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佳燕
摘 要:數學對于很多學生而言是一個枯燥的學科。因為書本知識是固定的理論和邏輯框架。它是嚴謹的、抽象的,所以在學習的過程中如果能夠適當地融入生活中各種各樣的場景,會在學習的過程中更好地幫助學生,不至于覺得單調、煩悶。而且各種知識本身來源生活,如果能夠在教學過程中將知識回歸于生活,那么在提高教學質量的同時,也能更好地激發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興趣,讓這一看似簡單枯燥的學科變得更加有現實意義。
關鍵詞:生活情境;小學數學;應用
一、生活情境運用在小學數學里的意義
(一)生活情境的合理運用,可以增強對于數學知識的興趣
小學生因為年齡的限制,生活經歷比較少,所以在學習過程中,很難自己學以致用,難以通過簡單的理論去結合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常見內容來幫助自己去理解所要學習的知識。因此,在學習過程中往往會覺得比較吃力,長此以往會產生對數學的排斥情緒。在學習過程中,教學者要是可以將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常見的情景融入學習中,學生會覺得有新鮮感,能更好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并且激發小學生的一些觀察力和想象力,那么對于數學就會興趣濃厚,不至于學起來很吃力。
(二)數學的邏輯性比較強,有利于提高教學質量
學習過程中融入生活情境可以更好地理解所需要學習的內容,老師教學質量會因此提升。學生學不進去,對于數學覺得枯燥乏味,甚至嚴重偏科,會使教育者覺得教學吃力,優秀的教育工作者往往會抓住學生的興趣和心理來進行學科知識的灌輸。小學數學是一門非常必要的學習內容,理論結合實踐更容易抓住學生的心理來引導學生的思路和想象,教學質量相對于僅僅只是填鴨式教學通常會高出很多。比如說,簡單的N+N=?這個問題,純粹的公式只能說是給學生刻板的背誦的感覺,但是如果換成:你買了6塊錢的蘋果,和3塊錢的香蕉,一共需要給賣水果的老板多少錢呢?學生會更愿意去開動自己的腦筋來想,去搶答,去套用不同的生活情境進來,興趣一旦上來了,教師的教學將會相對輕松很多,質量也會更好。
(三)相對于枯燥的課本理論而言,生活情境的加入可以使得學生更好地舉一反三
現在很多的課本已經不再是以往固定的數字和公式,而是加入了生活中常見的一些情景,學生在課堂上學到的很多東西不再是簡單的、刻板的邏輯思路,而是生活中隨處可見的方方面面。于學生而言小學數學已經不是知識的套用,反而是生活中隨處可見的,可以看到、用到、摸到的東西。積極性因此有所提高,對于知識的渴望不再拘泥于課堂上的理論,而是對于生活的深入體會,自然學習效率會有所提高,積極性也在課堂的教學過程中和學生之間的交流中得到提高。
二、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運用生活情境的策略
(一)根據學生不同的學習階段來穿插生活情境
小學生因為年齡不同,所需要學習的內容會從簡單慢慢過渡到復雜,淺顯的表面能夠理解的內容,也慢慢需要邏輯思考才能去理解。因此教育工作者在小學數學的教育過程中,融入生活情境的時候,一定要根據小學生現有的可以理解的程度來進行舉例說明,例如1年級的小學生,你可以簡單的提問:媽媽買了2個蘋果,3個橘子,一共是多少個水果呢?而對于3年級的學生,則可以深入一些:1斤蘋果5塊錢,1斤橘子6塊錢,那么買3斤蘋果和5斤橘子需要花多少錢呢?不同的教育階段融入不同的生活進去,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學習內容,也可以提高老師的教學質量。
(二)在教學過程中加入生活情境時,一定要貼合生活
小學生因為生理結構的發育問題,導致他們的思想處在一個比較簡單的階段,高深的或者說成人世界里常見的一些問題,對于教師或者家長是比較容易理解的,但是小學生則需要花費一些時間和精力,才能完成對一個事物的認知。因此,在小學數學的教育過程中,在給學生融入生活場景的時候,需要貼合生活,這個貼合生活不是所有的方方面面都可以運用,而是貼合現年齡段的小學生比較常見的一些場景,來進行教育。
(三)加強師生之間的互動,教師灌輸生活情境時要注意調動學生自主想象
小學數學本身是一個枯燥的學科,容易使得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覺得乏味,久而久之便覺得沒有興趣了。老師在教學過程中,如果只是注重自己灌輸知識的過程,而不注重開發學生的動腦能力,那么則容易產生事倍功半的效果。因此老師或者家長在小學數學的教育過程中自己注意加強生活情境的融入的同時,也要針對學生學習的內容,鼓勵他們自己去動腦想象生活中遇到的哪些情境可以結合到自己目前所學的知識。自主思考的過程,是學生鍛煉自我邏輯思維能力的一個過程,加強學習過程中的參與感。久而久之會激發小學生在學習數學的興趣,使得他們在本就好動、活躍的年齡里,不至于因為枯燥的學習內容而喪失自己的天性,排斥對于數學的學習,與此同時,還鍛煉了小學生的觀察能力、想象能力。
三、結語
小學數學是非常重要的學科,可以幫助小學生建立自己的思維邏輯的縝密性、嚴謹性、實際性。但是嚴謹而單調的內容容易使教學過程變得枯燥、乏味,不符合小學生好動、活潑的性格習慣。導致很多小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產生厭煩的情緒,因此教學過程中融入生活情境非常有必要,這既能使小學數學的內容變得更加具體,也使得小學生在接受起來變得簡單,老師和家長的教育過程變得簡單明朗,一舉三得。
參考文獻
[1]婁阿風.如何在低端數學中運用生活情境教學[J].當代教育論壇,2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