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麗麗
[摘 要]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推行,教育界越來越重視培養學生綜合素質,各種新型教學方式逐漸被運用于課堂教學當中,為課堂教學帶來更多活力。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運用讀寫交融的方式能夠更好地將語文教學內容整合起來,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學生學習積極性與主動性也會隨之提升。
[關鍵詞] 讀寫交融;小學語文;教學構建
語文是一門語言性學科,除了基礎知識的教學之外,培養學生聽說讀寫能力十分關鍵。傳統教學模式中,教師過于注重理論基礎知識的教學,包括拼音、生字、詞語、句子等,課堂教學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學生學習積極性普遍不高。針對這種情況,教師可以將讀寫交融的方式充分運用其中,通過這種方式,進一步激發學生參與語文教學的興趣,從而保證課堂教學質量。
一、小學語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近年來,我國大力推行新課程改革,在新課程改革當中,教學理念與教學方式均發生了不小的改變,教育部門對小學語文教學的要求也隨之提升。但是,當前小學語文教學依然存在不少的問題,具體體現在幾個方面。其一,學生學習積極性不高。小學階段的學生本身處于成長發育的重要階段,在這個階段,學生活潑好動,對于一些新奇的東西比較好奇。因此,學生很難長時間將注意力集中在同一件事物上,在這種情況下,學生在課堂上開小差、做小動作等情況比較普遍,學習積極性普遍不高,對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產生一定的影響。[1]其二,教學內容枯燥。小學語文相對基礎,在語文學習過程中,不但需要引導學生掌握讀音、生字詞,還需要讓學生了解一定的句式結構、 語法等,加上很多教師受到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在生字詞、語法、句式等教學過程中,習慣性采取灌輸式教學方式,教學枯燥乏味,學生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受到很大的影響。[2]其三,教學模塊比較分散。語文是一門語言性學科,聽、說、讀、寫屬于主要的四個模塊,四個模塊相互獨立又存在很大的聯系,但是很多教師在進行教學時,往往會將各個模塊分開教學,打斷了模塊之間的連續性,在這種情況下,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會受到比較大的限制,教學效率相對較低,不利于學生綜合素質與語文素養的提升。
二、讀寫交融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運用
1.利用句式模仿,在模仿中創新
語文屬于實踐性學科,很多教學內容與生活都能聯系起來,學習語文也是為以后的生活服務。因此,教師在運用讀寫交融的模式開展小學語文教學時,還需要將句式模仿充分運用其中,引導學生對經典的段落和句子進行模仿,包括寫作手法、描寫手法等,學生在模仿的過程中,能夠逐漸創新,自身語言表達能力也會得到鍛煉和提升。[3]例如,在《月光啟蒙》一課教學中,有一句關于媽媽歌聲的描寫運用了通感的手法,這時候,很多學生會產生疑惑,覺得用芬芳來描述歌聲不太準確,教師可以抓住這點,講解通感,然后引導學生模仿練習,在閱讀過程中,鍛煉學生寫作能力與寫作技巧,學生語文技能也會隨之提升。
2.運用對比閱讀,掌握讀寫技巧
除了仿寫之外,對比閱讀也是掌握讀寫技巧的重要方式。所謂對比閱讀就是選擇兩篇相似的文章,從多角度進行賞析,包括情感、主題、題材等,找出兩者的不同點與相同點。[4]在對比閱讀的過程中,學生文章鑒賞能力將會得到一定的提升,他們還能掌握更多不同的寫作技巧,對于自身閱讀能力與寫作能力的培養有著積極的影響。例如,教師在閱讀教學過程中,可以選擇兩篇相似的課文《觀潮》《燕子》,引導學生從寫作手法、段落、語句、主題思想等方面進行賞析,引導學生了解兩篇文章對自然描寫的異同,包括語言運用、思想情感、表達方式、寫作技巧、時間關系等方面,從而更好地鍛煉和提升學生文章鑒賞能力與寫作技巧。
3.引入正能量,激發讀寫興趣
與其他學科的學習不同,語文需要持之以恒的積累才能不斷進步。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利用讀寫交融的教學手法時,還需要將更多正能量的內容引入其中,注重培養學生持之以恒的學習精神[5]。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時,不但需要精心的引導,還需要學會抓住學生學習過程中的閃光點,及時進行鼓勵和支持,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讓學生更好地掌握語文知識與技能。
例如,在《美麗的南沙群島》一課教學中,教師可以采取小組朗讀的方式讓學生將文章朗讀出來,使其充分了解和感受到南沙群島的美,其中一組學生朗讀時,另外幾組學生則擔當評委,對朗讀的同學進行點評。當學生大概了解文章內容之后,教師再針對文章進行詳細的講解,尤其是其中重難點。完成講解后,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進行模仿寫作,讓學生對自己比較熟悉的地方進行描寫。通過這種方式,學生學習興趣被激發,課堂教學質量也能得到有效的保證。
4.結合課文范例,完成讀寫交融
教材是教師和學生最常接觸的內容,在教材當中,蘊含著很多教學實例。教師在運用讀寫融合的教學模式時,還需要充分利用課文范例,引導學生結合例子舉一反三,通過課文范例的方式,讓學生掌握更多文章寫作手法[6]。此外,在教學過程中,為了提高學生寫作技巧,幫助學生積累更多的寫作素材,教師可以選擇文章中比較好的句子、段落等,讓學生品味,了解句子的內涵和精美之處,通過反復品讀,學生對文章的理解也會更加深刻。
例如,在《走遍天下書為侶》相關內容教學中,有一段比較精巧的描寫:“一本你喜愛的書就是一位朋友,也是一處你隨時想去就去的故地”。教師可以讓學生對這句話進行品讀,找到這句話的精美之處,然后提煉出句子中的句式,讓學生模仿這個句式進行仿寫,提高文章的文采。
5.運用拓展補寫,做好課堂生成
在讀寫交融教學當中,拓展補寫也是一種十分重要的方式。因此,教師在開展課堂教學時,需要及時進行課堂生成,及時抓住教學的閃光點,注重激發學生想象力,為學生做好留白。同時,運用拓展補寫的方式,將閱讀和寫作融合起來,保證課堂教學質量。
例如,在《輪椅上的霍金》相關內容教學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通過閱讀與霍金進行思想上的交流,從而更好地理解文章內容。此外,教師還可以選擇兩位學生,其中一位扮演霍金,通過自問自答的方式,進行虛擬對話,在對話過程中,學生對霍金的人物性格也會有一個更好的理解。
綜上所述,小學語文教學中運用讀寫交融的方式進行課堂教學能夠引導學生更好地進行閱讀和寫作,鍛煉學生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
參考文獻
[1]王桂芹.讀寫交融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建構策略[J]. 現代中小學教育,2018,(08):25-27.
[2]耿青兒.細解小學語文“書”與“行”如何交融并進[J]. 華夏教師,2017,11(8):20-21.
[3]王秀勤.淺談小學語文高效課堂的建構路徑[J]. 作文成功之路:教育前沿,2017,03(5):78.
[4]顏丙芹.小學語文高效課堂建構策略研究[J]. 新課程(下),2017,28(6):226.
[5]王婧. 建構主義理論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J]. 考試周刊,2017,41(83):69.
[6]石雪萍. 微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策略例談[J]. 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7,20(04):182.
責任編輯 鄧 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