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麗華
[摘 要] 立體圖形是小學高年級數學中的重點,也是教學中的難點。立體圖形具有抽象性特點,小學生理解起來有一定的難度。微課能夠轉變傳統的小學高年級數學教學模式,將一些抽象的知識形象化,從而提高教學質量。因此,對微課在小學高年級數學立體圖形教學中的作用進行分析,并就其運用策略進行探討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 微課;小學數學;立體圖形教學;運用策略
小學數學學習中有兩個重點,就是空間與圖形。學生要充分利用自己的想象力,對抽象的圖形以及圖形的形狀進行理解,這就讓學生的學習產生了一定的困難。而在實際的教學環節中,教師也使用了多種教學方式,但是對這一問題卻沒有很好的解答。微課堂教學是教師使用一些相關的教學工具,對課堂上應該學習的知識點進行詳細的教學。一般微課堂的教學時間是比較短的,但它所得到的效果確是非常顯著的。教師可以在學生學習立體圖形的教學過程中,使用真實的立體圖形展示給學生去觀看,從而幫助學生對抽象的立體圖形進行自己的空間建立,這樣將學習中的抽象問題進行實體化,就會使得學生的理解能力得到增強。
一、微課在教學中的應用
微課堂之所以出現,是因為現階段的社會發展與教學環境進行了良好的融合。在這種大的環境驅使下,微課堂就應運而生,成了一種全新的教學模式。微課堂在教學的過程中,不僅有效地利用了教學的時間,并且將科技資源進行了合理的使用。微課堂教學不僅使學生自身的知識理解程度得到提升,而且可以幫助學生對知識面進行拓寬,并且有效地減少在教學過程中因為硬件原因而產生的一些弊端。微課堂進入教學課堂后得到了良好的適應,在小學數學的高年級教學中,微課堂的使用更好地幫助學生了解了自身的問題所在,促進了他們對知識的掌握。在平時的數學教學課堂中,微課堂更是通過微教學對數學中一些比較抽象的問題進行了全面的解釋,使得學生對于抽象的立體圖形的理解有了一個明顯的提高。
二、微課在小學數學立體圖形教學中的作用
(一)發揮學生主體性
微課堂是以視頻作為教學基礎的,學生可以在使用微課堂的過程中,隨時對播放的視頻進行暫停和反復播放。這樣一來,他們就可以根據自身的學習進度來選擇自己學習的內容。如果對于某一個知識點或者某一個模塊的理解是比較模糊的,那么學生就可以不停地回放視頻來鞏固自己的學習。并且微課堂在小學立體圖形教學過程中的應用是不受空間與時間限制的,這樣一來就使得學生的自我學習能力得到了全面的發揮。在平時的課堂學習中,因為教學的時間是有限的,教師不可能對每一個知識點都進行完美的解答,所以對于一些知識點啟示的時間就較短。而孩子們的理解能力是不同的,受到自身水平的限制,他們對于一些問題不能很好地理解。而微課堂教學,充分發揮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學生可以對自己不理解的知識點進行反復的學習,并且可以在觀看視頻的時候一邊分析一邊做筆記,在整理筆記的過程中還可以對所要學習的知識進行整理,從而提高自己的學習效率。
(二)突破教學重難點
在平時的教學中,對于小學高年級的數學來說,立體圖形就是最難的難點。因為對于學習立體圖形來說,不僅要求學生對空間具有想象能力,還要讓學生對這部分知識進行理解,這對學生的學習造成了一定的困難。因為很多學生的空間想象力以及對抽象事物的理解并不是很強,而微課堂可以通過顯示三維模擬圖形,對一些抽象的事物進行具體化。這樣一來,學生就可以明確地知道自己所要學習的抽象的立體圖形具體的形狀,結合自己原有的知識,就可以對這個抽象的立體圖形有一個很好的理解。這樣就能夠幫助學生學好立體圖形,并且能夠提高學生學習立體圖形的能力。微課堂可以讓學生在學習立體圖形的過程中,對已經模擬出的三維圖形進行旋轉,全方位觀察這個三維圖形,從而能夠對這個抽象的立體圖形有一個全面的了解。
三、微課在小學數學立體圖形教學中的運用策略
(一)利用微課進行實物展示
在微課堂的小學高年級數學對于立體圖形的學習中,教師一般是通過用實物展示的方式來使得學生對于立體圖形的結構有一個理解,并且給孩子們展示的實物是現實生活中實際存在的物體,讓學生將實物與抽象的數學知識進行結合。比如在學習長方體、正方體以及球這些立體圖形時,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就可以將魔方、鞋盒和足球等實物聯系起來進行教學,將這些具體的實物進行全方位的旋轉,然后學生對抽象的立體圖形有一個具體的觀看了解。教師可以在用微課堂進行實物展示的同時,將這個事物所對應的抽象立體圖形告訴學生,讓學生來進行一個對比學習。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在微課堂的教學過程中,讓學生根據教學中的視頻影像,自己動手制作一個立體圖形,加深學生對立體圖形的印象。
(二)利用微課優化展示效果
微課堂在對學生進行教學的過程中,不僅是單獨地使用圖像與文字結合的方式,還能通過動畫與聲音結合,讓課堂變成一個有聲有色的課堂,為學生營造一個充滿樂趣的學習氣氛。通過這種教學方式,在小學高年級立體圖形教學中能很好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得學生的多個感官進行同步使用,從而提升學習效率。通過使用微課程教學,立體圖形的學習不再受到空間和時間的限制,使得學生能夠更好地理解,并且視野也得到了拓寬,使得學生有一個更好的發展平臺。
(三)利用微課進行探究性教學
在小學高年級的教學中,應該讓孩子們具備一定的科學探究能力以及科學探究精神,通過培養孩子的這些探究精神以及探究能力來讓他們的自主學習能力得到提升,并且為他們到初中以后學習數學知識打下牢固的基礎。所以教師應該重復地利用微課堂的教學資源,這對學生學習較為抽象的立體圖形有很好的幫助。并且,教師使用微課堂教學的方式,對學生的探究能力以及探究精神進行培養,使得學生有一個自我學習的過程。比如教師可以在學生學習圓柱與圓錐的過程中,利用微課堂動畫的功能,對這兩種立體圖形進行解剖,使學生觀看到如何將一個平面的圖形經過旋轉和卷曲形成圓柱與圓錐。在觀看完視頻展示以后,教師引導學生對圓柱與圓錐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進行總結,借此來觀察學生是否對所學的知識點得到全面的了解和學習。如果所得到的結果是學生對所學到的知識沒有太好的了解,就可以重復地播放視頻讓學生進行學習,并且在學生所不理解的地方對視頻進行暫停,經過分析研究,再繼續播放。
(四)利用微課培養學生自主利用碎片時間和動手的能力
在小學生的數學學習過程中,學生自身的動手能力對于數學的學習是有著很好的幫助作用的。在微課堂的學習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視頻讓學生進行觀看,使學生對所學習的立體圖形有一個了解,之后自己動手對這個圖形進行制作。這樣一來,不僅能夠讓學生對立體圖形有一個較為全面的學習,而且能夠使得學生的動手能力得到提高,從而來達到培養學生的效果。
綜合上述,我們可以知道,在我國的新時代教育改革中,微課堂是一種基于視頻與圖像結合、音樂與動畫結合的現代教學資源。這種新資源,對小學高年級學生學習抽象的立體圖形有著極大的幫助,能夠培養學生的探索能力,加強學生的實踐能力,使得學生的學習能力得到提高。
責任編輯 李杰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