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廣東
【摘要】高二物理內容與高一相比難度有所增加,而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也因其難度提升而逐漸產生壓力,若此時教師對學生聽之任之,則會出現部分學生放棄學習物理的現象,使學生自身無法提高學習成績的同時也讓教師教學增加了困難。利用小組合作學習模式進行教學,可在符合新課改目標的基礎上有效提高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與學習積極性,為學生步入高三學習生活奠定基礎的同時也使教師提高了教學經驗與信心。對如何利用小組合作學習模式開展高二物理教學進行研究。
【關鍵詞】高二物理教學? 小組合作學習? 教學效率
【中圖分類號】G633.7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49-0185-02
小組合作教學是對傳統教學方式的改革和創新,是新課程改革下轉變教學方式的大膽嘗試。小組合作教學模式的出現,不僅能夠有效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營造良好氛圍,同時也能夠使教師對班級內的學生進行充分全面的分析,為促進其全面發展起到重要作用。高二物理教師在利用小組合作學習模式時應敢于大膽嘗試,采取有效措施帶領學生克服困難,并使學生在分組學習過程中獲得樂趣,同時使自身教學能力進一步提升。
一、轉變觀念,樹立合作探究的新理念
傳統的教學方式中,教師和學生之間的關系是不平等的,教師是教學活動的主體,在教學中處于控制地位,而學生只是被動的接受者,缺乏能動性,這樣的教學模式比較單一,課堂氣氛不夠活躍,教師和學生之間缺乏必要的溝通,課堂效率低下。而新課程改革要求教師轉變教學觀念,提高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地位,給予學生充分表現的機會,讓學生成為教學活動的主角,而教師要做教學活動的引導者和組織者,由以前的過分注重知識的傳授,轉變為關注學生的個性發展和能力的提高。
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認識到小組合作教學模式的根本性質。即:學生是該教學模式中的主體,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與學習成績是該模式的最終目的;而教師則應作為輔助者,對學生的學習過程進行協助與引導,通過積極溝通、交流等增進師生關系。只有這樣才能更深入地了解學生的知識掌握情況、情感變化情況,才能夠對癥下藥、因材施教,有計劃、有步驟地展開教學。這種合作學習方式主要以學習小組為基本形式,采用學生之間的相互交流互動來完成教學任務,以小組的成績來評判結果,實現物理教學目標。這種學習模式更有利于學生的個性發展,給予學生更寬松的學習空間,同時還可以將小組中學生的不同觀點進行整合,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和團隊意識。
二、合理分組,提高團隊意識
利用小組合作學習方法進行教學的重要步驟就是將學生進行分組,利用將大集體劃分成小組的形式,進一步提高課堂教學質量,使教師能夠充分利用分組對每個小組進行觀察。在傳統課堂當中,教師也會對學生進行分組,但在分組時通常喜歡將座位作為單位,讓座位前后的學生成為一組,但沒有考慮到學生的個性、學習能力等因素,最終導致分組失效。因此,高二物理教師在進行分組時應遵循以下幾個原則:
1.實現均衡分組
由于每個學生都是不同的個體,而隨著高二物理課程難度的增大,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狀態、成績以及學習難易程度均存在不同的差異性。因此,教師在分組時需要充分考慮這些因素,采用互補的形式將學習成績不同的幾個學生分在一組,同時要兼顧男女生人數,使每個小組都形成互相補充、互相促進的形式。
2.民主地劃分小組
教師在實現合理均衡分組的同時,也應考慮到高中生的心理特點。由于高二學生正處于青春期,對不喜歡的人和事物排斥感極為強烈,如果教師硬要將兩個互相討厭的學生安排在一個小組,則容易影響整個小組的學習效果。因此,教師在分組時應加入民主色彩,將志趣相投的學生分成一組,而對于心理排斥感較為強烈的學生盡量分別安排到小組中,必要時要對其進行談話,安撫學生的同時促進小組交流合作的順利開展。
3.及時調整小組
所有的小組劃分都不是一成不變的。隨著課程與時間的推進,學生的學習狀態、能力與成績均有所改變,而教師則需要對其變化進行仔細觀察,并通過學生的成績與其他方面的變化對分組進行調整,以確保最大限度地提高所有學生的學習成績與合作能力,培養學生物理素養的同時達到促進學生綜合發展的目的。
三、有選擇地應用小組合作學習方式,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在高二物理課堂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是一種經常被運用的教學方式,教師可以充分發揮小組合作探究的優勢,提高教學效率。但是小組合作學習并不是非用不可,我們要根據課堂內容的需要合理地運用這種教學方式,以求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小組合作學習分為兩種情況,一方面是交流互動層面的學習,另一方面是討論提高層面的學習。交流互動的小組合作學習是指老師提出的問題學生基本都能獨自完成,但是結果可能有多種情況,這時,通過小組成員互相交流思想形成最佳答案,這種模式容易鍛煉和提高學生的思維,實現共同提高。
四、合理實施小組教學
高中物理教學又具有它自身的特點,不同于一般學科,主要表現在:理論要結合實驗操作;教學要著重開發學生的探究思維和創造思維,因此,在實施小組教學中也要根據學科特有屬性適當安排。
首先,高中物理教學中要抓準小組合作學習的時機。高中物理教學一般分為基礎理論課和實驗課,相對來說,實驗課較多的適用于小組合作教學,如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實驗要進行打點、測量、記錄、計算等多個步驟,一個學生做起來可能會手忙腳亂,若進行分組,相互分工,互相討論,完成的效果往往會好一些。當然,在基礎理論課上也可以進行適當的合作分組,但必須選取適當的合作學習內容,太過容易或太過復雜都會給學生合作討論帶來難度,從而影響學習效果。此外,為了更好的實施小組合作教學,在課前還應當進行分組學習,給學生布置課堂合作學習的有關思考內容,這樣在課堂上小組學習的深度和廣度都會有所提升。
其次,高中物理教學中的小組合作學習應注重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要鼓勵學生從不同的角度找出答案。如給出一種歐姆定律的表達方式,讓學生根據所學知識舉一反三,推出另外的兩種表達方式,在學生推演中,要鼓勵他們使用不同的方法去論證。在遇到難題時,教師還應當鼓勵學生大膽的猜想、假設,物理中許多問題的解決都是從假設開始,然后經過重重論證,得到正確的結論。
最后,高中物理教學中的小組合作學習更要求小組成員之間具有高度的信賴感和責任感。高中物理課尤其是物理實驗課中的小組合作學習許多是小組成員各有分工,共同來完成一項任務,一個環節出錯可能會影響整個小組學習的成效。因此,這就要求小組成員具有高度的責任感及良好的溝通模式。小組成員之間應該是一種平等協作的關系,小組長應具有全局意識,協調該組成員完成每一步任務。而小組中的每個成員都應具有高度的責任心,要認真對待自己的任務,不能兒戲。
在高中物理課中開展小組合作學習,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及改善人際關系、緩解心理壓力、合理利用學生資源、提升學生學業成績等都大有好處,教師在課堂上把握好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時機,有效地指導學生開展小組合作學習,培養學生的創新性思維模式及自主學習能力,為今后塑造高科技人才提供了助力。小組合作學習是新課程改革和提倡素質教育背景下的良好的學習模式,尤其對像物理這樣探究性比較強的學科有著重要作用。
參考文獻:
[1]林凡超.高中物理小組合作學習的實驗研究[D].河南大學,2014.
[2]張宇.新課標下小組合作的優勢[J].學園,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