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書耘
摘 要:隨著我國科技的不斷進步,在生活水平發生質的飛躍的同時,我國的教育水平也在逐漸提升,在培養學生的各項能力的方面,國家付出了很大的努力,也取得了較好的成效。在高中的教學中,學生面臨著高考,學習的時間比較緊,任務比較重,因此,高中的語文教師應該提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促進課堂教學的順利開展。采用現代的信息技術和先進的教育手段和教育方式,能促進學生的發展,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進而提升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1]。
關鍵詞:核心素養;高中語文;新課程教學;教學有效性
一、高中學生學習語文學科知識的現狀分析
進入高中,學生就像是走進了戰場,緊繃著學習的那根弦,同時,學生逐漸變得成熟,褪去了稚嫩的外衣,學生的學習能力在逐步提升,學習素養也在逐步發展,對語文知識的理解也達到了一定的高度。在高中階段,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逐漸提升,自主學習的意識也不斷加強,有了明確的目標,確立了明確的方向,在學習的內容上就能自行把握。但是高中語文知識的難度有所加大,在緊張的環境中,學生很有可能會對語文學習產生忽視,也會在語文學習的內容上存在著不同程度的輕視,更加重視對數理化的學習,對難點的攻破,對語文知識學習的深入程度不夠,同時受應試思想影響較為嚴重,學生學習語文往往不是為了培養自己的語文素養和審美能力,更多的是為了提高語文考試成績,因此,在學習之初,目標產生了偏離,學習的動力也明顯不足。學生長時間將精力放在其他科目上,久而久之就會出現偏科的現象,同時通過觀察我們還發現,高中語文成績女生要偏好于男生,男生對語文的興趣會比較低。
二、高中階段的語文課堂教學現狀
語文是一項全能型的科目,在語文課堂中,學生能上知天文,下曉地理,能博古通今,同時也能在語文知識的殿堂中提升自身的審美能力和語文素養。但是,當前的語文課堂呈現出下列問題:一是,教師過于重視高考,應試教育思想嚴重,考什么才教什么,學生對于文字、語言的欣賞變少,更多的是功利性地做題;二是,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時沒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導致學生對語文學習的內容產生枯燥的感覺;三是,教師未采用先進的信息技術進行課堂輔助,學生仍然接受傳統的教育;四是教師在進行語文教學的過程中忽視學生語文素養的培養,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有所欠缺。這些都直接導致了語文教學的有效性得不到全方位的發揮。
三、提高高中語文課堂教學效率的方法途徑
高中語文課堂教學是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的關鍵環節,也是提升課堂教學效率的關鍵手段。高中語文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過程中,要采取創新的教學方式,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并且要注重培養高中生的語文核心素養,讓語文課堂的效率能逐漸得到提升。
(一)通過朗讀的形式,提升學生對語文知識的理解,提升課堂教學效率
語文是文科,在高中語文課堂中,教師要想提升課堂的教學效率,將語文的核心素養凸顯出來,就必須將語文教學的內容和語文的形式進行創新性的改變,讓學生在欣賞語文的過程中,感受語文獨特的魅力,并且通過學生的興趣感知,讓語文的課堂教學效率有所提升。教師應采用朗讀的教學方式,對學生進行情感的熏陶,并且創造性地在班級范圍內開展朗誦比賽,讓學生在這樣的形式中加深對本文的理解,加深對單元目標的理解,進而提升課堂的教學效率。例如,在高中人教版課本必修一第一單元的篇目學習中,教師就可將朗誦穿插進來,通過舉辦單元的朗誦比賽,將適合朗誦的篇目《再別康橋》《沁園春·長沙》《雨巷》等都容納到朗誦比賽中,讓學生在朗誦比賽的形式中加深對文本的理解,通過朗誦的形式將文本的內涵發掘出來,也可以指導學生進行獨誦、合誦,可以配樂、搭配表演,通過豐富多樣的形式展現本單元所學習的內容。學生在課堂中的小型比賽可以充分反映“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的現象,促使學生在課下進行排練,這是提升教學效率的重要手段,也是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重要方式[2]。
(二)轉變傳統教學方式,增加信息化的教學手段
傳統的教學中,學生對語文的學習就是單純學習課本上的文本,再通過大量的做題,進行知識鞏固,這樣的方式明顯受應試教育影響嚴重?,F代化的語文課堂是在信息技術的配合下進行教學的課堂環境,教師可通過信息化的教學手段,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把握課堂的教學節奏,提升課堂的教學效率。例如,高中的學習不單單是對文本的學習,對于高中新課標中要求學生閱讀的《論語》《孟子》等文化經典著作,教師可以讓學生進行閱讀分享并PPT的形式將自己搜集到的內容展示給同學,同時教師在指導學生進行名著《三國演義》《紅樓夢》《家》《邊城》等小說著作的閱讀時,還可進行名著影視片段的節選播放,激發學生閱讀的興趣,并且通過影視片段給學生的閱讀指引方向。學生在信息化的手段下進行學習,能提升注意力,進而提升課堂教學效率[3]。
高中是學生學習語文的關鍵階段,也是高中生進行各種能力培養的關鍵時期,高中的語文教學要創新就需要利用多種方式進行教學,利用信息化技術提升課堂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霍姆林斯基.我的教育理想[M].朱永新,譯.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205.
[2]袁俊偉.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方法探討[J].文學教育(中),2014(2):116.
[3]焦佩嬋.基于學科特點的高中語文教學目標設計[J].教學與管理(理論版),20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