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章軍
【摘? ?要】? 興趣是學生進行學習的主要動力來源。若想實現初中物理高效課堂的構建,任課教師就需要注重增強物理教學的趣味性,這也是新一輪基礎課程教學改革中,對任課教師提出的新的要求。任課教師必須將初中生作為教學的主體,注重激發初中生對物理學習的興趣,積極地為初中生營造輕松愉悅的課堂教學氛圍,促使中學生深刻地感受到物理教學的趣味性。筆者針對初中物理趣味性教學進行了探究與分析,希望有助于提高初中物理教學的趣味性。
【關鍵詞】? 初中;物理教學;趣味性
物理是初中教學體系中一門十分重要的自然課程,其中大部分知識較為抽象和枯燥,并且這些知識不帶有任何的感情色彩。如果任課教師依然采用傳統的灌輸式的物理課堂教學模式,學生很容易感到枯燥乏味,從而失去對物理學習的興趣。雖然灌輸式的物理課堂教學模式,能夠促使部分學生掌握一定的物理知識,但是很難實現初中生物理知識應用能力的提高,這樣培養出的初中生很難適應現階段社會對人才的要求。因此,應該注重加強物理教學的趣味性,促使初中生更加全面的發展。
一、與初中生的實際日常生活相聯系
對于初中物理知識來說,其知識內容均源于生活。因此,任課教師在開展初中物理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應該將教學內容與初中生的實際日常生活相聯系,以此增加教學的趣味性。并促使學生能夠更好地應用物理知識解決實際日常生活中的問題,從而實現知識源于生活并服務于生活的教學目的。經實踐表明,初中物理教學越貼近學生的實際日常生活,學生越容易感受到物理教學的趣味性,并對物理知識的學習充滿興趣。例如:教師在講《汽化》一課時,可利用多媒體教學設備,播放日常燒水的視頻。視頻中:小明將熱水壺放在燃氣爐上,然后跑去看動畫片,結果忘記了自己在燒水,等到小明想起來,跑去關火時,發現水都不見了。視頻播放完后,教師提出問題:小明燒的水哪去了呢?通過趣味性的視頻可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而問題的設置則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思維,促使學生對這一課時的內容展開自主學習和探究。
二、融入具有趣味性的物理實驗
初中生普遍對新鮮的事物具有強烈的好奇心與探索心。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初中生的這一特點,將具有趣味性的物理實驗融入其中,這是因為實驗的過程也是探索未知的過程。在融入具有趣味性的物理實驗的過程中,教師應該注重把握實驗的難易度,過于簡單則難以激發學生探索欲望,難度過大則不利于學生學習自信心的建立。例如:教師在講《摩擦力》一課時,可以組織學生親自動手進行實驗。在兩個具有同樣傾斜度的斜面上,分別放置兩塊形狀、大小、質量等均完全相同的木塊,不同的是一個傾斜面為光滑,另一個則為粗糙的表面,將兩塊木塊同時放在斜面的頂端,觀察其下滑的情況。學生很容易發現,在光滑表面的斜面上的木塊下滑的速度很快,粗糙的斜面上的木塊下滑速度相對慢一些。學生很容易通過這一具有一定趣味性的物理小實驗,理解摩擦力這一知識內容。
三、通過漫畫插圖的形式增加物理教學的趣味性
對于初中生來說,物理教材中的知識內容較為枯燥,很難吸引初中生的注意力,促使其對物理知識的學習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在學習新知識的過程中,學生很難長時間地將注意力集中在教學課堂上,這就需要物理教師增加物理教學的趣味性。首先,教師應該與學生建立起良好的師生關系,以此全面地了解學生的興趣愛好。其次,教師可以結合學生的興趣愛好來開展教學活動,這樣更加有助于促使學生感受到物理教學的趣味性。例如:在《令人厭煩的噪聲》一課教學中,物理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學生喜歡漫畫插圖的特點,將這一課時的內容通過計算機技術制作成漫畫插圖,并通過多媒體教學設備為學生進行展示。這樣便可以充分集中學生的注意力,促使學生在愉快的教學氛圍中,學習和掌握這一課時的教學內容。
四、通過生動有趣的語言增加物理教學的趣味性
生動有趣的教學語言可以促使學生對物理知識的學習產生好感,進而喜歡上學習物理知識,并且還能夠有效地縮短物理知識與實際生活之間的距離感,從而促使學生在實際生活中主動了解物理方面的知識與現象。以《電學》一課為例。雖然學生通過生活經驗的積累,已對電有了一定的了解,并認識到電是我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但對電缺乏深入的了解。為促使學生更深入地掌握電的相關知識,教師可以提出具有趣味性的問題:若從甲地到乙地有兩種通行方案,一種需要經過收費站,一種則不需要經過,那么你們會選擇哪一方案?學生都會選擇不經過收費站的方案。這時,教師可以引出這一課時的教學內容:電流的選擇恰好和你們一樣,在有燈泡存在的情況下,電流通常會選擇沒有燈泡的方案,以此減少耗電,但是這時線路就會出現短路現象。通過這樣具有趣味性的教學語言,很容易加深學生對這一課時知識內容的理解。
綜上所述,增加初中物理教學的趣味性,不僅有助于激發初中生的學習興趣,促使初中生更加深刻地掌握物理知識內容,還有助于提高初中生的物理知識應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