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職英語是高等教育中的一門核心的基礎課程,高職英語課程教學策略與教學形式的革新常常是中國外語教學研究的核心內容。文章以“對分課堂”為切入點,探析在高職英語教學中“對分課堂”和項目式教學形式恰當融合的理論價值與實踐價值,研究此類教學實踐形式下的使用成效,給中國大學英語教學革新予以一定的借鑒。
【關鍵詞】高職英語;對分課堂;項目式教學;實踐性研究
【作者簡介】王銳,渤海船舶職業學院。
一、“對分課堂”和項目式教學形式恰當融合的操作探究
1.“對分課堂”概念。所謂“對分課堂”即把課堂內容平均分配來進行講授,課堂的前半部分內容為老師進行上課,剩下的部分讓給學生自行溝通和議論,把上課內容利用講授、吸收為復旦大學張學新教授,此概論的核心受眾人群就是現今的大學生人群,于新的方法之下,予以學生在講課后一個時間段來加以梳理、吃透以及吸收,于后期議論中能夠完全表達個人的想法,在講課完畢一星期后就運用討論報告于課后習題的模式牢固知識點,以免期末時期的突擊式學習的現象出現。
2.“對分課堂”與項目式教學模式的有效結合的教學目標。現今,高校是中國重點培育人才培養以及儲備人才的最佳基地,高教的教育品質同高校輸送的人才品質密不可分。于高職英語教育中,提升學生的口語技能與語法技巧的訓練是極為核心的。“對分課堂”和項目式教學形式的有機地集為一體的教學形式就是以學生的興趣和語言能力等具體實況來加以劃分的,分別上課,分別訓練,各有側重。關于英語水準中低的一般學生,就比較重視基礎性語法知識與應用的培養,針對英語專業與英語較好的學生,按照英語水準和接受力,依次由培育高水準語言類人才與提升大學生全體英語把握以及運用能力兩個層面為切入點。
二、“對分課堂”與項目式教學模式有效結合的意義
1.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課后小組討論是“對分課堂”與項目式教學模式相結合的一體化教學模式中重點的內容。與以往的課堂討論不同,課后小組討論時學生在消化理解課堂知識后進行發表自我見解和相互交流的過程,增強了學生討論中的英語應用能力,改變了由學習能力強、成績優秀的學生主導討論的局面,充分調動所有學生的參與積極性,緩解學生在新單詞、新語法等全新英語知識內容下和考級壓力下的焦慮情緒,為高效、高質的學習提供保證。因此,“對分課堂”與項目式教學模式相結合的一體化教學模式能有效幫助學生樹立學習好大學英語課程的決心,提高英語的實際應用能力和表達能力,充分調動課堂內的所有學生積極參與學習過程,活躍課堂及課后的學習氛圍。
2.提高學生學習效果。于新的教學形式下,學生在一個星期的課堂教學時間中歷經課堂教學、溫習牢記、課后習題和小組議論四個階段,課后生詞和語法知識點的忘記率大大降低,增強了學生課后的記憶。與此同時,老師僅講解本課程布置的難點與重點,對于其他課程布置的內容就得讓學生及時地在課前加以預習,關于學習中的碰見的難題以及問題加以記錄,把所學到知識做更進一步的吃透。課后作業積分形式,大大增強了學生的課后質量。“對分課堂”和項目式教學形式互相融合的一體式教學形式基于恰當布置教學任務,嚴控了學生平常的學習開合督促,監督學生于課后加以牢固和吃透,很好地規避了期末突擊式學習現象的出現,全方位提升學生的學習成效。
3.加強師生互動。大學英語教學有別于其他的教學,口語培養與聽力培養是該課程的核心內容,所以,于“對分課堂”和項目式教學形式互相融合的一體式教學形式中,能予師生以一個比較充足的討論溝通時間與空間,增強課堂上的溝通互動。老師能夠盡快把控學生的學習實況、有目的地加以幫助和提高。為了提升高職英語在四、六級測試中的實用性,于項目式教學任務設置中把考級內容也歸到課堂知識重點,學生對于考級中的知識重點與難點也能夠開展課堂發問與課后議論。深入地清楚了學生學習的目標,于學習溝通中互相交流、相互促進,“對分課堂”和項目式教學形式互相融合的一體式教學形式也給學生的答疑解惑予以了一個極佳的平臺。
三、“對分課堂”與項目式教學模式在大學英語教學的實施效果調查
于宣傳和運用“對分課堂”和項目式教學形式互相融合的一體式教學形式的初期,我們就和學生之間創建了QQ群與微信群開展的課后議論。按照項目式教學形式的教學任務,高職英語的教學課程進度沒有出現改變,課堂中對本期課程中的難題與問題加以提取。為保證學生對“對分課堂”和項目式教學形式互相融合的一體式教學形式有一個適應的過渡時期,于開學的第一個星期的講授中還運用以前的教學形式,再慢慢著手施行“對分課堂”教學。于每個星期上課前要求學生對課程早先預習,梳理構建主題報告并擁錄音的方式導進QQ與微信交流群中,師生間彼此點評,課堂中把課程分解并精細化地加以講授,課后學生先做完安排的課后習題,任意讓每一組的一位同學進行課后議論與總結,每一個同學都說出不一樣的看法,說出自己的疑點,借助議論與溝通交流共同吃透課文中的重難點。
四、結語
由上可知,高職英語“對分課堂”和項目式教學形式互相融合的一體式教學形式能夠很好地把理論知識和語言要領有效融合,予學生充足的吃透時間,大大提升教學成效與語言培養水準,在高校中有宣傳價值,進而確保中國高校輸送專業的語言類人才。
參考文獻:
[1]郭秀娟.基于對分課堂理念的高中語文閱讀教學研究[D].黃岡師范學院,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