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為新時代社會主義文化事業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基層群眾文化具有其特殊的地域特點和民族特點。基層工作志在面向群眾、服務群眾、強化基層文化建設,切實滿足新時代基層群眾對自身精神生活的需求,提高基層群眾文化的社會效益。
關鍵詞:新形勢 基層群眾文化 有效開展 人民群眾
隨著國家經濟的高速發展,物質水平的不斷提高,基層群眾對文化的需求也日益增加。因此,解決基層群眾文化建設存在的問題,采取有效方法開展基層群眾文化建設,是基層文化建設的首要任務。
一、當前基層群眾文化建設中存在的問題
(一)群眾文化設施建設發展遲緩
就目前而言,群眾文化設施的建設跟不上我國經濟高速發展的水平,也滿足不了基層群眾的真實需求。許多地方的基層文化建設只限于口頭文章,更多的是“面子工程”,不能很好地被基層群眾所利用。很多偏遠地區基層文化設施陳舊,無人重視,得不到很好的維護,而有些新建文化設施不實用,甚至只為某些人使用,這些方面極大程度地制約了我國基層文化的發展。
(二)群眾文化工作人員觀念落后
一些文化工作人員的觀念老舊、思維固化,沒有創新精神,還有的人背著傳統文化的包袱,不能與時俱進,致使基礎群眾文化內容和表達形式得不到更新和補充,不能滿足新時代社會主義文化大環境下人民群眾對精神文化的需求。
(三)群眾文化的服務方式單一
現階段,我國的基層文化服務方式較為單一,從形式上來說,很多基層文化活動組織性差、群體范圍小,不能為更多的群眾服務,有的地方舉辦的文化活動,只是各種商家宣傳、銷售的手段,不能滿足人民的需求。從內容上說,很多基層文化表達手段單一,表演內容乏味,例如傳統文化項目中的唱歌、跳舞、二人轉等,已經滿足不了新時代人民群眾的欣賞需求。
(四)基層群眾文化建設人才隊伍薄弱
文化建設人才力量的匱乏,是制約基層群眾文化建設的重要因素,缺乏基層群眾文化工作人員的地區,群眾只能自發組織一些相對單一的活動,造成這些地區的基層群眾文化活動建設相對落后。很多基層文化工作人員只懂教師教授的文化知識,其思想得不到解放,不能與時俱進提高自身的專業水平,無法創新基層群眾文化建設,從而不能理想地開展基層文化建設。
二、新時代基層群眾文化建設的有效途徑
(一)政府要加強對基層群眾文化建設的重視程度
在基層文化建設方面,政府要起到引領和帶頭作用,必要時要給予資金和政策的幫助。對于基層文化落后的地區,應著重建設一些服務群眾的文化設施,如社區活動中心、文化館、廣場等;對于人才的選擇,應選擇一批專業性強、業務水平高、有創新能力的工作人員參與到基層文化建設中。政府相關文化部門要注重推進基層文化活動的舉辦和開展,引領群眾文化活動的方向,為基層文化建設添磚加瓦。
(二)良好的基層群眾文化建設氛圍能夠讓工作事半功倍
在進行基層群眾文化建設時,文化建設工作人員要注重文化氛圍的營造。首先,為保證基層文化建設的可持續性,應成立一支注重基礎群眾文化建設的隊伍,選聘多技能、高素質、高水平的人才作為領導者,把基層文化建設作為首要任務,全心全意地完成各自的本職工作。其次,要加大對基層文化的宣傳力度,讓基層群眾主動加入基層文化建設中來,更好地完成基層群眾文化建設。經常開展對基層群眾建設者的培訓工作,提升基層群眾工作者的素質,讓他們與時俱進,永不落伍。
(三)采取措施,強化群眾文化團隊建設
首先,要實行全面管理。由文化部門和人事部門共同對基層文化工作人員的篩選制訂嚴格的選拔條件。工作人員需要持證上崗,各崗位人員要明確責任和分工,一人一崗,責任到人。當然,在這樣的條件下,政府也要按月給予工作人員一部分補助。其次,在群眾中建立激勵制度,引進更多的文化專業技術人才,增加基層文化團隊力量,也可以通過公開招聘和考核等方式來強化激勵制度。在激勵制度中,加入基層文化工作中的專業人才要知道,基層文化機構是一個公益性事業單位,同時,機構要給予員工各項社會保障和待遇。最后,對于民間文化和業余文化團體,機構應給予大力支持。以社會文化志愿者的形式使舞蹈、曲藝、攝影、音樂、書法等一些業余文化隊伍和基層文化機構聯系到一起,給予一定的優待政策支持,使這些業余文化隊伍、協會以及專業團隊的退休人員、民間文化藝人等在活動中進一步發揮其文化方面的特長。為了深層次建設群眾文化,在以上活動中表現突出的人才可以由專業文化人員進行培訓,以更好地支持群眾文化建設。
三、結語
對于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而言,基層群眾文化建設是其中的重中之重,也是一場艱巨的持久戰。對于其中的工作人員,除了注意自身隊伍建設外,也要做到走一步看三步,這樣才能為基層群眾文化的前進做出更大貢獻。
參考文獻:
[1]張文茹.談如何開展新形勢下的基層群眾文化工作[J].才智,2018(20).
[2]李義.新形勢下基層群眾文化建設的幾點思考[J].大眾文藝,2017(05).
(作者簡介:李俊俊,男,本科,紅巖寺鎮公用事業服務站,助理館員,研究方向:群眾文化)(責任編輯 劉冬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