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致云
摘 要:隨著我國素質教育的逐漸發展,新課改理念的提出成為發展成熟的一個標志。新課改背景下的學生核心素養培育理念旨在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學科素養。同時也要求學生進行各項綜合素質的提升。而我國在以往的教學標準中,過于注重學生的考試成績,以至于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學生只注重數學結論和證明的學習。學校教育忽略了學生學習數學的原動力——數學基礎素養和數學人文文化的學習與重視。因此,新課程改革下的初中數學學習目標要求教師以學生為本,發展學習的內驅力、自主學習能力以及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以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和綜合能力。主要通過對現階段初中數學教學課堂中存在的問題進行調查說明,并解釋說明自主學習的重要性和現實意義。最后,研究討論構建初中數學自主學習模式的實踐策略。
關鍵詞:初中數學;自主學習;課堂構建
受到傳統應試教育思想的影響,教師和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往往只重視學習的結果和證明,忽略了對于學生學習興趣和學習內動力的培養,學生學習過于注重考試和成績,失去了學習原有的樂趣與意義。而現代化素質教育理念下的新課改教學理念要求教師以學生為根本,從學生本身出發,培養他們的學習興趣,數學基礎素養(包括數學邏輯思維能力、空間想象力以及數學實際運用能力等),以及數學學習的自主探究能力等。本文主要從數學學習的自主能力出發,探究新課改下的初中數學自主學習課堂的構建方法。
一、現階段初中數學教學課堂中存在的問題
(一)不注重引導,學生依賴性過強
受到傳統應試教育理念的影響,許多教師目前還處在一個由應試教育過渡到新課改理念的過程中,在上課的時候仍舊喜歡用填鴨式的教學方式對學生進行教學,保持著我說你聽的上課形式。有的教師積極響應新課改教學理念,在上課的時候嘗試引導學生自主思考,但由于自己的引導方式不足,控場能力弱,導致引導失敗,學生對于自主思考和探究十分迷茫,課堂效率低下。
(二)不注重預習,學生課堂效率低下
由于初中生的學業繁重,許多學生和教師都不注重課前的預習環節。課前預習是幫助學生理清課本頭緒,掌握基本思路的最重要最直接手段,而許多學生卻不以為然,學生在進行預習的時候非常敷衍,并且也表現得很盲目,效率十分低下。
(三)不注重總結,學生思維死板
學生由于課業繁重,課后休息時間少,因此,學生都缺乏自主檢查、總結以及查漏補缺的自我意識。學生因此在進行一個單元學習完成后,沒有進行一個良好的自我完善和總結分析,學生因此只是記住了零碎的知識點和一個個解題技巧與公式,沒有真正理解數學公式中的原理以及這個公式或者思路和其他的解題技巧之間的關系與區別,學生因此在做題的時候漏洞百出,這一題的思路硬生生往那一題上面套,沒有自己的主觀想法和靈活的思維能力。學生學習效率極其低下。
(四)不注重實踐,學生自主實踐能力差
教師在進行數學課堂教學的時候過分注重對于學生答題技巧以及解題思路的灌輸和填鴨,不懂得通過適當的方式引導和啟發學生自主思考,學生因此過于依賴教師的講解和思路,沒有自己的觀點與想法,因此學生的數學基礎素養很低下,尤其是學生對于數學實際應用題給出的條件沒有轉換能力,不知道這個條件應該轉換成數學解題公式的哪一個組成部分,學生數學實際問題解決能力與數學基礎題型的解題能力前后有巨大的差距,學生數學實際問題解決能力差,沒有將理論和實際相結合的能力,在考試中一旦遇到靈活變通、實際運用的題目,許多學生就表現出手足無措、不知所云的狀態。
(五)不注重交流,學生缺乏學習興趣
教師目前現階段的教學課堂內容還是偏向單一化和理論化的,同時上課的時候也不注重調動課堂氣氛,認為數學課堂不比語文、英語課堂那樣的需要很多的鋪墊和背景解釋,一上來就直入主題,學生之間在課堂上的討論與交流不多,導致整個課堂死氣沉沉,沒有活力和教學的良好氣氛。學生因此對數學教學課堂感到枯燥和乏味,許多學生從一開始抱著積極和熱愛的心態來上課,但是由于課堂的枯燥和過大的學習壓力,學生也失去了一開始的興趣和熱情,轉為將數學學習當作是一項艱巨的任務去完成,這樣就直接將學生的內驅力強行轉化為了外驅力,磨滅了學生熱愛數學學習的天性,課堂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因此大打折扣,進入惡性循環。
二、構建初中數學自主學習模式的實踐策略
(一)引導控課,高質課堂巧打造
教師應該注重數學課堂上的引導階段,要提前設計問題對學生進行思維引導和啟發,輔助學生完成自主學習的過程。同時教師也應該請學生進行積極發言和討論交流,時間控制在每個問題五分鐘內比較合適。這樣不僅可以幫助學生形成自主思考和學習的意識,同時較強的控班能力也能夠針對學生的疑難點著重進行教學和交流,在幫助學生進行自主學習的同時也可以提升課堂的整體效率,從而打造自主學習高質量課堂。
例如,在進行“科學計數法”一課的學習時,教師應該將本課的重難知識點進行提問引導學生學習,如“看黑板上的數據(第五次人口普查、太陽半徑等),你想到了什么?”“現在我們不知道怎么寫這些數簡便,那我們尋求計算器的幫助,計算器容納的數字有限,平時計算器能容納多少位數字呢?”等,通過這樣的方式,來一步步引導學生進行思考和學習。
