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述小學語文兒童文學閱讀的開展
姜永靜 吉林省德惠市大房身鎮仇家粉小學
摘要:近年來,隨著國家不斷加大小學教育體制改革力度,對小學語文兒童文學閱讀活動開展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小學生心智還未成熟,缺少主動學習與自主思考的能力,所以在開展語文兒童文學閱讀的過程中會遇到很大困難。基于此,本文主要對小學語文兒童文學閱讀有效開展的策略進行了探討,希望提高小學生語文兒童文學閱讀能力,以供參考。
關鍵詞:小學語文;兒童文學;現狀;策略
小學語文兒童文學閱讀作為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對小學生語文閱讀能力與自主分析能力的提升都起到十分重要的促進作用。但需要重視的是,盡管在新課改的推動下,大多數小學教師已經給予小學語文兒童文學閱讀的開展足夠的重視,但是受到傳統教育觀念的影響,在實際教學活動開展的過程中依然存在諸多問題,急需解決。為此,小學語文教師必須在教學活動開展過程中不斷尋找新的策略,進一步促進兒童文學閱讀的有效開展。
一、小學語文兒童文學閱讀的開展現狀
(一)教師對兒童文學閱讀的重視程度不足
小學語文是小學教育階段的重點內容,教師會更加重視對基礎知識的教學,容易忽略兒童文學閱讀的開展,經常在講到兒童文學閱讀故事時一帶而過,沒有著重培養小學生自主閱讀的能力,教學方法比較單一,無法吸引小學生的注意力,閱讀教學開展效果比較差,不利于小學生語文綜合素養的教育,兒童文學閱讀活動的開展很難發揮出實際的教育效果。
(二)兒童文學閱讀作品選取不合理
教師在小學語文課堂上為小學生展示的兒童文學閱讀作品,有很多并不適合小學生進行閱讀,尤其是一些文學內容比較深刻,文字枯燥乏味的文學作品,對于小學生而言讀起來會比較困難,而且容易造成小學生的厭煩或者抵觸心理,造成小學生的自主學習積極性下降,學習注意力分散,逐漸失去對文學閱讀的學習興趣,最終導致小學語文兒童文學閱讀的開展受阻,影響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質量[1]。
(三)兒童文學閱讀時間有限
小學階段的語文課堂教學,教學任務比較繁重,教學時間緊,留給兒童文學閱讀的時間有限,而且受到課堂教學氛圍和學生狀態等因素的影響,兒童文學閱讀的開展受到很大影響,閱讀時間、閱讀任務以及閱讀教學的安排都不是很合理,容易造成文學閱讀的教學亂象。
二、小學語文兒童文學閱讀的開展策略
(一)從小學生的興趣出發,加強對兒童文學閱讀的重視
在小學語文兒童文學閱讀的開展過程中,教師應該轉變傳統的教學理念,不斷創新教學方法,為小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文學閱讀環境,從而提升小學生的學習興趣[2]。兒童文學閱讀的開展離不開教師的努力,所以,想要有效的開展文學閱讀,首先要加強對文學閱讀的重視程度,并且從小學生的興趣愛好出發,深入了解小學生對兒童文學閱讀作品的喜愛程度,重視文學閱讀作品對小學生語文綜合素養的養成,以及對小學生情感和認知能力的培養作用。除此之外,學校還應該定期組織小學語文教師參加培訓,通過培訓培養教師的文學審美,提升個人的教學水平,以此推動小學語文兒童文學閱讀的開展。
(二)選用合適的兒童文學作品,提升小學生自主閱讀能力
兒童文學作品有很多種,其中所蘊含的意義和內容也多種多樣,為此,教師在開展兒童文學閱讀時,首先要根據小學生的實際理解情況,為小學生選取合適的兒童文學作品進行拓展,幫助小學生掌握正確的閱讀方法,并且能夠自主的分析與理解文學作品的內涵。教師在開展兒童文學閱讀教學之前,要根據以往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充分了解學生對兒童文學作品的理解能力和認知能力,并結合具體情況選用一些課外文體讀物來開闊學生的眼界,豐富學生的閱讀量[3]。
