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冬云
摘要:在傳統的應試教育背景下,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本就不高,特別是高中物理會讓學生覺得越來抽象難以理解和學習,學習效率自然是逐步下降。以老師為主要引導對象,讓問題驅動、多元化互動學習,實現學生自己主動學習,提升學習動力的教學方案,即為導學案教學。本文主要探討在高中物理教學中如何有效制作和使用導學案幫助學生課前課后自主學習于歸納,幫助教師提升教學質量與收益。
關鍵詞:導學案? ?高效? ?高中物理? ?教學提升
在我國,大部分課堂的教學模式基本為“一言堂”,即老師主動講,學生被動接收知識,老師若不提問,學生一般不主動提出自己的疑惑。這種教學模式,學生被動的學習、記憶知識,學習效率自然而然偏低。應廣大教師要求實施新課改的核心思想是:以學生發展為本,教服務于學。注重三個目標的落實,即知識、技能結合學習,過程、方法結合探討,正確態度和價值觀結合落實[1]。所以,在教師進行高中物理的教學中,應使用“導學案”,將學生由被動的接收知識轉為對未知的主動求學,在主動學習的過程中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物理素養。本文將從導學案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的有效制作與應用進行論述,如何提升學生學習效率、理解抽象知識并掌握。據我國目前物理課堂教學方式方法,可將導學案大體分為三個部分:預習案(課前)、探究案(課中)和訓練案(課后)。
一、當前物理教學普遍問題
目前大多數教師受到傳統教育的影響,在教學活動中,一味的按部就班、填鴨式的灌輸教材中的知識點,學生只能被動接收[2]。即使把每一個知識點都講解透徹,學生依然很難有全面的認識,且物理具有較強的探索性和實驗性,枯燥乏味的課堂教學導致學生缺乏學習積極性、主動性,從而使得學習效率大幅下降。
二、預習案的制作與應用
(一)預習案的制作
預習,是確保學生具備自主學習意識,提升自我學習能力的良好學習習慣之一,也是顯著提高學生學習質量的保障。但是從目前常規教學方式來看,多數教師弱化預習,知識教學完成后,也只是簡單的復習,學生自然也就沒有了預習的意識,提升不了預習效率,從而影響到課堂物理學習效率[3]。
例,在教學“摩擦力”為例,為了提升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預習質量,首先要對教學目標的明確:要求學生掌握摩擦力的定義和摩擦力產生的條件,了解摩擦力的方向等。再從學生的情況著手制作預習案,目的一是為了強化學生預習意識,二則是提升學生自我學習能力。為此,預習案如下:
(1)摩擦力的定義:當一個物體在另一個物體表面上相對運動(或有相對運動趨勢)時,受到的阻礙相對運動(或阻礙運動趨勢)的力,叫____,可分為____和____。
(2)摩擦力產生的條件:1.____粗糙;2.相互接觸的物體之間有____;3.接觸面間有____;
(3)1.靜摩擦力的方向總跟接觸面____,并與相對運動趨勢方向____;2.滑動摩擦力的方向總跟接觸面____,并與相對運動方向____;
......
通過預習案讓學生主動思考,激發學習興趣,并在通過思考、回答這些問題了解本節課的主要學習點。為提高自主學習能力和預習質量打下良好的基礎。
(二)預習案的應用
在授課前教師需把預習案發給學生,通過預習后,完成相關問題。將難點、重點、學生不明白的問題做好記錄,讓學生帶著問題在教師的幫助下在書中尋找答案,初步了解上課內容。此外,這種自主學習的方式,帶有極強的方向性和目的性,針對性的預習能提高課堂效率以及學生的學習效率。
三、探究案的制作與應用
(一)探究案的制作
探究案的制作是為了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知識點,也是提高教師教學效率的基礎,在課堂教學時,為了突出課堂主體性,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動性,我們可以在生活中探索物理現象,以更高效率的達成教學目標。
以預習案中“摩擦力”為例,為調動并引導學生主動學習興趣與能力,可設計以下探究案讓學生在互相交流、多元化、多樣化的學習并掌握知識。
(1)嘗試以物理知識解釋以下現象:車輛剎車:____;溜冰運動:____;輪胎花紋:____;
(2)思考:假如沒有了摩擦力,你的生活會是什么樣?
(3)生活中,我們有哪些東西是增加或減少摩擦力的?
......
