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志強
摘要:如今,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們越來越重視身體健康。體育課在學校教育中也顯得尤為重要。體育是學?;A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體育教學在實現“素質教育”,提高小學生體質的過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體育教育的主要任務是增強學生的體質,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有效教學”已成為教師常態教學永恒的追求。為有效增強青少年的體質,促進其身體及其機能的正常健康發展,體育教師應了解兒童少年的心理、生理特點,掌握他們生長發育的一般規律,抓住機遇,與時俱進,開拓創新,徹底轉變教育觀念,全面有效地提高學生的體育與健康課程學習成績,以促進學生全面進步與發展,以實現體育教學的有效性之目的。在小學體育中,教師如何才能更好的實施“有效教學”呢,我認為應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關鍵詞:小學體育? 有效教學? 多樣性? 多元化
教學的效益是有效教學的核心,什么是有效?有效指的是通過教師一段時間的教學,學生在一定程度上均有收獲及發展,它是教學有無效益的唯一指標。那么,在體育課教學中,如何使小學生的體育健康知識和技能,以及能力、情感、態度、價值觀等得到綜合發展呢?筆者在教學實踐中,做了幾點嘗試:教師幽默風趣的語言,精選教學內容,豐富教學手段,掌握學習方法,提升學習效率,采取生活化教學方法,促進教學效率提升,通過合作學習保證有效教學等幾點展開探討。希望在課標的指引下,更好地實現教學目標,更好地促進兒童少年的身體和身心健康發展。
一、教師幽默風趣的語言
教師幽默風趣的語言在授課的過程中所起到的作用是非常之大的。一位外國心理學家曾說過,"幽默是一種最有趣、最有感染力、最具有普遍意義的傳遞藝術"。幽默不僅能給人帶來心理上的愉悅,還能使大家的交流在一種輕松、愉快的氛圍中進行,減少了思想傳遞上的阻力。授課中,教師如果善用幽默,學生會感覺很有趣,注意力自然會集中到老師身上,課堂氣氛自然也會很活躍,從而達到激發興趣,提高教學效果的目的。例如,在教學快速跑時,有些學生會低著頭往頭沖,速度較快,但是動作不標準,這會影響他的提升空間。教師要及時制止學生的這種行為,可將其的這種跑步姿態比喻為火車頭,或者是小野馬,并鼓勵他們要像豹子一樣的奔跑。這種做法既肯定了他們的跑步速度,又指出了他們動作上存在的一些不規范性,這樣,大家在笑笑之后定會努力改進自己的動作。
二、精選教學內容,豐富教學手段
精選教學內容是課堂高效率的前提條件之一。合理的教學內容能推動學生的發展,促進其全面發展。在此,明確體育課程的性質是非常關鍵的,要做到心中有數,“體育與健康課程是一門以身體練習為主要手段,是以增進小學生健康為主要目的的必修的基礎課程之一”??梢?,運動只是一種為了達到培養學生健康體魄的目的的手段。而體育新課程目標比較注重的是體育課堂一定要重視學生的體育實踐活動,一旦沒有學生的體育實踐活動,新課程目標也就只剩“空中樓閣”了。如此一來,要想實施體育新課程的有效教學,對教學內容進行精細化設計是首選。各類體育運動項目其實都是可以作為首選內容的,比如,田徑運動、各種球類運動以及體操等,關鍵在于如何更好地設計,如何更好地開展教學,與此同時,也應當適當地選擇一些新興體育運動項目,為課程教學注入新鮮元素。
三、掌握學習方法,提升學習效率
