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自祿
摘 要: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教育部門對學生的核心素養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因此教師應該注重在每一個教學過程中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是一個復雜而又漫長的過程,教師不僅要把握好課堂講解過程,而且也要把握好課后的自主學習過程。課后的自主學習過程主要是學生完成家庭作業的過程,因此教師應該對家庭作業進行科學合理的設計,從而達到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目的。初中物理是一門非常重要的學科,主要探討如何以核心素養為導向進行初中物理家庭作業的設計。
關鍵詞:核心素養;初中物理;家庭作業;設計
初中物理是學生認識大自然和探索世界的基礎,學生通過學習物理不僅可以掌握一些基本的理論知識,而且可以培養自己的科學素養和自主探究能力。初中物理的核心素養主要包括物理認知、科學思維、科學探究、科學品格等,初中物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以提高全體學生的核心素養為教學目的,從而為國家培養出更多優秀的創新型人才。學生完成家庭作業是一個自我檢驗、自我提升的過程,對提高自身的核心素養具有很大的促進作用,因此教師要保證家庭作業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一、初中物理的核心素養
“物理”二字,是取“格物致理”四字的簡稱,即根據事物的形態和變化,總結研究它們的規律并且加以運用的意思。物理是一門博大精深的學科,它不僅和其他學科緊密聯系,而且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初中物理的主要內容是物質的運動,物質間的相互作用,以及能量的轉化等,因此,初中物理的核心素養應該包括物理認知。初中物理這門學科比較注重前后知識的聯系,必須經常對學過的知識進行總結歸納和分類整理,才能學好物理,并且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在初中物理的學習過程中,學生要養成良好的物理思維,并且學會運用常用的物理方法,例如控制變量法、等效代替法、類比法等,因此,物理的核心素養應該包括科學思維。初中物理還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學生通過做物理實驗,觀察實驗現象,記錄實驗數據,總結出物質的運動規律,從而在實驗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因此初中物理的核心素養應該包括科學探究。新課標改革改革背景下,不僅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而且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培養學生敢于創新,敢于質疑的品格,從而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才,為社會的發展作出貢獻,因此初中物理的核心素養應該包括科學品格。
二、以核心素養為導向的初中物理家庭作業的設計
1.遵循以人為本、以學生發展為本的原則
國家教育部門強調學校和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以人為本,以全體學生的全面發展為根本目的。教師是學生發展和學習過程中的解惑者和促進者,學生是課堂的主體,是學習的主體,因此,初中物理教師在設計家庭作業的過程中應該遵循以人為本的原則,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從而實現學生通過完成家庭作業提高物理學科素養的教學目的。另外,教師在設計物理作業的時候,一定要根據物理教材中的重點和難點合理地進行設計,并且家庭作業的形式不能太單一,一定要多樣化,從而學生可以通過完成新穎的物理作業提高自身獨立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2.遵循理論和生活實際相結合的原則
物理和人們的生活和社會的發展息息相關,生活中的很多現象和社會中的很多實例都和初中物理知識有關,并且中考的物理題目也是建立在生活實際的基礎上的,所以教師在設計初中物理家庭作業的時候一定要將實際生活中的現象和實例滲透到題目當中。另外,初中物理核心素養的內容也包括學生對知識的應用能力,因此教師在設計家庭作業的時候,也要盡量設計一些讓學生利用自身的社會經驗去和所學的知識去完成的家庭作業,這樣就可以使得學生通過完成家庭作業增強對物理知識的應用能力。教育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學以致用,如果學生只能掌握課本上理論知識,卻不會運用理論知識去解決生活實際中的問題,那么可以說這樣的教育是失敗的,所以教師在布置作業的時候可以布置一些實踐性強的作業,從而可以讓學生在親身實踐體驗物理知識的奧秘。
3.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則
每個學生所處的環境不同,每個學生的學習方法,學習習慣以及思維方式也不一樣,隨著時間的積累,學生的學習水平會出現差異,如果采用傳統的物理作業布置形式會不僅會使得學生之間的差距越來越大,而且也不利于學生的發展和能力的提高。因此,初中物理教師在布置家庭作業的時候,應該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則,對家庭作業進行分層。對于一些基礎性差的學生,他們在完成探究性強的題目時不僅會浪費時間,而且對他們的作用也不是很明顯,對于一些基礎比較扎實的學生,他們完成基礎性的題也會對他們不會產生太大的作用,因此教師可以將課后作業分為三部分,分別是基礎題、中等題、難題,并且對學生的能力進行分層,然后針對不同能力的學生布置不同的作業,從而可以使得物理家庭作業對學生的發展發揮更大的作用。
綜上所述,初中物理教師應該家庭作業進行合理的設計,從而實現提高學生核心素養的教學目的。教師在設計家庭作業的過程中,一定要遵循以人為本、理論和實際相結合、因材施教等原則,使學生可以通過完成家庭作業可以提高自身的自主探究能力和培養自身的科學思維。
參考文獻:
[1]劉娟娟.有效教學[M].長春: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5.
[2]韓麗平.試談新課改下的初中物理作業設計[J].教育科學,2010(8):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