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信息化進程的飛速發(fā)展帶動了教育事業(yè)的不斷變革,實現(xiàn)了教學資源的多樣化發(fā)展。在新課改背景下,信息化教育作為改善教學質量的有效方式之一,實現(xiàn)了課堂教學模式的根本轉變。基于此,教師可從信息化高效物理課堂的構建意義入手,通過對當前信息化背景中高效課堂構建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探究初中物理課堂構建的有效策略。
關鍵詞:信息化;初中物理;高效課堂
中圖分類號:G63 ? ? ?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9)36-0141-01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36.133
科學技術的進步推動了互聯(lián)網(wǎng)事業(yè)的飛速發(fā)展,信息技術的使用,在方便人們生活的同時,實現(xiàn)了高效產出的目的。在信息化時代的大環(huán)境中,人們對教育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信息化發(fā)展因此成為了教育背景的主要需求。若想提高人才的綜合素質,就要重視人才培養(yǎng)計劃,探索出適應時代發(fā)展步伐的新理念與新模式。教師要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并鼓勵學生主動進行問題的思考與感知,實現(xiàn)高效交流與合作。以下就信息化背景下初中物理高效課堂的構建進行分析,旨在讓學生更好地感受物理魅力。
一、信息化背景下高效物理課堂的構建意義
當今時代,人才的培養(yǎng)以專業(yè)性為主,社會需要高素質多元化的創(chuàng)新型人才,高新人才的培養(yǎng)計劃也因此成為了我國各大中小學校的終極培養(yǎng)目標。由于物理學科知識較為系統(tǒng),且內容繁瑣復雜,多數(shù)都是抽象知識,難以理解,對學生的理解能力與邏輯思維提出了較高的要求。這就要求教師順應時代潮流發(fā)展,努力探索新課改要求中的人才培養(yǎng)需求。
教師可以利用信息化時代背景中的高新技術,積極引入信息技術教學模式。通過多媒體等信息化高科技開展課堂教學,在提升教學效率的同時,切實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通過對學生眼界的開拓,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
二、當前信息化背景下高效課堂構建中存在的問題
一些偏遠不發(fā)達的地域,對于現(xiàn)今的教學模式與教學工具存在抵觸心理。教師不僅對教學模式的變革無法接受,同樣也認為新課改內容難以實現(xiàn)。多數(shù)學生在改革初期并不適應這種教學方式,造成自身學習效率極為低下,而教師也并未堅持,因此每次教學改革所取得的成果都不算顯著。教師則依舊沿用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通過填鴨式的教學讓學生掌握系統(tǒng)的理論知識,長此以往,不僅降低了學生的學習效率,同時也否定了信息技術在今后學習中所發(fā)揮的價值。影響高效課堂構建的原因有很多,教師應積極探究新課改模式下的教學方法創(chuàng)新,通過對學生思考的引導,創(chuàng)造出富有趣味性的課堂來吸引學生進行學習,切實提高物理教學質量。
除此之外,教育教學資源的匱乏也是當前信息化背景所面臨的難題。部分學校由于經費不足,難以引進先進的教學設備與教學資源,導致教師的教學質量嚴重減低。部分學校即使擁有了高新技術設備,也難以找到會使用的得力教師,從而引發(fā)課堂教學時間的浪費。部分教師過于重視傳統(tǒng)教學方式的價值,從而放棄了多媒體技術的使用。
三、信息化背景下初中物理課堂構建的有效策略
(一)多樣化教學模式
在新課改背景下,教師應始終堅持以先進的技術設備為核心,積極轉變自身的教學思維模式,并努力創(chuàng)新教育教學新模式。作為物理課堂教學構建的前提與基礎,教師應努力完善高效課堂的構建,主動學習信息化教學設備,通過實踐課程的參與,積極轉變教學模式思維。通過多樣化的教學模式將高效課堂充分呈現(xiàn)出來,有助于調動學生的課堂積極性,在發(fā)揮主觀能動性的同時,激發(fā)學生對物理課程的學習熱情。
(二)趣味性教學模擬
情境式的物理課堂構建,不僅是新課改中的教學改革要求,同樣也是一種創(chuàng)新的課堂教育模式。通過對物理現(xiàn)象的情境進行模擬再現(xiàn),能吸引學生注意力,并切實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與熱情。物理是一門與生活實踐緊密相連的學科,多數(shù)生產活動都需要物理知識作為支撐。教師在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時,應注重構建與學生認知或生活有關的情景,并通過情景創(chuàng)設引發(fā)學生的認知沖突,以此激發(fā)學生的物理學習興趣。
例如,在聲音的產生與傳播一課中,教師可以通過互聯(lián)網(wǎng)找出多種樂器的演奏方式,并制作出多樣化的視頻與音頻,鼓勵學生在欣賞音樂的同時,感知樂曲的傳播途徑,并引導學生帶著問題去欣賞音樂,這樣不僅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熱情,也為課堂氛圍的烘托提供了便利。
(三)實踐性教學實驗
在實際學習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信息化技術引導學生進行物理實驗,通過視頻資源拓展學生的知識面,延展知識寬度,幫助學生建立物理思維。教師不應讓學生被教材中的內容所局限,應加強與生活實際的聯(lián)系,將學以致用貫穿物理教學始終,從而有效提高物理課堂教學的高效性。
四、結語
綜上所述,初中物理學科相對其他學科而言難度較大,因此需要利用信息化的教學資源與教學形式進行完善與改進。教師應善于利用信息化資源進行教學,積極為學生營造物理課堂情境,通過信息化教學模式,創(chuàng)造物理高效課堂。
參考文獻:
[1]劉國軍.如何構建初中物理高效課堂[J].數(shù)理化解題研究,2017(14).
[2]馬海龍.初中物理高效課堂教學策略[J].祖國,2017(15).
[3]劉成峰.淺談如何全面建設初中物理高效課堂[J].都市家教月刊,2017(12).
[4]平原.關于初中物理高效課堂的探索與實踐[J].考試周刊,2018(23).
[責任編輯 胡雅君]
作者簡介: 楊秀龍(1989.3— ),男,漢族,山東東營人,研究方向:物理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