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金玲
摘 要:在新課標背景下,高中政治教師要重視開展有效教學。教師可以從做好課前準備、發揮學生主體作用、采用新理念評估學生的素質、選擇適合的教學策略等方面入手,開展高中政治有效教學,給學生以良好的學習體驗,促進高中政治教學質量和效率的提升。
關鍵詞:高中政治;有效教學;課前準備;學生主體;評價方法;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2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19)35-0019-02
在新課標背景下,高中政治教師要重視開展有效教學,這里說的有效教學不只是學生學會課堂教學內容就可以了,還要重視課堂教學過程中的質量、效率和氛圍等,給學生構建一個能夠進行有效學習的時空。高中政治教師要通過開展有效教學,豐富學生的知識與技能,強調學習的過程與方法,培養學生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有效教學強調教師在原有教學方式基礎上優化教學過程,促進學生對政治學科的整體認知。本文結合教學實踐,對新課標背景下高中政治有效教學的開展進行探討,以期為廣大政治教師提供借鑒與參考。
一、認真備課,做好充分準備
有效教學需要教師對自己要講授的知識有足夠高的熟悉度,這樣才能及時應對課堂突發問題,并解決問題,展開真正的有效教學。為了能夠更快地熟悉教學內容,教師需要認真備課,給自己充分的準備和計劃時間,這樣才能在教學過程中有更好的發揮。在備課的過程中,教師需要充分考慮學生的體會,從學生的角度進行課堂設計,整合教學內容,以促進學生對教學內容的理解。在備課過程中,教師要根據學生的興趣,設計良好的教學活動,使教學過程更加生動、有趣。認真備課,對于教師來說是非常重要的環節。教師只有做好充分的課前準備,才能展開真正的有效教學。
例如,教學“多彩的消費”這一課前,教師需要認真備課。備課之前,教師需要對班級學生有充分的認識,對其想法有充分的了解,知道學生的消費行為體現在哪些方面,知道學生的消費觀念是怎樣的。這樣,教師才能從學生的角度思考和設計教學內容及教學環節。進行問題設計的時候,教師要由易到難,充分考慮學生的現有知識水平。只有做好這一系列準備,教師才能開展有效教學,才能在課堂上充分展現自己的專業能力和知識素養。除此之外,教師在備課時還要考慮到一些突發問題,這樣才能在課堂教學中隨機應變,給學生流暢的教學體驗。在備課過程中,教師考慮到的問題越多,在正式的教學過程中就會越得心應手。
二、民主興教,發揮學生主體作用
現代教育要摒棄傳統的“灌輸式”教學方式,構建一個民主教學的過程,讓學生充分發揮自身的主體作用。有效教學需要學生的充分配合,這樣教師才能有施展的空間,給學生不一樣的學習體驗。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設計一些環節,讓學生能夠充分表達自己的想法,能夠跟他人交流自己的認識。這樣,才能激發學生的自主思考能力,才能提升學生的整體素養,提高政治教學的有效性。民主教學能夠促進現代教育的發展,充分發揮學生的積極性和主觀能動性,進一步推進有效教學的順利實施。
例如,教學“經濟全球化與對外開放”這一課時,教師可以給學生提供一個充分表達的機會,讓他們通過自己的思維和能力來學習這一課的知識。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開展一個小型辯論賽,讓他們自由發表言論,激發他們的參與積極性。首先,教師要對學生進行分組,讓一組以“對外開放”為論點,另一組以“閉關鎖國”為論點,分別說明這兩個論點的優缺點。這樣的辯論賽,既能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又能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高中生都有一定的歷史知識基礎,而且對經濟發展也有一定的看法,想法都很有個性,所以教師應該讓他們在課堂上進行積極的表達。學生在表達自己想法的過程中,能夠體會到學習的樂趣,進而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教師通過這樣的方式讓學生自主參與到課堂教學中,既能體現教學的民主性,又能給學生提供一個良好的自我提升機會,而且能夠推動有效教學的順利實施。
