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文濤
[關鍵詞]思維導圖;大學英語;精讀課程;應用;反思
思維導圖是一種能幫助使用者有效組織、優化和整合學習內容的非線性思維可視化認知工具。是由英國腦力奧利匹克創始人TonyBuzan創立的一種表達放射性思維的圖形思維工具,現在廣泛運用到各個學科的教學訓練中。與傳統的線性思維不同,思維導圖用文字和圖形等組織思維的各個零散的部件,有助于閱讀和記憶,將冗長、枯燥的信息內容加工成具有層次、邏輯的圖畫,有效地提高信息加工的效率,幫助學習者建構更為高效的認知模式。
一、目前大學英語精讀課程存在的問題
大學英語精讀課程中存在的問題主要在于:教學方法陳舊;教師側重于對整篇文章意義的講解;對重點句型、字詞進行逐字逐句的翻譯等。這種傳統的教學方法破壞了閱讀本身的整體性。隨著網絡發展,學生大多習慣接受多樣化的英語教學,思維導圖教學方法側重于對文本閱讀的宏觀把握,簡化復雜繁冗的閱讀進程,對提高學生的英語興趣行之有效,本文將主要介紹其在大學精讀課程中的積極作用。英語作為大學通識課程,主要包含大學英語精讀課程與視聽說課程。大學英語精讀課程旨在培養大學生綜合閱讀能力、文化交際能力,其重要性可見一斑。根據教育部擬定的2017年《大學英語教學指南》,其中明確規定英語閱讀能力的發展目標:要求大學生能夠閱讀有一定難度的文章,理解其中主旨和大概細節。由于現代社會信息爆炸,大多數人無法沉下心來認真閱讀大篇幅文章,致使考試中閱讀部分一直成為許多考生的弱項。除考試前的突擊訓練以外,大學精讀課程在日常教學中應該摒棄傳統灌輸式教學法,教會學生如何在短時間內提取有用的信息并加以內化加工,這與我們的教學指南是相違背的。
二、思維導圖在精讀課程中的應用
(一)示范過程
首先利用學生優秀思維導圖作品作為示范,討論得出思維導圖的基本構成,然后簡單介紹思維導圖的歷史和現狀,并展示經典思維導圖。接下來就學生們感興趣或疑惑的關于思維導圖設計制作的問題進行師生問答,并展開針對部分篇章的思維導圖設計制作練習,作品完成后由小組派代表進行展示和講解,通過學生自評、小組互評和老師點評,進一步總結思維導圖設計制作和與語篇理解有機結合的技巧,從而完成思維導圖的示范過程。
(二)設計操作過程
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優秀新作品的討論將整個教學帶入后續訓練的循環練習環節,結合小組合作、知識建構、問題為導向和全程主動參與等要素,然后開展了篇章或段落的思維導圖的設計制作操練,上課流程為第一步通讀篇章或段落,理解大意;第二步小組討論確定主題詞、圈定關鍵詞;第三步小組設計制作思維導圖;第四步呈現各組思維導圖,復述篇章或段落。
(三)逐步提高過程
思維導圖既可以作為閱讀的策略,也可以作為閱讀的輔助工具。通過實現文本內容的外化,結合學生對文本的理解,實現知識的可視化建構,激發學生主動加工語篇的能力,也增強了他們對課文的記憶、理解、分析、應用、反思、評價和創造,從而形成卓有成效的思維的開拓,為批判性思維和創造性思維的培養提供了可能。課堂觀察與學生學習日志表明學生對思維導圖的普遍看法是積極肯定的,但也有少數學生關注課堂上全面開展思維導圖的活動可能會影響教學進度,因此在訓練階段的末尾給學生介紹了免費的思維導圖軟件(MindManager),方便學生在課堂外嘗試使用。但這一階段紙質版思維導圖的操練從長遠看是富有成效的。
(四)創新階段
創新階段的思維導圖設計制作過程從課上轉到課下——由一個小組負責一個單元課文思維導圖的設計制作,并在課外完成、堂上呈現。以新通用大學英語綜合教程第二冊Unit2HealthMatters為例。本單元著重講解與健康相關聯的知識,將其相關詞匯進行整合,可以讓學生更容易記憶。如果以傳統的方式記憶這些詞匯,很容易讓學生混淆并且難以全部掌握,教師可以通過將詞匯的語義關系制定一套詳盡的思維導圖,讓這些詞匯的關系更為明晰地展現其中,通過理解詞匯,更為清晰地了解課文中的各項細節,了解其用法和使用語境,這樣學生記憶起來就不會混淆,更為便利。以新通用大學英語第二冊Unit2MoviesandEntertainment中的TextC為例。本文主要圍繞電影《拯救大兵瑞恩》的介紹展開,為了讓學生對整篇文章有宏觀的把握,思維導圖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內涵。思維導圖模式可以直觀地將文章中的結構脈絡表達出來,幫助學生深入理解文章內涵,內化文章細節,把握文章的核心。
結 語
思維導圖模式可以有效地提升英語精讀課程教學效率,通過繪制圖形、符號、表格等形式,表達文章重難點,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一目了然,真正實現了學習內容的可視化、邏輯化。再加上這種新鮮的學習方式,可以有效地激起學生的學習熱情,促進學生同老師一起進行大量的頭腦風暴,摒棄了傳統的灌輸式教學,真正實現了以學生為主體的課堂教學模式。總而言之,將思維導圖模式用在傳統的大學英語精讀課堂教學中,可以有效地改變傳統閱讀課堂枯燥的狀態,將知識點和記憶點進行整合,鼓勵學生發揮其學習主動性,從而從根本上綜合提升閱讀的能力。
參考文獻:
[1]思維導圖在大學英語閱讀課程教學中的應用[J].李婭.海外英語,2015(24).
[2]思維導圖在大學英語閱讀教學中的實踐研究[J].寧建花,苗莉珺.教育與教學研究,2015(12).
[3]思維導圖在大學英語詞匯教學中的應用[J].張慧蓮,張俊杰.遼寧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02).
[4]大學英語精讀課新模式初探[J].衛雯,馬驍.吉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9(07).
[5]大學英語精讀課教學新模式探索[J].李曉燕.語文學刊,2008(19).
[6]大學英語精讀課教學中的“三個結合”[J].左峰.教書育人,20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