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洪濤
摘 要: 近些年來,雙鋼琴以及四手聯彈在國內外文藝舞臺中頻頻亮相,極大程度上豐富了人們的精神生活。這種高雅的藝術也逐漸滲透到了高校的鋼琴教學中來,雙鋼琴以及四手聯彈在專業角度統稱為鋼琴二重奏,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和教學價值。本文就鋼琴二重奏教學意義以及在高校教學中的技巧展開了分析,并提出了教學運用的相應策略,從而能夠為鋼琴二重奏在我國高校的深化發展提供理論上的參考。
關鍵詞: 鋼琴二重奏 高校教學 運用
當下流行的鋼琴二重奏最早源于16世紀的歐洲,經過數百年鋼琴藝術大師的不斷改良,才出現了同獨奏協奏相融合的鋼琴二重奏形式。所謂的鋼琴二重奏就是涵蓋了四手聯彈與雙鋼琴演奏的表演形式,四手聯彈是兩人共同彈奏一架鋼琴,雙鋼琴演奏則是兩臺鋼琴同時演奏同一曲目,從而實現更有藝術震撼力的演奏效果。可以說,鋼琴二重奏開啟了鋼琴藝術表現的新形式,同時由于演奏的特殊性,需要演奏雙方具有高度的精神默契與協調性,鋼琴二重奏在歐美國家十分盛行,發展較為成熟,并且近些年來在我國發展勢頭良好,獲得了大批鋼琴藝術家及教學工作者的追捧,成為舞臺及高校重要的藝術表現形式。
一、鋼琴二重奏的教學意義
作為鋼琴演奏非常重要的一種形式,鋼琴二重奏主要包含了四手聯彈與雙鋼琴演奏這兩種類型。四手聯彈為兩個演奏者共同彈奏同一架鋼琴,而雙鋼琴演奏則是兩個演奏者各自彈奏一架鋼琴來完成同一部音樂藝術作品的演奏。無論是四手聯彈還是雙鋼琴演奏形式,鋼琴二重奏在高校音樂教學中都具有重要的意義,主要表現在如下三個方面:
1.有助于學生音樂素養的提升
鋼琴二重奏對于訓練高校學生多個領域的藝術技能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特別是對于學生音樂素養的提升,如學生的多聲部思維能力以及對于樂曲和聲的辨析能力等都將得到顯著提升。此外,通過鋼琴二重奏的學習,學生還將對于彈奏聲音的把控協調能力以及音色的控制力都有明顯的進步。著名鋼琴演奏家涅高茲就非常注重鋼琴二重奏的訓練,正因為如此才獲得了豐碩的教學和演藝成果。
2.有助于激發音樂學習主動性
由于鋼琴二重奏表演比獨奏更加具有表現力以及生動、有內涵,充分挖掘了鋼琴與演奏者之間合作的藝術潛能。因此在高校的鋼琴二重奏教學無疑有助于激發學生們對鋼琴藝術的學習熱情,改變傳統鋼琴教學一對一的固有模式,在教學內容和教學形式上更加獨特、靈活,并且由于鋼琴二重奏對于搭檔的藝術素養具有極高的要求,因此通過二重奏教學將有助于實現小組合作學習甚至是師生的合作學習。合作必然存在著競爭,這就更加激發了學生對于藝術新高度的渴望與挑戰欲望,學習興趣更加濃厚。
3.有助于學生表演能力的培育
鋼琴二重奏講求演奏者的合作性,一方面是演奏者對于音樂藝術的合作默契感,即要求演奏雙方都要具備一定水平的鋼琴藝術修養與審美;另一方面,在演奏的過程中,要求雙方在樂感、節奏以及聲部換位上形成一種合作默契。樂感優秀的演奏者往往能夠帶動樂感能力弱的一方,這是因為鋼琴二重奏在聲部安排上具有十分精準的規劃。此外,二重奏中的雙鋼琴演奏能夠極大提升演奏雙方的聽覺能力、協同合作能力以及反應能力,整體上優化演奏者的臨場表演能力。
