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淑榮
摘要:十八大提出當前高校改革的重心是“立德育人”,要想落實這項任務,教師首先要理解“立德育人”的含義,然后再在課堂中實踐貫徹。弗桑德斯“品格能決定人生,它比天資更重要”,高校的教育不應該只局限于知識的傳授,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更應該引起重視。另外,從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來看,高校里的學生正在經歷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時期,這個階段不重視德育,未來學生步入社會會因缺少正確價值觀的引導,會成為不完整的人。因此,應該對高校中如何有效地展開立德樹人教育展開探討。
關鍵詞:高校 立德樹人 教育教學 有效路徑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19)21—0166—02
立德樹人教育實際上就是思想品德教育,德育過程要求高校對學生展開知、情、意、行的培養。在全國教育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黨是教育教學事業發展的先驅力量,需堅持黨對教育的絕對領導地位不動搖,在潛心研究新時代教育發展趨勢前提下遵循馬克思主義展開思想教育工作,使教育管理更為契合實際,為黨的領導夯實思想政治教育基石?;诖?,高校要從這四方面展開教育活動,促使學生思想內部矛盾運動,最終使得個體社會化和社會規范個體化達到統一。
一、高校展開立德樹人教育的意義
在關于教育的演講中,習近平書記曾表示,讓學生做中國夢、胸懷中國心、樹立民族自信是“立德”基礎,讓學生服務社會、高效祖國、實現人生價值是“樹人”。從狹義上說,“立德樹人”是教給學生正確的思想,讓學生具備完整優良的人格品質。[1]從廣義來說,“立德樹人”就是培養人才,幫助學生成為社會化的完整的人。德育是教育的核心,有意義的教學中不可缺少德育這一環。當然,高?!傲⒌聵淙恕钡慕逃砟畈粌H指導著教師時刻反思,調整教育方式培養德才兼備的人才,還在高校教育發展中起著總體導向的作用。
二、高校里立德樹人教育應遵循理論指導
以馬克思主義為根本指導思想,馬克思主義思想是中國共產黨立黨的指導思想,它指引著黨和國家不斷發展,因此應該先肯定馬克思主義在我國思想教育上的指導地位,應該在學校里大力宣揚。高校階段是培養思想意識形態的重要階段,是培育未來新青年的主要陣地。高校首先應該根據馬克思主義確立學校德育的總體目標,然后再加以行動開展德育。此外,毛澤東思想、鄧小平思想、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都是高校展開立德樹人教育應該借鑒和學習的思想。[2]高校應該不斷學習領會新思想、新理論,要在反思中前進。
三、高校展開立德樹人教育的方法
1.努力充實高校立德樹人教育的內容
高校需打通立德樹人教育壁壘,確保相關育人內容既具有教育性,又具有科學性,可以發揮德育教育優勢。高校德育的具體展開要先從每一門專業的課堂教育開始,教師要研究教材、研究學生的發展特點。然后將專業知識的教學和文化素養的培養相融合,形成全方位的課堂文化育人體系。[3]教育的內容包括理論和實踐兩方面,從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思想觀念發展到學生主動反思、自我糾正錯誤思想。因此,高校在培育人才、發展教學體系、打造優秀教師團隊等環節,應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創新爭優、實事求是,使育人方法更為先進,教育理念更加科學,規避多種文化聲音擾亂學生形成正確的理想信念。
2.利用社會實踐引導學生樹立和堅定正確的理想信念
