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東波
【內容摘要】科學學科,是一門集物理、化學和生物等自然探索類知識于一身的綜合性學科,具有很強的理論性和實驗性。初中階段,作為學生學習科學學科的一個重要的門戶,理應受到各位科學教師的高度重視。以下本文就結合筆者對新課程改革部分要求的理解,簡明扼要談一談科學課應有的教學引導之道,如有不足,望同仁斧正。
【關鍵詞】初中教育 ?新課程改革 ?科學課程
一直以來,人類都在本著實事求是、辯證思維的唯物主義態度在不斷地探索和認識自然,應用科學,創造便利。初中階段,就是人認識自然、探究自然科學的重要窗口,為了幫助各位青少年打開通向物理、化學、生物等領域的知識之窗,迎來“暖風陣陣”。筆者從分析當前《科學》課教學現狀的基礎上,提出了一點創新之策分享于此,望與同仁共勉。
一、初中科學學科教學的現狀
從當前的學科教學現狀分析來看,初中科學學生課堂學習的具體表現并不樂觀,具體表現為上課睡覺、實驗課呆坐著、科學概念無法掌握以及上課交頭接耳等問題,簡而言之,就是學生的課堂學習興趣不高,基本上處于教師要求學生被動接受學習的水平。而學習和探索知識,本身就是一項自主性非常強的活動,所以,在初中生接受“填鴨式”教育的基礎上,我們很難實現課堂教學的新突破,而解決問題的關鍵就在于如何理解新課程改革的內容,如何對《科學》學科教學模式進行創新,以下筆者將針對這一問題,展開簡要的分析和探討。
二、新課程改革下的科學學科教學方法應用
1.結合生活實際實施課堂啟發
科學知識,源自從古至今各個科學家對大自然實施的各種探索、發現和總結,因此,在實施初中科學學科教學的過程中,我們也應當結合著日常的生活和自然感知,來啟發和引導學生。新課程改革中也曾明確提出,要改變傳統科學學科教學中,過于重視知識傳授的傾向,促使學生形成主動和積極的學習態度,另外,還應當精選學生必備的文化知識和關鍵技能,“加強課程內容與學生生活以及現代社會和科技發展的聯系”,如此,青少年對科學學科學習和探索的興趣就會越來越強。比如,在教學八年級下冊學科中的《電動機》一課時,首先我們就可以結合生活進行教學提問:“同學們,大家想一想什么叫做‘電動機呢?電動機在我們生活中哪些地方應用著呢?”如此,讓學生列舉出生活中應用電動機的場景,比如,家用的抽水機、兒童玩具賽車上的小馬達、樓梯上的升降機等等,通過要求學生聯想生活中電動機的應用,感受到科學知識無處不在的道理。
2.利用小組合作,培養獨立思考能力
學習不僅是一項個人的行為,還是一項集體的行為。當單獨思考一個問題,而無法獲得有效突破的時候,向集體、小組尋找幫助就顯得非常有必要了。古語常說:“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在初中科學學科教學中,引導學生勤思考、多實踐、多總結和反思,培養他們自主學習和合作解決問題的能力,勢在必行。比如,在教學《二氧化碳》一課時,我們可以知曉本部分知識主要是關于化學課程方面的內容,學好這部分的知識,可以幫助學生奠基良好的化學探究基礎。首先,從教材備課上可以知曉本課的教學目標主要有三點,其一是促使學生掌握二氧化碳的性質,并且可以具備一些簡單的應用技能。其二,是通過組織實驗探究,有效培養初中生的觀察、猜測、分析、交流和合作能力。其三,是營造良好的愉悅、開放、和諧氛圍,讓學生實驗探究的欲望變得更強。明確了本課的教學目標,接下來就是結合小組合作模式實施思維啟發和引導的過程,教師可以結合“傾倒二氧化碳氣體”引導學生觀察燒杯中的蠟燭的反應,以及通過將二氧化碳與澄清石灰水混合的方法,來激發學生觀察和思考的興趣,建議學生組成小組進行合作分析和探究,以培養學生對科學知識感悟、思考和合作探究的能力,創新課堂教學引導策略。
3.組織動手實驗操作,深入理解和感知
科學課程另一較為明顯的學科性質就是實驗性,實驗是檢驗學生對理論知識和實驗技能培養的綜合過程。因此,各位同仁一定要摒除傳統重視理論教學而忽視實驗引導的觀念。經常組織動手實驗操作,帶領學生進入科學實驗室進行近距離探索自然奧秘,是開發學生多元智能,培養學生實事求是、辯證思維精神的必要途徑之一。比如,在教學《物質的酸堿性》一課時,我們就可以準備一些必要的實驗藥品和實驗儀器,如燒杯、紫色石蕊試液、PH試紙、酚酞、硫酸、硝酸、鹽酸、氫氧化鈉溶液以及肥皂水等,讓學生自主設計實驗過程,按照實驗室要求的操作規定進行科學實驗,探究溶液的酸堿性,知曉如何鑒定某些物質是呈酸性還是堿性,在這些動手實驗操作過程中,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動手能力,以及對科學實驗的深入感知能力。
綜上所述,初中科學學科教學,是學生認識自然,探索世界萬物奧秘的一個重要的窗口。良好的開始一定要保持,而這一重任就落在了我們科學教師的身上,對此,筆者從分析新課程改革背景下青少年課堂學習的現狀入手,提出了一點主觀建議,不足之處,還請同仁指出。希望與各位同仁攜手,迎接科學教育的曙光。
【參考文獻】
[1] 宋佳囡. 淺析信息技術在初中科學教學中的有效運用策略[J]. 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18(10).
[2] 郭玫莉. 淺談初中科學課堂教學互動教學的重要性[J]. 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18(10).
[3] 宗早建. 探討初中科學教學中培養問題意識的對策[J]. 漢字文化,2018(18).
(作者單位:浙江省金華市浦江縣堂頭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