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成虎
摘 要: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政策要求中越來越多地涉及生活化教學這一概念,其中還指出教師在教學活動中應該多與生活實際相聯系,然后引導學生用所學的知識去解決生活中出現的問題。所以對小學數學教學而言,應該更多地融入生活中常見的問題,讓學生對所學習的知識更加有興趣。本文在上述背景下,對課堂教學中融入生活實際的方式進行分析,旨在讓學生在學習知識的過程中學會解決生活中的問題,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數學教學;學以致用
現階段,對學生進行教學并讓其掌握知識、運用知識是一個非常重要的任務。小學教師通過生活化教學的方式,能夠讓學生留心觀察生活,并且養成自主思考的習慣,最終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
一 聯系生活制定教學目標
進行生活化教學的重要前提是有明確的教學目標,因此在對教學目標進行設計時,需要教師考慮到學生的現狀,并且結合實際的生活經驗來對教學內容進行設定,只有這樣才能設計出更適合學生的教學內容,所以在進行教學的時候,教師應該圍繞課程教學的目標,對小學生的生活日常進行分析。對于低年級的學生來說,設定的教學目標應該更多的是讓學生產生學習興趣,而對于高年級的學生來說,更多的是為了讓他們獲得邏輯思維的能力,進而能夠解決生活中的問題。比如說,在學生了解人民幣的概念之后,教師可以去設計一個實踐活動,讓學生周末跟著父母一起去菜市場購物,而這個實踐活動的教學目標應該包括以下幾點:第1點幫助學生進一步了解人民幣的概念,掌握人民幣計算和換算的規則;第2點,讓學生了解基礎的購物過程,并且知道如何去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加強對其交流能力的培養;第3點,讓學生養成愛護人民幣及勤儉節約的習慣。通過這些教學目標的設定,能夠讓學生加深對人民幣的理解。
二 聯系生活設計教學活動
為了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需要在教學活動設計中下功夫。教師應該遵循教學目標的要求,科學合理地對教學活動進行設計,一方面保證教學活動具有可操作性,另一方面能夠引導學生進行學習。整體設計的內容要具有綜合性。因此,教師應該對生活中的常見問題進行剖析,將實際問題融入課堂,比如零花錢的使用、課余時間的安排、測量門框的高度以及交通信號燈閃爍時間等,通過這些實際問題的講解,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在課堂內。比如說在開展“方位辨別”的實際教學活動時,教師可以結合實際讓學生參與到活動來,可以設計以下幾個要點:第1點,如何辨別方位,有哪些方法?第2點,如何確認課堂教室的方位;第3點,分小組討論學校和家的方位。通過這樣的設計,能夠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掌握生活技能,提高數學綜合能力。
三 聯系生活創設教學情境
新課標要求教師必須創造出與生活實際相關聯的情境,讓學生在日常學習過程中,能夠將所學習到的知識與生活聯系起來,所以教師要能夠發現生活中與教學相關的片段,為學生創設與生活相關的情境,并且引導學生將生活問題建立數學模型,通過解決數學模型的問題,來解決生活中的問題,進而達到學以致用的目標。比如說教師可以在課前準備一些樹葉蝴蝶以及花草的網絡圖片,然后在實際教學的時候給學生展示這些圖片,讓學生對圖片進行觀察,并且找出這些圖片的共同特征,在學生觀察完畢之后,教師進行講解,將這些圖片沿著某一條直線折疊,左右兩部分能夠重合,最后引入新課軸對稱知識的內容。之后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進行動手實踐操作,讓學生用剪刀裁剪出具有軸對稱的圖案,在學生進行手動操作的時候,教師應該在旁邊積極進行講解與指導,加深學生對這些圖形的認知,達到讓新課的學習更加容易的目標。又比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開展節約用水的活動,讓學生分組分工去尋找與節約用水有關的材料。隨后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指導每個小組開展實驗,去測量一分鐘時間內,水龍頭流出的總水量,讓學生通過分小組協同配合,去記錄各項數據,分析結果并最終得出結論。在這個過程中學生需要與小組成員溝通配合,并且掌握表格制作的能力。最后由教師分析和評價每一個小組得出的結論,并且與學生進行討論,如何更好地達到節約用水的目的。在這樣的教學活動之后,可以培養學生自主收集信息的能力,也可以培養出學生節約用水的觀念,具有重要的價值和意義。
四 結語
總的來說在新課改的影響下,小學教師必須重視課程設計,需要針對小學生的性格特點和認知情況,為小學生提供與生活實際相關聯的教學內容。只有這樣才能進一步提升學生留心觀察生活的能力、自主思考的能力,最終讓學生更好地投入到學習中,讓學生通過學習真正理解數學的內涵。
參考文獻:
[1]余靈.構建致用課堂,提升小學生的數學應用能力[J].數學大世界(下旬),2018(1).
[2]程杰.學以致用 提升能力——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的應用策略[J].情感讀本,2015(23):40.
[3]余吉春.淺析構建小學數學高效課堂的策略[J].新課程:教研版,2014(1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