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霞
【摘 要】隨著網絡技術的快速發展,各類新興媒體不斷涌現,信息內容和傳播形式日趨多樣化,全媒體時代全面到來,給傳統的記者工作帶來了嚴峻的挑戰,也帶來了難得的發展機遇。記者必須提高自己的職業素養和職業能力,才能滿足受眾的信息需求。
【關鍵詞】全媒體? ?記者? ?職業素養
一、全媒體的概述
1.全媒體的概念。全媒體主要是指綜合運用多種不同媒介,例如文章、圖片、音頻、視頻等進行傳播,從而使信息內容呈現立體化的狀態,并把信息傳播到網絡上。全媒體的概念可以從運營模式與傳播形態兩方面來概述。全媒體是隨著數字技術以及網絡媒介的發展而對傳播方式進行的改革,作為傳統媒體主流的報紙、廣播以及電視在原有的平臺上利用自身的優勢與新媒體進行激烈競爭,同時也借助于新媒體來提高它們的影響力。這種相互競爭、相互合作的狀態就是全媒體環境,而這些媒體正朝著融合關系發展。
2.全媒體時代的特征。全媒體時代是信息技術快速發展的必然結果。首先,信息更新速度較快。全媒體時代信息傳播途徑的改變使信息更新速度相當快。處于網絡科技迅猛發展的時代,網絡是人們獲取信息、互動交流的主要渠道,微信、微博、QQ、論壇以及手機客戶端等各種新興媒體不斷出現并得到廣泛推廣,它們已經成為人們傳播信息和獲取信息的重要工具?;ヂ摼W技術的發展和新興媒體的普及,使得信息傳播打破了時空限制。在全媒體時代,全球信息都能夠借助于各種網絡媒體平臺進行傳播和獲取,擴大了受眾范圍,提高了時效性。其次,信息更加多樣化。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各種新媒體平臺大量涌現,信息傳播速度在提升的同時也加快了各種媒體的融合,信息傳播形式多樣、信息傳播量大、傳播方式便捷等優點越來越明顯。
二、全媒體時代下記者工作發生的變化
1.新聞傳播形式出現變化。全媒體時代,新的新聞傳播形式不斷出現,傳統的媒介格局已經被打破,從而改變了人們接收信息與傳播信息的方式。全媒體是互聯網技術進步的重要形態,互聯網不但是新聞信息的傳播平臺,也是新聞來源的途徑。全媒體時代,人人都可以使用網絡獲取信息和傳遞信息,提高了信息傳播的互動性,在新聞傳播過程中,記者借助互聯網獲取新聞素材已經成為一種重要手段。
2.記者工作方式出現變化。傳統的記者工作方式大都是選取信息利用報紙、廣播和電視向受眾報道,和受眾之間的互動與交流較少。但是在互聯網發達的全媒體時代,新聞記者和受眾的互動、交流加強。全媒體時代,記者已經變身為新聞的把關者。互聯網時代,用戶最不缺的就是新聞資訊,但是他們更加需要權威、真實的新聞。面對海量的信息,記者需要以專業的眼光來辨別和甄選更具價值的新聞,引導輿論方向,傳播社會正能量。
3.受眾觀念發生改變。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的思想與價值觀發生了較大的變化,過去以傳者為中心的灌輸式觀念朝著以受者為中心過渡,新聞工作者的受眾意識逐漸增強。處于這種環境下,記者開始注重傾聽大眾的意見和心聲,越來越貼近社會大眾,站在大眾的立場,報道人們感興趣的新聞,傳播百姓的聲音。
三、全媒體時代背景下提升記者職業素養的主要措施
1.樹立全媒體思維,提升業務能力。全媒體時代,記者必須認識到新聞傳播環境和大眾傳播理念的變化,記者要想跟上快速發展的傳播步伐,適應變化多端的傳播格局,就必須樹立全媒體思維。記者應該看到傳統媒體和各種新媒體之間是競爭中共存、融合、互補的關系。首先,綜合考慮同一信息在不同終端發布的流程。全媒體時代,記者要認真研究同一新聞事件以不同的形式在不同的媒體介質以及終端反復使用這一問題,才能滿足用戶的個性化需求。其次,不斷提高自身的判斷能力。在全媒體時代背景下,新聞信息種類豐富多樣,記者在報道過程中需要站在社會的角度來分析新聞信息,積極利用各種最新的媒體技術,才能把新聞信息的價值充分挖掘出來。新聞記者在采訪過程中要不斷提升自身的判斷力,正確進行自我定位,報道新聞必須站在客觀公正的立場,不要把自身的情感融入到報道中。堅持真實、客觀、公正地報道新聞,才能實現記者的價值和新聞的價值。新聞記者職業道德中最為重要的一點就是確保新聞真實可靠。全媒體時代下,新聞記者在報道過程中必須時刻堅守真實性原則。新聞報道是社會大眾獲取國家和社會信息的重要途徑,很多人需要通過閱讀新聞來研究社會的發展趨勢,由此可見,新聞對社會公眾有著巨大的影響力。因此,新聞記者必須樹立全媒體思維,保證新聞的真實性。
2.提升思想素質,強化新聞質量。首先,提高政治素養。新聞工作具有政治性、思想性以及政策性等特點,政治素養是把握輿論導向的基礎,全媒體時代背景下記者要不斷提升自己的政治素養,這是保證導向正確的重要前提。所以新聞記者的思想要時刻與黨中央保持一致,把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作為新聞宣傳工作的第一要務與最基本要求,以人民群眾的利益為出發點來準確報道各類社會熱點。
其次,提高思想素養。無論時代如何發展,科技如何進步,把握好新聞規律,堅持內容為王,提高新聞品質是新聞記者工作的本質所在。
另外,新聞記者還要樹立創新思維。善于提出問題,敢于創新。在實際工作過程中要具備問題意識,不管是時政熱點,還是生活資訊,都能夠帶著問題去探究,并且提出解決問題的新觀點,才能真正把新聞工作做好。
3.增強記者的受眾意識。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受眾對新聞報道的真實性、權威性要求更高。新聞記者不但要具備良好的專業技能,還必須擁有強烈的主體意識以及受眾意識。強烈的主體意識以及受眾意識可以使記者站在受眾立場來挖掘新聞,進行深度報道,有助于充分發揮記者的能動性以及創新精神,從而實現良好的工作成效。這是對新聞記者最基本的要求。
總之,處于全媒體時代,對記者的職業素養提出了前所未有的高要求。記者必須不斷學習,解放思想,與時俱進,提高自身的職業素養,才能在新時期立足并朝著更高、更遠的方向發展。
(作者單位:大同日報社)
【參考文獻】
[1]李斐.淺談全媒體時代記者的職業素養[J].西部廣播電視,2017,(19).
[2]郭鋒.試論在新媒體時代如何增強新聞記者的職業修養和專業技能[J].神州,201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