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靜
摘 要:新時期教育改革下,我國教育教學大力倡導應用型人才培養,其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也發生很大轉變,針對當前市場營銷專業面臨的諸多問題,高校應該積極進行專業課程整合,重視學生職業能力培養,這樣才能從根本上實現高新人才培養目標。下面文章主要對市場營銷專業課程整合與學生職業能力培養問題和對策展開探討。
關鍵詞:市場營銷;課程整合;職業能力;能力培養
市場營銷又可以稱之為市場學,同時也可以簡稱為“營銷”,在臺灣市場營銷常常被稱作“行銷”,它主要指的是個人或集體通過市場營銷的手段與策略進行產品交易,創造其產品的價值,從而獲得所需之物,實現雙贏或多贏的過程。市場營銷主要包含兩層含義,第一層含義從動詞上理解,主要指的是企業的具體活動或行為;第二層含義從名詞上理解,指研究企業的市場營銷活動或行為的學科。
1 高職市場營銷專業課程整合與學生職業能力培養的重要性
首先,基于市場培育人才,彰顯教育的社會功能。我國市場經濟、對外貿易發展速度的加快,對專業營銷人才所提要求比較嚴格,這也就促使高校要以學生職業能力培養為基礎實施市場營銷專業教學改革,從而確保人才的培養質量符合市場的要求,提高學生的就業率,彰顯教育的社會功能。其次,基于經濟全球化,培養具有可持續發展力的市場營銷人才。經濟全球化的進一步發展為我國經濟貿易的發展帶來了新的契機,但也帶來了一些問題。激烈的國際貿易市場競爭中,市場營銷人才需具備極強的綜合素養,對高端化的市場營銷人才職業發展能力的可持續性培養方面提出了更為嚴格的要求。如果要確保營銷人才獲得長久性發展,那么便應確保其具有一定的可持續性的學習能力,在人才培養方面要重視市場營銷人才對市場狀況的充分掌握與分析,只有如此才可更好地適應市場需求。因此,市場營銷專業教學開展經驗分析與目標性能力的培養應作為教學改革的一個重要方面。
2 高職市場營銷專業課程教學現狀
2.1 教師教學能力有待提高
一個優秀的市場營銷人員的綜合能力都非常強,因為市場營銷工作對個人能力、社會能力以及方法能力都有非常高的要求。當前很多高職市場營銷專業的授課教師都是畢業以后就直接到高職任教的,并沒有很多的實戰經驗,所以在實踐教學環節往往發揮不出很大的作用,最終影響了整個課堂教學的效果。沒有高質量的教師隊伍作為專業發展的重要保證,那么學生就很難學到真正有用的知識,而學校也就不能為社會輸送保質保量的人才[1]。
2.2 學生缺乏實踐機會
一是考試方式過于單一,注重基礎知識的考核。多數高校分數取決于期末閉卷的考核,這樣在培養與評價學生的應用綜合能力方面存在缺陷,同時學生缺少學習的能動性,不愿主動參與課程活動或專業性實踐。二是高校缺乏專業實踐設備和能力。盡管部分高校有硬件基礎,如完善的實踐基地,但是課程教師缺乏熟練操作的經驗或能力。
2.3 課程體系不夠合理,教學的方法比較單一
許多院校在課程體系的設置方面,主要包含了專業基礎課以及專業選修課等共四個方面,有的市場營銷專業的課程體系主要就是。對于教學內容進行了更新遠遠的落后于市場的需求,完全不能夠滿足企業的需要。而且現在的企業特別重視營銷人才的職業道德等綜合素質,但是也有很多的院校幾乎沒有這方面的課程內容,這樣就缺失了對于學生的職業道德等素質的相關培養。
3 高職市場營銷專業課程整合與學生職業能力培養策略
3.1 提高教師教學能力