此外,鋼琴二重奏還能夠顯著增強團隊演奏的水平,通過不斷地磨合、練習,無論是雙鋼琴演奏,還是四手聯彈演奏,在高校鋼琴教學中的二重奏對于任何一個演奏者都是一個內化提升的過程。團隊合作演奏的學習模式無疑將有助于促進學生整體演奏水平的提升。
二、高等院校鋼琴二重奏的教學現狀
盡管當下我國各大藝術類高等院校以及部分綜合院校中都開設了鋼琴相關的專業課程,并且有的藝術院校將鋼琴二重奏納入到了藝術教學課程實踐中來。但是依舊存在著起步較晚、教學規劃缺乏整體性和教學內容不夠新穎和完善的問題。同時,由于鋼琴二重奏教學起步晚的現狀導致了國內高校并沒有太多足夠優秀的科研成果和相關藝術作品出現。針對于此,高等院校應當在鋼琴課程教學中重視對二重奏教學的滲透和深化,對于教學工作者而言,應當強化對于鋼琴二重奏的認知以及實踐能力,正是由于當下部分教師對于鋼琴二重奏缺乏足夠系統的了解,因此在課程教學中往往流于表面理論的灌輸,學生也無法更深刻了解鋼琴二重奏的演奏技巧與要點。這樣就會導致學生缺乏對二重奏學習的主動性,學習范圍更為狹隘,難以獲得深刻而全面的訓練。
可以說,鋼琴二重奏在我國高等院校中的教學現狀是不容樂觀的,但是伴隨著國民素質的不斷提升,對于鋼琴二重奏的重視程度逐漸增強,加之鋼琴二重奏在國際化藝術舞臺中大放異彩,加強了自身的藝術影響力,在高校音樂課程教學中受到了更多的關注。鑒于鋼琴二重奏的影響力,高校將重視對學生二重奏教學技巧的研究和訓練,這必然推進了鋼琴二重奏的教學深化發展。
三、關于鋼琴二重奏教學的技術要點分析
1.合奏方面,講究齊整。
鋼琴二重奏在合奏方面,應當做好四方面工作:
第一,鋼琴觸鍵需要保持一致。鋼琴二重奏要求觸鍵音準的協調一致,不僅要樂句起止自然齊整,樂音也要清晰流暢,這就要求演奏者應當強化同配合者的節奏感默契度,訓練雙方敏銳的聽覺及感應能力;第二,起始音合奏要齊整。無論是雙鋼琴二重奏還是四手聯彈,演奏雙方的起始音都要保持一致,這個時候沒有主次之分,合奏雙方的動作都要簡單明確且自然舒暢,這就要求雙方不斷練習,從而達到起始音動作上的協調一致;第三是樂曲中部合奏要齊整。眾所周知,不同曲目的樂段處理都是不盡相同的,慢板與快板樂曲的音樂表現也是截然不同的。對于鋼琴二重奏的演奏雙方來說,需要耗費大量的時間去練習和磨合,特別是對于節奏、旋律走向以及和聲對位等運用方式上要深入分析;第四是節奏上的協調統一。特別是對于雙鋼琴二重奏形式而言,演奏的成功標志就在于雙方節奏的完美統一,對于節拍和旋律有精準的默契,包括細化到一個音符的長短音、裝飾音以及連音等的精準把控等。
2.音樂表現方面,講究技巧。
鋼琴二重奏在音樂表現教學方面,主要在于技巧的掌控,具體分為三大方面:
第一是鋼琴主奏和協奏之間的技巧上,在雙鋼琴組合演奏過程中,主奏聲部樂曲是由第一鋼琴來演奏,協奏聲部樂曲則是由第二鋼琴來演奏完成。第一鋼琴與第二鋼琴之間在音區方面具有重疊和交織的現象,因而在演奏教學中的旋律分配就應當格外重視。教學者應當認識到,無論是主奏還是協奏,雙方既是獨立的又是配合的,個體之間都要以整體演奏的效果為方向和準則,不能夠過分凸顯個體的演奏表現力,以便于能夠自然流暢完成樂曲的全過程。