立德樹人的最終目標是培養有良好道德修養、有社會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的人。大學生即將步入社會,未來是社會的重要推動人員,因而高校要培養出敢于肩負時代重任,奉獻國家,有砥礪奮斗的精神的新人。在這個時期,學生的品德發展也存在著波動性,如果德育沒有做好,對未來發展十分不利。因此,高校應該把立德樹人的理念加入到規章制度、體制機制建設中,并且鼓勵學生積極參與社會服務實踐活動。[4]比如積極融入社會進行調研,參與科技展覽,提供志愿服務,更好地開展社會實踐活動。
3.提高教師團隊德風建設質量
教師是高校立德樹人教育滲透性、發展性、科學性、生本性的實踐者,只有高校教師團隊思想高尚、嚴于律己、遵紀守法、能力突出,自覺提高其德育教育水準,學生道德品質才會受教師感染而得到科學發展。為此需著重開展教師團隊德風建設活動,任課教師、輔導員、教育管理者均納入培訓計劃,以共同努力完成育人任務。[5]這三個高校的教育教學主體要各司其職,首先要明確對學生進行道德品質教育的重要性,然后反思自身師德方面的問題,自行糾正。教師要主動調整教學內容,使之符合科學性和思想性相結合的規律。要強調管理人員的重要育人作用,他們也是教師德風建設的重要部分。其次,學校還要大力培養青年教師,定期對教師進行教學檢測,綜合評估教師的能力,引導教師在教學方面形成自我反思的意識。
4.把社團活動等作為“第二課堂”展開德育
社團、學生會、黨團等組織具有能夠重要育人功能。利用社團組織開展德育活動,豐富德育教育模式,充實德育教育內容,拓展其主題輻射領域。組織學生進行科學實踐,對健全學生心理人格極為有利,更是落實立德樹人教育目標必由之路。可使學生得以在社團活動中感受德育魅力,汲取德育營養,融入集體、科學發展,發揮高校德育優勢。具體可采取如下措施:一是建立完善的社團活動管理體系,在形式、內容、主題等方向予以監管,發揮教師、教育管理者、輔導員思想引領效用;二是鼓勵學生自創社團,調動學生德育主動性、積極性,使社團在高校內日益活躍壯大;三是建立對應的監管組織,組織建立的宗旨是立德樹人和服務學生,工作內容也應該從培育和管理學生兩個方面展開,以保障學生活動的正常有序開展。
5.利用多媒體創新高校的德育形式
隨著科技的發展,越來越多的高校在教育管理中運用多媒體技術。比如很多高校采用微課作為知識輸出載體,擴展育人領域,教育水平更高,為教育均衡發展奠定基礎。但多媒體的應用也有很多不良影響,比如學生容易被網絡上的錯誤思想左右。對此,高校應及時干預,糾正學生的錯誤思想,引領學生樹立正確的思想道德觀念。高校也不能止步不前,而是要不斷豐富德育教育形式,突出本校教學優勢,優化配置育人資源,采取信息化育人手段,促進高校德育教育良性發展,最終達成立德樹人目標。高校還應該加強對多媒體教學的監管,保證教育的正常有序進行。
四、結語
綜上所述,高校需重視立德樹人功能的發揮,在探析立德樹人道路的進程中砥礪前行、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以培養優秀社會主義接班人為前提開展德育活動,總結教育經驗,創研有效教育路徑,為立德樹人思想貫徹落實搭建平臺。立德樹人的過程是一個長期的、反復的和前進的過程,高校要在理解立德樹人教育的重要性的基礎之上,對學生展開正確有效的思想品德教育,使學生成為有思想、有品德的社會真正需要的人才。
參考文獻:
[1]王飛燕.習近平立德樹人重要理論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9.
[2]雷世斌,李海明.淺談高職院校立德樹人——從生成邏輯、核心素養、實踐路徑的視角談起[J].延安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8,32(2):34-36.
[3]劉殷君,司苗苗.以立德樹人為目標的高校文化育人功能和路徑研究[J].甘肅高師學報,2019,24(3):83-86.
[4]馬雪梅,劉毅,梁瑜佳.新時代高校立德樹人教育路徑探索[J].成都中醫藥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8,20(3):57-59.
[5]王小金.高?!傲⒌聵淙恕钡睦碚撝笇c實踐路徑[J].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2019(10):126+128.
責任編輯:趙慧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