這樣做不僅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率,幫助學生從依賴性思維過渡到自主學習和探究性的思維上面來,從而激發學生的自主學習性和學習興趣,提升課堂自主學習效率。
(二)微課預習,自主學習妙引導
針對學生預習和查漏補缺這一塊,教師可以采用微課預習的方式自助引導學生進行預習作業的完成。換一個方式進行預習,既可以提升學生的新鮮感和預習興趣,又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完成預習。這樣做不僅可以提升學生的預習能力,幫助學生渡過預習不知道看什么,沒有一個預習整體思路的難關,從依賴性變為自主性,還可以適當提升學生的新鮮感,讓學生樂于預習,從而提升學生的預習質量,讓學生在上課的時候了解和明白教師的教學思路和重難點,從而提升自主學習課堂的整體質量。
例如,在進行“探索勾股定理”的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教學重難點——勾股定理的探索及簡單應用、勾股定理的證明來進行預習項目的布置,并且將這些內容錄制成段視頻,讓學生回家觀看,并且寫出自己的思路和疑惑點,最后再在微課中完成一套簡單的預習檢測題,有興趣的學生也可以提前在微課上查看教師第二天的教學案設計,提前了解課堂內容,將課堂注意力放在自己還不是太懂的問題上,從而提升學習效率,提高課堂質量。
通過這樣的方式不僅可以讓學生學會如何預習,還可以提升第二天上課的質量,將注意力放在自己不懂的問題上仔細聽,也可以在自己已經懂的問題上放松自己的思維,進行調整,提升課堂的注意力,或者幫助不懂的學生進行答疑和解釋,提升自己的交流溝通和講解能力。每個學生都這樣做了,也可以提升課堂的整體效率,加快課堂的進度,從而實現一個整體的提升。
(三)讀題訓練,數學實踐快掌握
數學實踐解題能力也是數學學習的時候的一個重要能力。實踐題目的解題和一般題目的解題差別就在于數學題目的閱讀能力和審題能力。能否將數學實踐題目中給出的量轉換為一般題目中的語言,是學生最需要掌握的技巧。教師需要通過定時定量地帶著學生去進行讀題分析,從而鍛煉出學生的讀題技能,提升學生的實際問題解決能力,也能夠提升學生的理解能力和數字轉換能力,從而提升學生的數學基礎素養。
教師可以針對這一板塊進行集中教學,例如:“今有雞兔同籠,上有三十五頭,下有九十四足,問雞兔各幾何?”教師應該引導學生去思考——“上有三十五頭是什么意思?”“下有四十九足是什么意思呢?”讓學生根據問題設出對應的雞與兔的數量的二元一次方程,從而進行解答。多加練習,從而提升學生的讀題能力。
通過這樣類似題目的訓練,教師可以輔助學生培養出讀題的技巧和思維以及感覺,勤加練習可以提升學生的讀題速度和水平,從而向更加高深的數學實際運用題目進發,提升學生的數學學習自信和學習興趣,從而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以及綜合能力。
(四)小組合作,興趣提升效率高
班級是一個整體,在一堂數學課中,班級內部應該有許多的思想碰撞和交換才可以提升自主學習課堂的整體質量,從而調動課堂學習氣氛,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可以將學生進行分組,每堂課堂中遇到難點教學時,就讓學生進行小組內討論交流,整理出自己組別的思路后再在課堂中進行發言交流,從而思維碰撞,再通過教師的輔助與提示,得出最終正確的結果。通過這樣的交流合作模式的實行,教師可以省去很多教學的重復性過程,在同學的討論聲中發現學生普遍存在的問題和疑惑,并在課堂中進行重點講解和答疑。最后還可以空出10到15分鐘的時間對學生進行單獨個別答疑。
例如,在“正方形的性質與判定”一課中,已知了正方形的兩點性質——正方形的四個角都是直角,四邊都相等。正方形的兩條對角線相等,并且互相垂直。同學們如何去證明這兩點性質呢?這個時候教師可以安排學生先自我思考五分鐘,再讓學生進行小組討論,最終派代表上臺進行講解和說明,小組間進行思維碰撞和交流,得出正確答案。
這樣做不僅可以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數學思維能力。同時還可以提升學生的交流溝通能力、組織協調能力以及表達能力和上臺講解的能力,進而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和綜合能力,提高課堂的自主學習性與課堂質量。
綜上所述,初中數學自主學習課堂的打造需要教師根據新課改理念下的學生核心素養理念培養觀念結合現階段學生的數學學習實際情況進行實踐改革,幫助學生完成從應試教育下的依賴性死板學習過渡到新課改理念下的自助性探究學習,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交流溝通能力、組織領導和協調的能力以及辨析能力等等綜合能力,從而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和綜合素質,提高自主學習課堂效率和質量,為今后社會和國家儲備更加優質和綜合能力比較強的全面型人才。
參考文獻:
[1]陳茵茹.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J].課程教育研究,2019(4).
[2]李秀云.淺析初中數學教學中的自主學習法[J].中國校外教育,2019(4).
[3]鐘權.初中數學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研究[J].學周刊,20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