技藝上的切磋、交流的時間,讓師傅和教師有足夠的耐心來精心傳授技藝。工學交替,人才培養方案中包含職業素養培養模塊、技能基礎模塊、技能訓練模塊、創新創業模塊等,從而真正實現校企一體化共同育人。
(二)融入“工匠精神”五位一體的遞進式創新創業教育模式
以“理論學習—技能實訓—社團活動—技能大賽—創業實戰”五位一體的遞進式創新創業教育模式,特別注重在廣州鑫橋建筑工程有限公司開展學徒技能大賽,將CAD繪圖、建筑工程識圖、BIM建模等技能融入大賽中,通過小阿米巴模式引導學徒進行創新創業實戰。五位一體遞進式創新創業教育模式體系在以下幾方面:其一,在理論學習中,將“工匠精神”融入專業教學標準、頂崗實習標準,甚至是課程標準之中。其二,結合專業特色,舉辦“魯班文化節”等校園社團文化活動以及CAD繪圖、建筑工程識圖、BIM建模等專業性很強的技能大賽,促進學生“工匠精神”的理解與融匯。其三,將阿米巴創新創業模式引入教學過程中,通過現場路演—技術提出問題—技術改進—技術創新—工法—專利程序創新教育模式。
(三)以“砼工匠中心”為依托,高質量培養學生技術技能
學院與企業共建“砼工匠中心”,下設五個工作室(建筑結構設計工作室、工程造價咨詢工作室、工程項目管理工作室、BIM技術研究應用工作室、綠色建筑研究工作室),一個工作坊(土建工種工作坊),一個基地(大學生“砼創匯”創新創業孵化基地)。“砼工匠中心”有較完善的組織體系,管理制度建設為基礎,實現了院校土建類專業與建筑企業對接合作常態化。將廣州鑫橋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的“眾創空間”引入“砼創匯”孵化基地,企業導師將工程項目帶到工作室,通過對“砼工匠中心”的校企合作實際項目資料整理、歸納、總結、提煉、典型化的方法,編入課程標準用于教學,解決了實踐教學內容與企業需求脫節的問題,逐步形成土建類教學資源庫。通過深層次的校企交互,明確需要“鑫橋學徒班”的雙導師均要求通過土木工程系“砼工匠中心”雙向掛職鍛煉、聯合技術開發,高質量培養學生技術技能。
三、總結語
我校建筑工程技術專業畢業生扎實的知識基礎、堅實的實踐訓練、吃苦耐勞的精神及良好的工作表現,已在社會上形成了一批能吃苦、吃下苦、留得下、用得上、靠得住的獨具“鑫橋班”特色的高素質復合型人才。他們熱愛專業,愛崗敬業,崇尚科學,積極創新,正在成為佛山市工程建設的主力軍,積極為廣東建設發展作貢獻。
參考文獻:
[1]周勇.積極培養土建類人才的“工匠精神”[N].甘肅日報,2017-11-07(T02).
[2]姜漢榮.勢之所趨:工匠精神的時代意義與內涵解構[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6(21):9-12.
[作者單位]
廣東環境保護工程職業學院
(編輯:李博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