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春燕
摘要:愛國主義是一個歷史范疇,不同時期有不同的內涵。愛國主義是中華民族精神的核心,每個時代都需要加強青年的愛國主義教育。新時代背景下,需要了解時代賦予愛國主義教育的新含義,認清這個開放的新時代背景下加強青年愛國主義教育需要面臨的沖擊與挑戰,發掘新時代背景下加強青年愛國主義教育應采取的積極策略,努力培養新時代青年的愛國主義情懷。
關鍵詞:新時代? 青年? 愛國主義教育? 對策研究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19)22—0016—02
在新時代背景下,青年作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建設者和接班人,應該具有強烈的愛國情感。同時實現中國夢,需要重視對青年愛國主義教育工作。
一、愛國主義教育相關概念分析
1.愛國主義
愛國主義是指個人或集體對祖國的一種積極支持的態度,即熱愛祖國。愛國主義是一個歷史的范疇,不同的階段有不同的內涵。毛澤東認為,“愛國主義的具體內容,看在什么樣的歷史條件之下來決定”[1]。世界上的各個國家都在提倡愛國,到底什么才是愛國主義呢?國內國外學者對于愛國主義的界定各有不同。列寧認為,“愛國主義就是千百年來鞏固起來對自己的祖國的一種最深厚的感情”[2]。國內學者也從不同角度對愛國主義進行了界定。可歸納為以下幾個含義:首先,愛國主義是一個民族在社會發展史中積淀下來的對本民族的熱愛,這是愛國主義的基礎;其次,愛國主義是調節個人、社會、國家三者之間關系的原則,要求個人要愛國和護國,注重國家和集體利益;最后,愛國主義不僅僅是口號,更是實踐,強調愛國要和報國統一起來。黨的十九大的勝利召開,習近平總書記宣布我國進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新時代愛國主義的主題就是實現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我們在實現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征程上要廣泛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共同努力奮斗美好新時代。
2.愛國主義教育
愛國主義教育就是將愛國主義信念轉化為實踐行動的一種教育活動,利用各種教育資源,引導青年樹立正確的理想信念,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激發青年的愛國之情。愛國主義教育在不同的時期有著不同的內容。2019年是五四運動100周年,在新時代弘揚愛國主義精神,是這一代人對五四精神最好的繼承。進入新時代,加強愛國主義教育,就是為了增強民族自豪感與自信心,為了提高全民族的整體素質。青年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后備軍,所以開展愛國主義教育工作重點培育對象應該是青年,要培養青年擁有強烈的愛國情感,自覺肩負起新時代賦予的重任,腳踏實地為中華民族奮斗終身。青年應繼承和發揚五四精神,使愛國主義成為勇于擔當、砥礪奮進的內驅動力。
二、新時代青年愛國主義教育所面臨的沖擊和挑戰
當今世界的主題是和平與發展,習近平的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重要論述得到了國際社會廣泛認同,國家間的合作是推動國際社會向前發展的重要基礎。隨著全球化的發展,各國之間的聯系不斷加強,這對國家的現代化建設起著重要的作用,但是也給我國青年的思想帶來了沖擊。
青年成長在改革開放的新時代,所處的社會呈現出前所未有的開放性。由于開放,外國的各種思潮、文化觀念紛至沓來。難免會與本土文化存在一些不相融合的地方,這就對我國的愛國主義造成了一定沖擊。在互聯網時代,由于時間和空間的拉近,強大的西方文化信息流中必然夾雜著一些低俗、迷信和反動的信息,這些難免會影響青年的愛國主義思想發生變化。新時代加強青年愛國主義教育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機遇,但是目前的國內外現實環境影響著我國青年愛國主義觀念的形成與發展,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全球化對當代青年愛國主義教育的沖擊
全球化是一把雙刃劍,我國正面臨著全球化的沖擊,在經濟全球化的浪潮下,各國各地區之間的聯系加強、合作增多,我國的對外開放成為助推世界經濟快速發展的重要力量。但可能讓青年淡化民族和主權國家的概念,淡化國家主權和利益邊界,認為國際社會是一體的。
眾所周知,在全球化發展的舞臺上,西方國家在經濟、科技方面領先優勢明顯仍處于主導地位,他們通過新科技、新渠道不斷傳播自己的文化和價值觀念,霸權主義和軟滲透有增無減,這種軟滲透潛移默化地影響著我國青年的思想認知,最直接的表現就是對西方文化的推崇和認同,比如青年喜歡過西方的情人節;喜歡看外國的影片;青睞于國外的品牌;購買名牌化妝品,等等。但是本國的傳統文化、傳統節日、國產品牌卻被冷落,青年的愛國主義思想逐漸淡化。全球化可以促進文化的交流與碰撞,但有時候它帶給我國青年的是價值迷失、民族觀念淡化等。在中西文化交流中,要增強青年對本國文化的認同感,要堅決抵制對社會產生危害的思潮,堅決抵制崇洋媚外的現象。
2.市場經濟對當代青年愛國主義教育的沖擊
自從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積極克服內部和外部不利因素的影響,保持了經濟的穩定增長。我國人民的物質文化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提高,但是伴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經濟建設取得了重大成就,由此,人們的思想觀念也悄然發生著一些變化。在利益面前,人們會更加注重自身而忽視集體利益,當前屢屢發生的一些社會熱點問題表明,青年在市場經濟中很容易受到個人主義、拜金主義、自由主義的影響,價值取向出現多元化,存在及時享樂現象,使命、擔當、責任、奉獻等詞語在一些青年人腦海中似乎已經很陌生。一些青年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潮流中往往會迷失方向,與愛國主義、國家利益漸行漸遠,這是當前青年愛國主義教育所面臨的現實挑戰。