三、采用新理念審視、評估學生的素質和能力
教師評價學生時,需要用全新的視角審視和評估學生的素質及能力,從不同角度評估學生的能力,以提升學生的整體素養。新時代教育面對的是新時代的學生,教師需要及時更新自己的觀念,用全新的教育理念進行學生能力的評估,以鼓勵學生更好地提高和發展自己。教師要拋棄傳統教育中“成績獨尊”的評估方式,從不同角度看待學生,幫助他們揚長避短,發揮自己的優勢,改正自己的不足。這種全新的評價,能夠帶給學生向前發展的動力,也能夠給教師提供一個完善教學的機會,進而提高學生的知識素養,促進有效教學的展開。
例如,教學“文化的多樣性與文化傳播”這一課時,考慮到每個學生的思維方式和對文化的認識都不同,又因視野受到限制對文化的理解可能不夠深刻卻有著自己的獨特認知,教師可以通過提問和引導的方式,讓學生充分表達自己的想法,以幫助學生更好地進行學習。高中生對社會上的一些概念認知不足,教師需要在教學過程中幫助他們理解和延伸。比如,有的學生對文化的理解停留在表層,一旦深入和細化就不能理解。而有的學生思維獨特,對文化有著清晰的認知,對文化的理解比較全面、開闊。這時,教師就要立足于不同的評價標準,通過積極、科學的審視來評價學生,幫助學生認識自己的能力,促使學生更好地參與學習,提升自己。教師需要從不同的角度和層面,給學生提供一個能夠充分發揮自己的機會,促進學生對自我能力的認知,提高他們的素養。
四、選擇適合的教學策略,投入最佳狀態
開展有效教學要有適合的教學策略,要有適合學生的教學方式,以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教學活動。有效教學需要教師與學生都投入最佳的狀態,需要每個學生都能積極參與到教學活動中。政治教學有時候會顯得比較枯燥,學生學習時容易變得煩躁,這時,教師就需要改變教學策略和方式,讓學生能夠快速適應,在輕松愉悅的環境中展開學習。有效教學能夠給學生提供更好的學習環境,讓學生以最好的狀態投入到課堂學習中,從而提高學習效率。
例如,教學“文化的繼承性與文化發展”這一課時,教師可以進行一下策略調整,換一種教學方式,讓學生對教學內容產生強烈的學習興趣。比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給學生播放我國的一些優秀傳統文化和風俗,讓學生理解文化的繼承性和文化發展的重要性。同時,可以利用互動交流的方式激發學生的表達欲望,讓他們用自己的方式理解文化繼承性和文化發展。對于高中生來說,他們已具有自己獨特的思維方式,對一些事情也有自己的看法,因此教師應該利用交流互動的策略,讓學生能夠充分表達自己的想法,針對一些文化問題發表自己的看法。當學生能充分表達和表現自己時,就會思維更加活躍,情緒更加高漲,從而以更好的狀態融入課堂學習。另外,在學生交流互動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適當插入教學內容,以促使學生更好地學習教材知識。這樣,就能夠提高政治教學的有效性。
綜上所述,在新課標背景下,高中政治教師從多方面展開有效教學,不僅需要具備相應的專業教學能力和知識素養,還需要學生進行積極配合。高中政治教師在課前要認真備課,做好充分準備,在課堂上民主興教,發揮學生主體作用,給學生充分自主的學習機會、交流機會和表達機會,并采用新理念審視、評估學生的素質和能力,選擇適合的教學策略,使師生都保持最佳的狀態。這樣的課堂,既能促進學生的發展,又能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從而推進高中政治有效教學。
參考文獻:
[1]張文娟.淺析高中政治課堂的有效教學方法[J].中學教學參考,2013(36).
[2]王閨光.新課程視野下高中政治有效教學探析[J].江西教育,2016(33).
[3]吳建.高中政治有效教學摭談[J].中小學教學研究,2013(10).
[4]鄭阿玉.高中政治新課程課堂有效教學“三部曲”策略[J].福建教育學院學報,2012(02).
[5]鄭芳毅.高中生的政治素養探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1.
[6]瞿劍虹.新課程視野下高中政治有效教學探析[D].蘇州大學,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