教師平均分配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討論,學生有不同意見要提出并讓學生記錄,說出自己的觀點和認識。
(二)探究案的應用
探究案事實上是一種培養學生學習興趣,養成主動學習良好習慣并輔助指導學生學習的方案。其教案的設計核心在于對物理的探索過程。這種教學模式可以有效的避免知識的過于抽象,學生在課堂中過于被動,引導學生進行思考,主動說出自己的觀點,教師再輔以改正與教學。探究案在教學過程中,時刻以高中生學生為角度出發,讓學生轉為課堂的主體,氛圍的活躍度能得到顯著的提高。由于高中物理較為抽象,學生理解晦澀的課程和理論較難,尋找學生的興趣點會對學生的興趣、學習效率、教師的教學起到很大的幫助。在學生討論和提問的過程中,充分參與進來,調動自己的思維,在分析和解決的過程中,掌握課堂知識和學習思路。探究案的關鍵步驟就在于學生的參與度,教師應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鼓勵學生開口提問,培養學生的探究欲問題精神。
四、訓練案的制作與應用
(一)訓練案的制作
一般課堂最后十分鐘,進行鞏固性的練習。針對探究案中的出現的問題和學生自己提出的問題,教師進行記錄、整理、歸納、補充。然后通過全班的討論和教師的解惑得出一致答案。對未能解決、仍有疑惑的問題進行和重點難點問題進行整理變為學案,即訓練案。可以根據學案設計課后練習,但在編寫時應考慮到學生對知識點的實際掌握情況適當修改。學生的共性問題需及時解決,鞏固學生所學知識,牢固掌握和突破重難點。
(二)訓練案的應用
教師在學生完成訓練案上的習題后,應及時的、仔細的審閱,發現問題,及時解決??稍谡n后有效的、針對性的、有目的性的自主學習,讓學生完善自己自我反饋和總結能力,提高自主學習的主動性。通過這個環節,增強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教師教學質量。同時,課后學生與老師之間針對性的討論,還能提高師生關系的和諧度。
五、導學案的在實際應用中的意義
(一)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相較于傳統教學模式,在“導學案”模式下,學生對于問題的發現->提出->分析->解決,這個學過程尤為重要,特別是在高中物理這門學科中重要程度更甚。其中的關鍵就在于學生的獨立性,只要養成自主學習和自主探究、自主思考的學習習慣,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學習效率能得到顯著提升,且對于其他學科的知識掌握度也能得到提升[6]。
(二)學生地位轉變為主體
“導學案”模式是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重點突出了學生的主體位置,相較于傳統模式教師的“一言堂”,此模式教師在整個過程中更多起到的是引導、答疑和幫扶作用。在預習案中,學生發現問題,老師是一個引導者,引導探索問題;在探究案中,學生提出問題,老師是一個答惑者,解決學生的疑惑,幫助學生理解知識;在訓練案中,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老師是一個幫扶者,提高學生自主思考、自主解決的能力,加強自學能力?!皩W案”是要讓學生掌握屬于自己的學習方法,構建自身的知識脈絡,從而逐步提升自己各項學習能力。
(三)教學目標更加明確
教學目標開展的基本前提就是教學目標的明確?!皩W案”在明確學生預習方向的同時,了解學習的目標、知識的難點。教師在課堂上以組織者和引導者的身份進行教學活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生整體學習參與度,再構建生活情景教學,讓學生主動深入學習。鼓勵學生在主動學習、自主探索的過程中掌握知識,同時也能提升學生自身的物理素養。
六、結語
總之,物理教師要用現代會的教學模式,有效的輔助學生學習,引導學生結合課堂所學進行生活探索,增強知識趣味性,避免知識更加抽象化,達到學生知識靈活運用的目的。
綜上所訴,“導學案”教學模式可以針對性改善傳統應試教育下的一些盲點于不足,完善教師教學計劃,提高整體教學質量,幫助學生養成主動學習的良好習慣。在當前高中物理教學中,具有重大作用。尤其對于高中物理這種具有抽象性和探索性的學科,學生應更多的加強自身學習的主動性。在“導學案”中,提前了解新知識(預習案),再帶著問題去學習(探究案),接著分析并討論(訓練案),最終掌握知識。所以教師應將此教學模式應用整個教學過程中。充分發揮“導學案”的教學效果,促進并提高學生學習能力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古衛星.導學案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的有效制作與應用[J].知識文庫,2016,(24):129-130.
[2]黃釗鳳.如何在高中物理教學中有效應用“導學案”[J].中學教學參考, 2015,(11):59-59.
[3]晏小華.“導學案”教學模式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J].數理化解題研究,2016,(30):26-26.
(作者單位:惠州市惠陽一中實驗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