第二是鋼琴二重奏講究各個聲部的和諧。首先,在演奏的時候應當認真聆聽對方的聲部變化,這也是鋼琴二重奏能夠順利精準完成最為關鍵的一個環節。合奏雙方在演奏自己聲部的時候應當關注對方的聲部旋律,既能夠明確自己在聲部中承擔的演奏任務,同時還能夠配合好對方的聲部與旋律變化;其次,在演奏的時候要具備一定的想象力,即演奏想象力,這樣有助于鋼琴二重奏雙方保持一個高密度的節拍感;最后,在演奏過程中,對于手指的控制力講究靈活,力度以及速度都要恰到好處,并且能夠做好同合奏者的配合工作。這樣能夠凸顯各個聲部里不同力度的層次感和不同音區中的音色特征,確保合奏旋律的融合與和諧交織。
第三是鋼琴演奏中也要注重踏板的技巧。部分鋼琴演奏者會在合奏剛開始的時候踏上踏板,其實這是并不科學的做法,這樣很容易混淆演奏聲音,不利于合奏的順利進行。科學的做法應當是在合奏開始前雙方研習樂曲,調動起彼此的內心聽覺,對于何時使用踏板做到心靈相通,這樣才能夠保證曲目音色的完美呈現。
3.高校鋼琴二重奏教學過程的運用策略。
由于雙鋼琴演奏在我國起步較晚,因此至今雙鋼琴教學在高校課堂中難以真正開展,這不僅受制于演奏教學場地以及器材耗費等因素影響,同時對于演奏及教學雙方的專業水準都有很高的要求。就高等院校的鋼琴二重奏教學而言,無疑是一項新的教學工作內容,極具挑戰性。這就要求高校首先應當做好鋼琴二重奏的準備工作,即雙鋼琴演奏中選擇大的琴室放置兩架或多架鋼琴,或者專門設置雙鋼琴教師等,在四手聯彈教學中則選擇演奏風格相似的學生進行練習。同樣也可以是演奏風格類似的教師與學生進行演奏,實現教與學的互動;其次,重視雙鋼琴教學的練習。由于大部分高校的鋼琴教學多以獨奏或者四手聯彈為主,這使得高校的鋼琴二重奏教學存在著一個瓶頸,雙鋼琴教學有助于打破這個瓶頸,這就要求高校教師應當強化自身的雙鋼琴二重奏的教學技巧,把握其中的重難點,貫徹落實在鋼琴課程教學中,并且能夠讓學生真正實操訓練,予以指導和調整,促進高校雙鋼琴二重奏領域的長足發展;最后,選擇經典的曲目輔助教學開展。鋼琴二重奏源于歐洲,因此高校在開展二重奏教學的時候建議選取歐洲經典的二重奏曲目,如巴洛克時期至浪漫主義時期的大師之作,諸如德彪西的《鋼琴二重奏全集》以及柴科夫斯基的《花之圓舞曲》等。經典曲目不僅能夠提升學生的藝術審美高度,同時還可以在練習中獲得精神上的熏陶,激發其學習的興趣,挖掘藝術潛能,實現質的突破。
此外,高校還可以積極借鑒國外鋼琴二重奏教學的先進經驗,如日本的鈴木鋼琴教學法,多達十臺鋼琴同臺演奏的教學方式將培育出高水平的鋼琴演奏者,在這里集體協作演奏的能力被充分挖掘,師生合奏更使得教學相長,該教學模式流行于世界各地,其成功經驗值得高校借鑒。
結語
高等院校在鋼琴二重奏的實際教學工作中,應當充分認識到二重奏的重要教學價值以及對于學生個人藝術發展的作用,強化對鋼琴二重奏課程的設置與優化,教學工作者要強化自身的專業水準,在鋼琴二重奏的演奏及教學技巧上有所領悟,不斷創新教學方式和內容,培育學生的專業素養。只有這樣才能夠確保鋼琴課程教學的系統發展,為國家培育更多的鋼琴藝術人才提供新的教學思路。
參考文獻:
[1]辛永姝.論鋼琴集體課中的重奏教學[J].北方音樂,2018(5).
[2]李世衛,董海珠.漫步鋼琴二重奏(六)[J].鋼琴藝術,2018(2).
[3]凌今朝.高師鋼琴專業學生演奏鋼琴二重奏作品的現狀分析[J].戲劇之家,20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