市場營銷工作對學生個人能力、工作能力、職場能力等方面都有較高的要求,所以教師在開展教學工作的過程中必須把這些內容當成教育學生的重點,準確把握教育工作的方向和目標。一方面,學校要完善教學設施,比如新媒體教學設備、VR教學設備等,滿足教師教學的需要。在這個過程中學校要提前與教師進行交流,看看他們授課所需要的教學基礎設施有哪些,從而使完善教學設施工作更有針對性,提高對教學資源的利用率;另一方面,教師不僅要看到自身的優勢,同時還要認識到自身的不足。比如,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興致不高,那么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他們選擇的教學內容、教學方式等存在問題,所以影響到了學生學習的態度。那么教師就可以以此為突破口,找到具體的問題,并且及時解決。通過重復性的開展這些工作,那么教師的教學能力必然有所上升,同時也可以讓教師在這個過程弄清楚不同科目之間的聯系,為實現市場營銷專業課程整合目標奠定基礎[2]。
3.2 實踐環節改革
高校可以增加實踐的硬件設施,安裝市場營銷模擬軟件,讓學生能夠模擬實習仿真市場,進入到比較全面的市場環境當中,運用所學營銷知識和工具,和團隊一起進行營銷活動。這樣會使學生具有較強的學習主動性以及實踐的能動性,對營銷活動有更濃厚的興趣,并能夠主動應用到實際。其次,與企業聯合建立實習基地。企業才是真正能夠提升學生實際工作能力的地方,只有通過親自操作實踐才能夠將理論知識轉化為學生自身能力。因此,學校可加強與企業的聯系,共同創辦校外的實習訓練基地,保證學生的基本課外教學實習活動。最后,鼓勵學生多參加“互聯網+”、全國營銷策劃大賽等活動。這些大賽可以鍛煉學生獨立思考、團隊協作、自主學習等各方面能力,同時能夠檢驗課堂知識是否消化吸收。鼓勵學生參加各大營銷策劃比賽和創新創業大賽,盡最大可能發揮本校的資源。
3.3 找準定位,完善課程設置
在教學方向的制定上,教師要以核心理論知識為主,導入經營學策劃用真實項目,必要時還要配合策劃案例,真正做到“教、學、做”一體化。在課程的設置上,教師應結合教學方向與培養目標進行合理設置。比如,安排涉及社會科學情感、價值觀衡量和商品人文文化等人文素質方面的學科,加強專業知識與人文知識的整合;強化社會實際與課程內容的對接,突出教學的職業性、操作性、時代性;加入社交禮儀、商務禮儀、營銷禮儀的知識內容,培養學生基本的語言表達能力,增強他們的溝通能力;開設市場營銷技能實習課,進一步強化專業實訓場所的建設,為學生職業能力的提高構建一個良好的環境[3]。
3.4 設計合理的考評機制,實施綜合評價
高校以往的考評制度較為單一,對市場營銷專業學生的考評僅為期末測試,這會造成學生把大部分精力用于理論知識的學習,而不注重自身職業能力的提升。因此,新時代應以學生職業能力培養為主,高校市場營銷教學改革也應創立合理的考評機制,從多個維度對學生實施評價,具體可劃分成兩大部分,一是理論評價,也就是以學生日常學習情況、期末測試為主。二是實踐評價,以學生參與實踐活動的程度、表現為主。因此,對高校市場營銷專業學生實施綜合性評價,會使其具備較好的學習態度,明確自身的不足并改進,努力強化自身的職業能力。
4 結語
從當前高職市場營銷專業課程教學現狀來看,高職市場營銷專業課程在教學過程中存在著一些問題,這些問題的存在影響著市場營銷專業課程教學的實效性,不利于對學生職業能力的培養。為了能夠使高職市場營銷專業教學工作更完善,我們需要采用現代化教學方式,轉變傳統營銷專業課程體系,實現專業知識與職業能力的對接。
參考文獻
[1]蔣祎依.高職院校市場營銷專業學生職業核心能力培養策略[J].教育現代化,2018,5(41):335-336.
[2]吳夢華.淺談如何構建高職院校市場營銷專業課程體系[J].高教學刊,2016(05):185-186.
[3]蔡婧,鄧水平,陳華平.大學生核心職業能力的構成要素及培育方略研究[J].高教學刊,2018(03):154-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