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芳艷
【摘要】學生從小學到大學的整個學習生涯都需要學習數學,同時,在中考、高考中數學這門學科所占的分數比重也很大,由此可見,數學是學生學習生涯中十分重要的一門學科。小學作為學生學習生涯的起始階段,對培養學生的學習習慣、學習興趣都是十分重要的。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必須要采取措施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讓學生積極地學習數學知識,并為學生日后的學習打下一個良好的基礎。
【關鍵詞】小學數學教學 學習興趣 問題 措施
一、小學數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部分學生的注意力難以集中。小學生正處在一個對周圍事物充滿了好奇、活潑好動的年齡段,往往比較貪玩,在課堂上注意力容易被外界的事物所吸引,如窗戶邊飛過的鳥、樓下吆喝的聲音,都能夠吸引小學生的注意力,讓他們不去聽老師的講課。還有的學生比較調皮,在課堂上偷偷玩玩具、和同學說話,或者走神,想自己喜歡的動畫片,不去集中注意力聽老師講課。小學生注意力難以集中的這一問題嚴重阻礙著小學生學習成績的提高,久而久之,容易給小學生養成不良習慣,不利于小學生日后的學習。
2.對學生的數學學習成績過于重視。在節日和平時走親戚、見朋友時,小學生往往都會被長輩詢問學習情況,部分家長之間也會互相攀比自己孩子的學習成績,這就導致部分家長過于重視學生的學習成績,小學生一旦考試成績不好就會受到責罰。這會讓小學生心中對學習產生一種畏懼的心理,害怕自己考試成績不好而受到家長的責罰,越害怕就越難以集中注意力聽講,不會的問題也越來越多,造成一種惡性的循環,學習成績難以得到提高。
3.數學教學模式過于單一。當前,我國小學數學的教學模式也過于單一,小學數學老師往往在講臺上講授數學知識,小學生只是被動地去接受數學老師灌輸而來的知識。這種教學模式沒有將學生作為課堂的主體,小學生無法主動地進行思考,無法開展自主學習。這種“灌輸式”教學過于枯燥、單調,小學生往往只是在最開始的幾節課上充滿著對數學學習的好奇心和興趣,但是長時間的通過“灌輸式”教學模式去被動接受知識,小學生對數學學習的好奇心就會被磨滅,慢慢地失去數學學習的興趣,不再集中注意力聽老師講課。久而久之,不堅持認真聽課的小學生的數學學習成績就會大大降低,被認真聽課的同學拉開差距。
二、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數學學習興趣的措施
1.將小學數學教學同生活相貼近。小學生在學習第一節數學課時是最認真的,這時候的小學生心中充滿了對數學的好奇,有著極大的興趣。因此,小學數學老師需要在講第一節課前做好充足的準備,讓小學生在第一節數學課堂上獲得良好的感覺,從而打下一個良好的開端。要想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小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小學數學老師可以將小學數學教學同生活相貼近,如帶領小學生觀察鐘表,讓小學生學會看時間,帶小學生去測量自己的玩具,讓小學生學會使用直尺等,給學生留下一種數學對生活是十分有用的印象,從而激發小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
2.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小學生的想象力豐富,喜歡探索新奇的事物。小學數學老師可以針對小學生的這一特點,在小學數學課堂上創設各種問題情境來激發小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讓小學生迫不及待地去探索數學知識,去主動地進行學習。比如,在進行平行四邊形面積的計算教學時,小學數學老師可以拿一個長方形框架來讓小學生進行觀察,并讓小學生計算長方形框架的面積,之后小學數學老師再外拉長方形框架的對角,讓小學生觀察現在的形狀,并讓小學生思考框架面積的變化,之后再進行點名提問,讓小學生發表自己的看法。通過創設這種問題情境,讓小學生投入到數學老師創設的問題情境當中,激發小學生學習的興趣,讓小學生積極進行思考并發表自己的看法,最終大大提高小學數學教學的教學質量和教學水平,提高小學生的數學學習成績。
3.帶領學生進行課外活動。小學數學老師還需要帶領小學生進行課外活動,讓小學生貼近生活,從生活中發現數學知識,從而提高小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小學數學老師可以帶小學生去校園中觀察建筑,讓小學生說出建筑的一些部位的形狀,如長方形的玻璃、三角形的屋頂等,并讓小學生說出該如何計算這些幾何圖形的面積,從而讓小學生可以鞏固自己學習到的數學知識。通過進行課外活動,小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能夠得到培養,積極性能夠得到激發,數學學習成績能夠得到有效提高。
三、總結
綜上所述,小學數學老師需要將小學數學教學和日常生活相貼近,帶領學生進行課外活動,并創設問題情境來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確保學生數學學習的興趣能夠得到有效培養,最終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成績,并有利于學生日后的數學學習。
參考文獻:
[1]胡佳慧.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J].西部素質教育,2019,(03) :256.
[2]李淑鳳.淺談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數學學習的興趣[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8,(18) :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