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社會的不斷發(fā)展,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學生的教育問題也逐漸得到重視。英語作為一門國際性語言,在現(xiàn)代化的發(fā)展進程中,也有著越來越重要的地位。初中階段是一個孩子成長的關鍵時期,也是掌握英語學習的關鍵期,對學生們來說,這段時間的學習是至關重要的。因此,本文全面介紹了中學英語課堂存在的問題,然后“對癥下藥”,給出了一些解決方法,本文針對教學方式的優(yōu)化以及如何發(fā)揮教學媒介的作用提出了一些具體措施。
【關鍵詞】中學英語? 英語教學? 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41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50-0111-01
一、中學英語教學的重要性
各國有各國的文化,語言自然也就不同。現(xiàn)如今,社會發(fā)展較快,語言的學習也就成了重中之重。因此我們必須加強中學生對英語的學習,培養(yǎng)其過硬的英語溝通能力。英語并不同于孩子從小學習實踐的中國文字,一些中學生在剛開始了解到英語的時候不知道從何下手去學習,甚至由于學習單詞以及語法的困難而對英語產(chǎn)生抗拒心理。因此,家庭教育以及學校課程要全方面研究如何正確提高孩子英語能力,而不是僅僅局限于考試卷面。
二、提升中學英語教學效率的策略分析
(一)加強英語文化教學的滲透
究其根本,學習英語就是為了孩子未來與外國人更好地交流,是為了應用到生活中。在如今的教學中,很多學校是為了考試而讓孩子們學習,而且教學形式過于單一,課堂樂趣并不多,學生大多采用死記硬背的方法,這也就導致了學生對枯燥的英語產(chǎn)生排斥心理。也有一些教師采用新形式,提升了學習的趣味性,但是學生生活在講中文的社會,平時也都是用中文溝通,因此,在口語交流方面還是有待提升。在教育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多應用一些語境,讓學生了解到英語文化獨特的魅力,這有利于提高學生在英語各個方面的能力。每一個國家的語言文化都有其獨特的歷史魅力,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滲透使用英語國家的一些風土人情、地理歷史以及價值觀等。詞匯是學習英語的根本,尤其需要重視。其實語言體現(xiàn)著一個國家,一個地區(qū)的歷史文化,它是需要不斷實踐完善的,如果中學生能了解這些文化內(nèi)涵,了解英語的使用習慣,這能有效提高中學生對英語的作用能力,增強中學生的口語交流。
(二)加強英語教師的綜合素質
當學生到了中學時代,有些孩子在學校的學習活動時間甚至比在家里還要多,因此,中學生受到教師的影響比較大,若是英語教師本身對英語的理解比較有深度,學生也會潛移默化的受到影響。在中學階段主要的英語學習就是單詞,語法以及情景對話,教師應該改變傳統(tǒng)過于單一的教學方式,使課堂增加樂趣,以免學生在枯燥的學習中,產(chǎn)生對英語的抵觸心理。同時教師也要鼓勵中學生學習英語,使學生們提高對學習的積極性。針對以上情況,中學英語教師必須有過硬的專業(yè)知識,能深度了解英語文化,并且需要繼續(xù)不斷的學習,從而來提高自己的知識儲備并將其通過有趣的形式傳達給學生。
(三)合理運用信息技術教學媒介
隨著科技的不斷發(fā)展,計算機,投影儀,實物展臺的應用也不斷提高。這些教學媒介已經(jīng)漸漸應用到中學教育中。教學媒介的應用,使教師授課形式發(fā)生了變化,在教師講課的過程中,可以將與授課有關的視頻、音頻、文字相結合,讓學生更好的學習到新知識。這種方式能有效提高課堂的樂趣,學生與教師都很喜歡這種授課方式。在英語課堂教學中,也已經(jīng)改變了傳統(tǒng)“老師講學生聽”的授課方式,這有利于提高中學生對英語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從而提高教學效率。這些教學媒介,使老師節(jié)省了板書的時間,可以給授課教師多一些時間講一些實用的知識。其中視頻音頻教學方式,使原來枯燥的文字變得生動有趣,這也能提高學生課堂注意力。在課堂上借助現(xiàn)代化教學媒介,使原來枯燥乏味的理論知識變得“活躍”起來,使學生能夠更好的理解以及應用。授課教師還可以應用網(wǎng)絡進行教學,若學生有不懂的問題,可以及時指導,實現(xiàn)一對一教學。實物展臺也是很關鍵的教學媒介,教師可以應用實物展臺快速的了解到學習結果,及時的糾正錯誤,這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學習效率,對提升課堂教學效率也有著很關鍵的作用。
結語:
初中階段是學生學習知識的重要階段,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讓他們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作為一名英語教師更應該意識到這一點,英語學習是一個長期的過程,要積極地進行教育教學模式的改革,善于運用現(xiàn)代化電教設備提升教學效率,從而提高初中英語教學的質量,促進我們國家教育事業(yè)穩(wěn)步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劉進文.提升英語課堂教學實效性的路徑探析[J].中國校外教育,2017(26):90-91.
作者簡介:
焦紅東(1984-),男,漢族,甘肅酒泉人,一級教師,本科,研究方向:英語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