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艷榮
摘 要:數學是一門邏輯性較強的學科,在傳統“照本宣科”教育模式的影響下,很多學生在學習數學這門課程的過程中,都感到枯燥,這嚴重違背了數學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的核心理念。所以,初中數學教師就要改變數學課堂教學策略來不斷提升數學的教學水平,就必須將核心素養的理念融入數學教學之中,它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通過分析核心素養融入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意義,重點闡述了核心素養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體現,希望對相關人員有所幫助。
關鍵詞:初中數學;核心素養;分析
隨著我國對教育改革的力度不斷不加大,素質教育逐漸被越來越多的人所重視,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更加注重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而想要提升學生各方面的能力,就要將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作為教學的目標之一。數學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有正確的教學理念作為指導,以此來提升學生的學習成績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一、核心素養融入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的意義
教師在數學教學時,要格外重視學生數學素養的提升,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既能學到數學知識,又培養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并且能夠運用恰當的方法解決實際中的問題[1]。核心素養有兩大明顯的特征:一個是整體性特征,另一個是綜合性特征,在這兩大特征的影響下,教師就要鼓勵學生勤思考、多練習,并且要依據教學的目標,結合教學的內容,為學生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提升學生各方面的素質。
二、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如何體現核心素養
(一)明確學生在數學課堂中的主體地位
在傳統的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大都采用“一言堂”的形式,學生只是知識的被動接受者,這樣不僅使課程變得枯燥乏味,也不能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而為了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就必須明確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例如,在教學《等腰三角形》一節時,教師就可以在課本上找到等腰三角形的圖形,讓學生自己動手,找出等腰三角形的特點。這樣既可以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也有利于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鍛煉了學生的思維能力,提高了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通過重視的主體地位,能有效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
(二)情境模式教學,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
現在很多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都采用了創建情境的方法,初中數學和教學也不例外,部分初中數學教師在教學時,為學生創立特定的問題情境,通過這種方式,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進而提升了學生的核心素養。例如,在教學“勾股定理”這一節時,教師可以在黑板上畫出幾個滿足“勾股定理”的三角形,然后提問學生:“同學們,你們認真觀察一下我黑板上的幾個三角形,看看能否找出什么規律呢?”學生在聽到問題后會認真觀察,仔細思考,在思考的過程中,他們的邏輯思維能力就會得到培養,同時也集中了學生的注意力,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他們的學習質量。
(三)在培養學生運用知識的過程中,提升了學生的核心素養
學生的核心素養不僅體現在學生學習知識的過程中,還體現在學生運用知識的過程中[2]。隨著教師教學力度的加大,學生對知識的運用能力也在不斷的提高。教師在教學時,一般會挑選典型的例題為學生講解,然后會為學生提供一些針對性較強的習題,供學生們練習,以此來提升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提高學生運用知識的能力。在不斷練習的過程中,學生會學到數學知識,也會逐漸掌握學習數學的方法,提升學生學習數學的能力。同時,學生通過鍛煉自身的數學思維能力,能夠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
(四)教師有教無類的教學有助于學生核心素養的提高
由于學生的性格各不相同,學生對知識的接受能力也有所差異[3]。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會對每一位學生的學習狀況進行深入的了解,并且會針對不同的學生采取不同的教學方式,同時積極為學生解答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各種難題,并鼓勵學生認真思考。這樣不僅有利于為學生建立自信心,而且有利于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
近年來,隨著我國社會主義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地提高,不管是農村還是城市,人們對孩子教育的重視程度不斷地加大,尤其對初中生來說,他們正處于學習的關鍵階段,教師要更加注重對學生素質的培養。初中數學作為與我們生活密切相關的一門學科,它不僅能讓學生學到數學知識,同時它也是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一種手段。初中數學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不僅能夠將學生作為課堂教學的主體,而且能夠通過創建教學情境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通過培養學生運用知識的能力,提升學生的邏輯性思維,并采用有教無類的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因此,初中數學教學在培養學生核心素養方面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參考文獻:
[1]田龍梅.如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體現核心素養[J].教育現代化,2017(16):245-246.
[2]葉秋妹.淺談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J].新課程,2018(8):197.
[3]崔玉麗.初中數學教學中如何滲透數學核心素養方法[J]. 考試周刊,2017(8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