3.新媒體對當代青年愛國主義教育的沖擊
我們生活在信息化、大數據時代。在互聯網快速發展的今天,我們離不開網絡,新媒體早已突破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憑借一個手機就能掌握天下大事,我們可以隨時隨地自由地查找信息,也能自由地表達自己的想法。網絡讓信息變活,讓信息傳播得迅速。但是,新媒體在傳播過程中對青年也會產生不利影響。互聯網信息量大,繁復雜亂的網絡會存在著一些誤導和低俗的信息。部分青年在這一時期還不夠成熟,分辨能力也不夠,所以不良信息悄無聲息地腐蝕著青年人的思想。在網絡技術高速發展的時代,中國有時候也面臨著網絡暴力和威脅,西方國家憑借著先進手段和渠道優勢間接地向我國滲透其價值觀和意識形態,給我國青年愛國主義教育帶來了嚴重的威脅。我們要堅決抵制各種不良思潮的泛濫和影響。在“互聯網+”時代,我們要合理利用新媒體手段,充分挖掘利用愛國主義教育資源,以青年喜聞樂見的方式進行影響和教育。
三、新時代加強青年愛國主義教育的對策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國際形勢風云變幻,當代青年的愛國主義教育面臨著新挑戰。面對挑戰,我們要因勢而謀、應勢而動、順勢而為。采取有效措施和手段有針對性地做好青年的愛國主義教育工作,內化于心、外化于行,讓愛國主義成為青年的靈魂,讓青年自覺肩負起國家重任。
1.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增強青年的民族認同感
在全球化浪潮和多元化思潮的雙重影響下,世界各國緊密聯系在一起,文化霸權主義與世界文明多樣性并存。全球化對青年的國家意識和民族認同造成沖擊,使愛國主義情感淡化。我們要正視全球化帶來的負面影響,及時正確引導和糾正錯誤思潮和言論。積極引導青年樹立國家主權不容侵犯的意識,堅定地維護國家的利益,但也要引導青年堅持理性的愛國主義:愛國主義不是狹隘的愛國主義,也不是狹隘的民族主義,不能盲目排外。在全球化浪潮中,我們要繼續不斷推進對外開放,對外開放的大門要越開越大。隨著世界各國的聯系更加緊密,青年在民族認同感、過洋節的問題上,出現了崇洋媚外的現象,影響了我國民族傳統文化的繼承和發展。面對西方文化的滲透,我們要格外重視民族文化安全問題,既要繼承和弘揚我國優秀傳統文化,又要大力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讓青年在一個良好的環境下接受愛國主義的熏陶,潛移默化地讓青年更懂得中國的歷史和文化,同時,還要幫助青年提高辨別能力,能夠正確對待外來文化,對外來文化應采取取其精華,棄其糟粕的態度。
2.規范市場經濟秩序,消除社會不良風氣對青年的影響
經過四十多年的改革開放,我國經濟實力顯著提高,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穩步向前推進。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人們對物質利益的訴求與道德操守之間往往難以平衡,一些企業和個人給社會帶來了不好的社會影響。就個人來講,開具假發票進行報銷,偷稅漏稅現象屢禁不止,如范冰冰的明星效應造成了不良社會影響。就企業來說,毒疫苗、售后服務“套路”多這樣的新聞層出不窮地被爆出,一些個人主義、拜金主義、奢靡主義等也在持續蔓延,這些都嚴重侵害了青年的思想,讓青年的自我認識出現了偏差。為了從根本上解決這類問題,必須下大力氣調控和整頓市場經濟秩序,營造良好的市場環境。首先,加強法治建設,不斷完善和制定相應法律法規,并加強執法檢查與監督,對失信人員及企業加大打擊力度;其次,引導企業之間在市場規則范圍內進行公平合理的競爭,樹立企業品牌,以打造產品質量和服務質量為手段來提高企業競爭力;最后,采取組合拳,規范企業的經營方式,使企業做到以服務消費者為宗旨,誠信經營,依法經營。建設良好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環境,努力消除不利因素對青年愛國主義教育的影響,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才能在經濟發展與思想教育上取得雙贏。
3.發揮新媒體優勢,引導青年愛國情感養成
現在我們的生活已經離不開網絡,網絡不僅是方便、快捷的代名詞,更是一個國家整體和科技水平的體現。青年群體占上網總數的絕大多數,互聯網為青年獲得各種信息提供了新渠道,滿足了青年人的各種需求,但是互聯網也是一把雙刃劍。隨著越來越多的青年接觸和癡迷網絡,負面影響也隨之而來。互聯網是一張無邊無際的“網”,網絡信息和文化成為青年人生活空間的重要部分,但是西方低俗的不良信息和文化也影響著青年人三觀的形成。為此,我們要凈化網絡環境,努力為青年愛國主義營造積極向上的網絡環境。做正能量的事,確保青年愛國主義教育能夠免受網絡文化的不良影響。我們應該充分發揮新媒體的優勢,在嚴格監管網絡安全的基礎上,為愛國主義教育宣傳構建和諧而又公平的網絡環境。例如,可以通過制作并宣傳愛國主義教育小視頻,用直觀形象的視頻來吸引青年學生的注意;可以進行推送公眾號,將愛國主義事業編成一個個故事,潛移默化地面向青年群體加以宣傳,用以提升青年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
四、結語
青少年是祖國的希望,明天的太陽。進入新時代,國家面臨著新形勢,我們會遇到許多挑戰,但青年的愛國主義之心不變。青年強則中國強,作為新時代青年,要把愛國主義作為生命的靈魂,要自覺肩負起國家賦予的使命,勇擔重任,砥礪前行。
參考文獻:
[1]毛澤東選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
[2]列寧全集:第3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
責任編輯:孫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