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煜
【摘要】隨著社會信息化的發展,我國教育領域更加重視傳統文化在教學中的作用,尤其是在當前我國大力發展創新創業教育的時期,要針對當前相關專業中出現的關于傳統元素的問題進行分析,對相關專業的設計訓練教學進行改革,提升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為學生的就業打下良好的基礎。
【關鍵詞】傳統元素;設計訓練;教學改革;傳統文化
目前,在各種設計專業中,傳統元素的應用越來越受到重視,尤其是我國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對學生的綜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這樣的環境下,很多高校開始大力發展創新創業教育,希望通過提升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來保障學生的就業。但是就目前的實際情況來看,對于傳統元素的創新設計還存在著不少的問題,其中最為突出的問題就是大部分學生的設計作品對于傳統元素的應用僅僅只是復制粘貼或者是抄襲,這樣的現狀需要通過改革設計訓練教學來改變。
一、優化教學內容,將傳統元素和教學要點相結合
首先,在教學過程中要將傳統元素和設計教學內容進行緊密的結合。教師要幫助學生對傳統元素進行更加全面的了解,比如,可以將其中一些典型的傳統元素篩選出來,使學生有一個更加直觀的體會,避免出現學生所設計作品晦澀難懂的現象。其次,教師要在教學過程中增加傳統元素的創意設計環節,可以適當地增加課時進行傳統元素的創意設計教學,使學生對一些具有明顯中國特色的傳統元素,比如窗花花紋、布鞋花紋以及龍紋等讓學生有一個更加深入的了解,同時使學生從這些具有特色的花紋或者事物中找到設計的靈感,這樣所設計出來的作品不僅更具有時代感和歷史感,而且還能夠提升學生本身的創新能力和對傳統元素的認知,最終使學生在未來的就業中占據有利的位置。最后,強化學生對傳統文化的學習。近些年來,我國大力發展創新創業教育,重視設計教育實踐,對理論教育有所忽視,因此在設計訓練教學中,教師要強化學生對于傳統文化的理論學習,幫助學生全面認識傳統元素,為學生打下良好的理論基礎。
二、創新教學理念,重視傳統文化元素的作用
在設計訓練課程中,學生對于傳統文化元素的應用往往存在復制、抄襲的問題,使得學生的設計作品出現雷同的現象。造成這一問題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教師的教學理念存在著偏差。根據相關調查,在設計訓練教學中,教師往往會引導學生在其設計作品中應用一些經典的傳統元素,比如我國的龍紋、吉祥圖案等,但這種應用往往是直接性的應用,并沒有引導學生對這些經典的元素進行提取和創新,運用現代的設計理念進行設計訓練,學生大部分時間都是在進行重復學習,學習效率比較低,因此也導致了抄襲和復制現象的出現。所以,教師需要創新自身的教學理念,在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運用現代化思維方式對傳統元素進行提取,并進行再構造和再創造,提升學生的創新能力,避免出現學生對傳統元素的應用僅僅是復制、抄襲或者生搬硬套的問題。另外,教師還需要根據當前市場的情況,將學生的設計作品進行商業化,在此過程中強化學生的創業意識和創業能力,培養出更多的應用型人才,使學生能夠更好地就業和創業。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教師在創新教學理念、通過傳統文化元素提升學生的創新能力以及創業能力的同時,還需要充分將設計訓練教學和市場進行結合,這樣才能促使學生在就業市場之中充分發揮出自身的優勢。
三、改革教學模式,和就業市場充分結合
設計是一種具有創新性和獨特性的活動,是一種需要傳遞出文化性的活動,同時還是一種有著極強實用性的藝術表現形式,因此設計作品需要通過市場的檢驗。對于學生來說,設計訓練課程需要和就業市場結合,這樣能夠有效避免出現設計訓練教學閉門造車的現象,從而強化學生的綜合能力,使學生在未來的就業中更具有競爭力。具體來說,在設計訓練教學中,教師要以當前就業市場中相關領域對設計人才的要求為基礎,并對其進行有效的分析,充分了解當前需要提升學生的哪一方面的素質或者能力。另外,在設計訓練教學中,要和創新創業教育相結合,利用傳統元素提升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進而提升教學質量,使教學能夠充分服務于就業,培養更多的應用型人才。
參考文獻:
[1]屠秀棟.中國傳統藝術文化元素在標志設計教學中的運用[J/OL].藝術科技,2019-10-12.
[2]張麗娟.略談初中美術教學中傳統元素與流行元素有效結合的教學模式[J].中國校外教育,2018(16):6-7.
【本文系成都理工大學工程技術學院教改項目“傳統元素認知與設計訓練教學改革探索”的階段性成果】
(作者單位:成都理工大學工程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