體育課上,教師不僅要鍛煉學生的身體素質,還要教給學生一些最基本的知識和技術。知識和技術的傳授依賴于學習方法與技巧的傳授,這是保障學生終身獲得良好學習的條件。掌握住方法與技術后他們自己就能進行活動,這是主動性的前提,教師需要對他們進行學習的指導。比如,在學習跳遠時,有些學生不能做出蹲踞式的動作,多次嘗試后均以失敗告終,這時,教師可提醒這些學生能否換一種方式進行試跳,比如可以站到高的地方跳下,在空中體會蹲踞的動作,接下來,降低起跳的高度,直到體會掌握蹲踞動作要領為止。其實,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學不會是很正常的現象,究其原因,是因為沒有找對方法,如果教師適時給以指導,他們便能快速掌握方法,這個過程就是學習方法,掌握要領的學習過程。同時,教師也要和學生們一起共同學習成長,并達到教學目的,以期為未來中國的體育發展培養一代運動健將,為學生未來的體育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四、采取生活化教學方法,促進教學效率提升
體育教師要善于設計一些貼合學生實際的教學,要善于從日常生活中遴選教學素材,并將之設計成為課上教學內容。利用這樣的方式,使學生獲得充分地鍛煉,讓他們感受到父輩的辛勞,從而更珍惜當前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例如,創設有趣的生活化場景——農作,通過“勞動模仿操—播種—豐收”等情節的貫穿,為學生營造快樂的田間勞動情景,使他們能在具體的情景中得到學習和鍛煉,也能用心地去感悟勞動者的可貴,極大地激發出學習興趣。又如,在體育課中教師可根據年級不同,設計不同程度和不同難度的障礙跑,比如,通過設置一些攀、爬、鉆、跳、繞等與生活密切相關的內容,讓學生在自主學習中去體驗成功的快樂,以此來培養他們最基本的生存能力。
五、通過合作學習保證有效教學
合作學習指在課堂或室外教學時,教師盡量為學生提供獨立活動的實踐機會,通過小組合作學習鍛煉并鞏固所學的運動知識與技能。良好的合作學習能充分體現對學生“學習主體”地位的尊重。這種教學方式能促進學生之間的合作與交流,讓他們意識到合作學習的重要性。小學生的團體意識和集體責任感比較弱,導致有部分學生常常會只注重自己已經獲得的成績,但卻忽視了同學之間的協作,針對于此,教師一定要鼓勵學生之間開展合作學習。通過合作,讓他們從單獨個體發展成為融洽的團隊,在學習中交流,在交流中漸漸培養其集體榮譽感與責任心,通過合作學習,也利于引導學生從團隊角度思考問題。讓他們在互助協作的過程中扎實掌握體育技能。
有效教學是近幾年來教育工作者的主要研究方向,雖然已經初見成效,但仍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體育教學的有效性并非朝夕之事,需要體育教師的長期耐心引導,需要小學生的積極配合。教學中適量增加體育游戲、豐富教學評價、完善實踐活動,以此來提高教學的有效性。但是并不局限于此,在以后的體育教學中,對體育有效教學策略進一步加以研究,以促進教學水平的提升,確保體育課堂教學的蓬勃發展。體育教師應努力貫徹好新課程的教育精神,不斷突破自己,在實踐教學中用最簡潔、有效的方式,激發學生最大的積極性參與到學習中去,在運動中不斷鍛煉他們的身心,使其更好地適應社會,實現素質的全面發展做好充分準備。這樣才能實現小學《體育與健康課程目標》提出的“健康第一”的教學理念,培養學生“終身體育”意識的這一目標。
參考文獻:
[1]沈技峰.以辯促新 以辯促效——淺談辯課對小學體育教研活動的促進作用[J].青少年體育,2013,(01):83-84.
[2]叢洪巖,李小偉,劉輝.陽光體育運動的價值與其可持續性發展的研究[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10,(11).
[3]張院.小學體育教學過程中融入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重要性[J].才智,2016,(05):777-779.
[4]章堅.小學體育有效性教學策略淺析[J].學周刊,2018,(32).
[5]王飛軍.基于新課標視角下探索小學體育課堂教學新策略[J].青少年體育,2017,(02).
[6]周雪萍.讓體育課堂煥發生命活力——也談小學體育課堂有效教學策略的運用[J].小學教學研究,2010,(09):50-51.
(作者單位:吉林省公主嶺市第二實驗小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