教師在開展實際教學活動時,應該先對教材中的兒童文學作品進行深入的分析,然后有針對性地對其進行擴展,延伸到課外的兒童文學讀物上,例如《格林童話》、《安徒生童話》等小學生比較喜愛的圖書,并且充分發揮出教師的引導作用,引導小學生去理解不同兒童文學作品中的情節與人物情感,并且學會如何自主去思考、自主去理解兒童文學作品中的寓意和要表達的真實情感。只有將課堂教學與課外閱讀有機的結合在一起,才能夠在保證課堂教學質量的前提下,不斷拓展小學生的閱讀知識面,提升小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和文學素養,幫助小學生在閱讀中體驗到快樂,從內心喜歡上文學閱讀,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4]。
(三)創設課堂教學情境,導入兒童文學閱讀內容
活潑貪玩是小學生的天性,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時要充分利用小學生的天性,讓小學生在游戲中獲取知識,在學習中獲取快樂,為此,教師在進行兒童文學閱讀教學時,可以在課前為小學生創設生動、有趣的教學情境,讓小學生徹底融入到文學閱讀作品當中,親身感受文學作品帶來的快樂,然后利用游戲等活動導入具體的文學閱讀內容。例如,教師在教學《小蝌蚪找媽媽》一文時,可以在教學前組織學生參加連線游戲,將一些可愛動物的幼崽和成年后的圖片張貼在黑板上,然后要求學生根據自己的認識進行連線,幫助學生認識更多的動物,緊接著提出問題:“同學們,你們知道小蝌蚪的媽媽是誰嘛?”由此導入兒童文學閱讀的內容。
(四)豐富兒童文學閱讀教學方法,提高小學生課堂學習興趣
小學生的年齡偏小,正處在一個活潑、好動的年齡段,經常無法長時間的保持學習的注意力,容易在學習過程中出現走神、溜號的情況。所以,教師在開展兒童文學閱讀的具體活動時,要盡可能的將小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課堂教學當中,進而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為此,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前,要深入地了解語文教材中的兒童文學作品,并且由此為基礎制定出多種有效的課堂教學方法,通過不同的教學方法為小學生提供不一樣的學習感受,增添課堂教學的趣味性,從而激發小學的學習興趣,將注意力集中在兒童文學閱讀學習中[5]。
例如,教師在教學《小馬過河》一文時,如果采用傳統的說教式的教學方法,首先由教師對文章進行朗讀,然后要求小學生一句一句的進行跟讀,最后完成自主閱讀,課堂教學過程會顯示十分枯燥,學生也只是學會了如何朗讀文章,對文章的內容并沒有深刻的了解,無法達到有效的教學目標。所以,教師應該轉變教學思路,從小學生的角度出發,調動小學生的自主學習積極性,挖掘小學生的探究能力。教師可以通過生動的語言與講述整個故事情節,并且向學生提出問題:“同學們認為小馬可以順利的通過小河嘛?”,使得學生帶著問題去進行文章的閱讀,在閱讀文章的過程中不斷思考,努力從文章的敘述中尋找問題的答案。教學方式的轉變除了能夠有效提升小學生的學習興趣之外,還能夠起到培養小學生自主分析、動腦思考的能力,對小學生語文閱讀綜合素質的培育起到重要的推動作用。
三、結論
綜上所述,小學語文兒童文學閱讀的開展是培養小學生閱讀能力的關鍵所在,所以,教師在開展具體教學過程中,要不斷加強對文學閱讀的重視程度,不斷創新教學方法,為小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從而帶動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發展,有效提升小學生文學閱讀的能力,促進小學生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王蘭英.小學語文兒童文學教學研究[J].江西教育,2019(24):46.
[2]岳香虎.兒童文學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J].課程教育研究,2019(28):92-93.
[3]王成軍.兒童文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現狀及應用對策[J].中國農村教育,2019(09):99.
[4]王松.小學語文兒童文學的有效教學[A].國家教師科研專項基金科研成果2018(三),2018:2.
[5]劉芳.小學語文中注重兒童文學的有效教學[J].課程教育研究,2018(07):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