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曉曼 陳雪嬌



[摘要] 目的 探析“互聯網+孕婦學校”模式在妊娠期糖尿病孕婦孕期保健中的應用效果。方法 以2018年1月—2019年3月收治的200例妊娠期糖尿病孕婦作為主要研究對象,隨機將其分為兩組,每組100例。兩組孕婦在孕期保健時應用不同的健康教育模式,對照組實施常規健康,觀察組實施“互聯網+孕婦學校”模式,比較兩組的健康知識掌握程度、并發癥發生率和負面情緒嚴重程度。結果 觀察組孕婦對相關知識掌握評分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的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觀察組的焦慮及抑郁情緒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結論 妊娠期糖尿病孕婦孕期保健中應用“互聯網+孕婦學校”模式可提高孕婦對相關知識的掌握程度,同時可緩解孕婦的負面情緒,減少并發癥,值得推廣。
[關鍵詞] “互聯網+孕婦學校”模式;妊娠期糖尿病孕婦;孕期保健;應用效果
[中圖分類號] R47?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 ? [文章編號] 1672-4062(2019)10(a)-0149-03
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方式、飲食方式的改變,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 diabetes mellitus,GDM)的發生率越來越高。GDM是指妊娠期間首次發生或發現不同程度的糖代謝異常,包括在妊娠前已經患有糖尿病但在孕期首次確診的孕婦,該病對母嬰健康造成了極大的威脅。而多數孕婦對于妊娠期糖尿病的危害和不良影響尚未形成清晰、明確的認知,且不了解如何科學合理的控制血糖,這增加了相關并發癥的發生率,影響了孕婦和胎兒的健康[1-3]。因此,需要在孕期保健中對孕婦進行正確、全面的健康宣教,“互聯網+孕婦學校”是在傳統健康宣教基礎上的一種宣教模式,結合了孕婦學校和互聯網,能夠為孕婦隨時隨地提供孕期保健服務。該研究將2018年1月—2019年3月接收的200例妊娠期糖尿病孕婦作為主要對象,旨在評價“互聯網+孕婦學校”模式在妊娠期糖尿病孕婦孕期保健中的應用效果,具體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研究對象是收治的200例妊娠期糖尿病孕婦,所有孕婦均接受孕期保健,研究過程中分組,分組方法選擇數字隨機表法,平均將其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100例。觀察組中:孕婦年齡為20~35歲,平均年齡為(27.45±1.63)歲;初產婦72例,經產婦28例;孕周為27~32周,平均孕周為(29.69±1.23)周。對照組中:孕婦年齡區間為20~36歲,平均年齡為(27.48±1.65)歲;初產婦71例,經產婦29例;孕周為26~32周,平均孕周為(29.65±1.21)周。兩組妊娠期糖尿病孕婦的年齡、產次、孕周等相關數據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可見兩組是存在可比性的。
納入標準[4-5]:①所有入組研究對象均符合妊娠糖尿病的診斷標準,空腹血糖≥8.0 mmol/L,餐后2 h血糖≥10.0 mmol/L;②研究對象的各項基本資料完整,依從性良好;③本著孕婦知情、同意、自愿參與的原則開展研究;④分組方法符合醫學研究的倫理要求,經該院醫學倫理部門批準通過。
1.2? 研究方法
對照組由醫院的護理人員向孕婦和家屬介紹妊娠期糖尿病相關知識,指導其科學的飲食方法和運動方法,不定期抽查孕婦的執行情況,并定期監測血糖的變化情況。
觀察組運用“互聯網+孕婦學校”的模式進行健康宣教。一方面,綜合孕婦學校中設置的相關教程、孕婦的文化水平及理解能力,循序漸進的向孕婦介紹關于妊娠期糖尿病的相關知識,在介紹疾病相關知識的過程中要注意觀察孕婦的情緒和心理變化,注意緩解孕婦的負面情緒。講解的方式要有步驟性和計劃性,讓每一位孕婦對疾病均形成科學的、正確的認知,健康宣教工作要有系統性。同時,要考慮到個體之間存在的差異性,每一位孕婦無論是在身體、心理還是在理解能力上均存在著一定的差異,因此,要選擇集中講解、分頭指導的方式,開展個性化的孕期健康教育。另一方面,在孕婦學校的基礎上,充分利用互聯網,將微信平臺、QQ平臺應用到健康宣教工作中。制作授課視頻鏈接,通過微信或QQ的方式發送給妊娠期糖尿病孕婦。開設公眾號,定期推送關于孕期、分娩期、產褥期、新生兒課程相關課程,系統的介紹妊娠期糖尿病的發生原因、治療方法、治療期間注意事項等等。每晚7:00-8:00在平臺上進行為期1 h的交流咨詢。
1.3? 觀察指標及評價標準
評價標準:①采用問卷調查的形式了解兩組孕婦對于孕期、妊娠和產后相關知識的了解程度,Cronbachs α系數為0.930,信效度合格。問卷中的問題主要包括4個方面,分別是孕期保健、妊娠期糖尿病相關知識、母乳喂養、新生兒護理,每項的滿分均為100分,得分越高,則說明孕婦對于相關知識的了解越多[6]。②分別于干預前、干預后,采用焦慮自評量表(SAS)、抑郁自評量表(SDS)對兩組孕婦的焦慮、抑郁情緒進行評價,得分與負面情緒(焦慮、抑郁)呈正相關[7]。
觀察指標:統計兩組的羊水過多、感染、產后出血等相關并發癥發生情況,計算并發癥發生率,并進行組間統計學處理。
1.4? 統計方法
分析處理數據運用SPSS 18.0統計學軟件,計數資料以[n(%)]表示,χ2檢驗;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行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比較兩組孕婦對相關知識掌握情況
觀察組孕婦對相關知識掌握評分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具體見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