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世雄
摘 要: 本文運用學習型組織理論,對建設高校學生干部隊伍進行闡述。以高校學生干部隊伍建設現況為依據,分析學習型組織理論在高校學生干部隊伍構建中的價值,剖示高校學生干部隊伍構建面臨的問題,探討運用學習型組織理論構建高校學生干部隊伍的相關措施,以期提高學習型組織理論在高校學生干部隊伍建設中的運作效率,為相關研究提供參考資料。
關鍵詞: 學習型組織;高校;學生干部隊伍;
學生干部隊伍作為高校思政教育目標傳達與實現的重要組織,是管理者舉辦多項活動的有效媒介。學生干部隊伍構建效率高低直接關聯到高校學生工作質量高低,決定著素質教育能否充分落實。學生干部隊伍培訓是最直接的方式,受到高校的廣泛關注。學習型組織理論是一種新型觀念,如何發揮此理論的優勢構建完整的學生干部隊伍,值得高校管理者深入關注。
一、學習型組織理論在高校學生干部隊伍構建的價值
學習型組織挖掘人員創造力,盡力設計合理科學的組織和群體人員之間的學習范圍,通過學習實現個體價值,較大程度上提高組織整體績效,包含自我超越、調整心智、形成共同愿景、系統思考和隊伍學習等內容。在高校構建學生干部隊伍,目標是使所有人員堅持終身學習思想,對工作學習化與對學習工作化處理。日常活動中營造良好氣氛,隊伍成員互相交換心得,融合各自的想法,最終樹立共同思想[1],擁有相同目標。組建開放化學習體系,搭建多樣形式的反饋機制,強調隊伍內部互相學習有效性,使個體認識到自身的不足,積極尋求合作與互動。在相同目標之下,每一個成員均能展現自我與超越自我,以學習型為主的學生干部隊伍構建,如同五個手指,每個手指都有功能,緊緊融合便可以發揮巨大力量。學生干部隊伍建設是時代進步的趨勢要點,只有擁有強大的學生干部隊伍,才可以輔助院校在目標思想、組織結構與運行制度等層面不斷更新與創造,帶領所有學生走上學習型成長道路,高校要加大力度通過學習型組織構建完整的學生干部隊伍。
二、一些高校學生干部隊伍構建面臨的問題
一是部分學生干部思想不夠端正。目前思想交錯的現象比較普遍,負面思想影響一些學生情緒,使其服務意識不強,合作意識匱乏。部分學生當干部的目標是滿足虛榮心與表現欲,無法真正服務學生。二是經驗危機。大學生思想尚未成熟,學生隊伍組織規章不夠全面[2](22-23),在以往觀念束縛下,學生干部按部就班地工作,如學生會活動與班級活動僅僅停留在班級聚餐與體育比賽層面,缺少創新性。學生干部忙業務,沒有充足時間總結,影響創新意識的激發,久而久之學生干部組織管理機制無法發揮作用,導致大學生錯失接受訓練、施展才華的機會。三是全局意識不強。全局意識不強是思考能力缺少系統性的表現,系統研究本質上是對整體結構的研究,通過正確思想對待事物的發展變化。學生干部依舊是學生,重點任務是學習,學生干部工作可能使干部養成自我思考和表面思考的習慣。再者部分高校輔導員是剛剛工作的畢業生,學生管理經驗不足,成為學生干部全局意識淡薄的影響因素[3](114-115)。高校構建學生干部隊伍要站在全局視角,以長遠目光思考和構建干部隊伍體系。
三、運用學習型組織理論構建高校學生干部隊伍的相關措施
(一)形成共同愿景,創造學習型組織文化環境。共同愿景是學生干部隊伍成員一同努力的動力,來源于自身愿景卻高于自身愿景,結合共同意愿、思想觀與使命感,互相延伸與補充,調整心智模式,實現自我超越,存在較強的感染力與號召力,促使成員為了共同愿景自覺形成肯定意識,向既定目標前進。共同愿景之下,成員之間取長補短,共同進步。隊伍學習的文化氣氛,體現學習型組織價值潛在要求,充當隊伍成員合作的媒介。文化氣氛體現隊伍學習的多個內涵:主張全員參與學習;主張全方位學習;主張全流程學習;主張終身學習;主張隊伍學習;主張系統化研究。高校學生干部要真正展現服務學習優勢,營造學習與工作融為一體的文化氣氛[4](67)。需要注意的是,學習型組織思想下構建學生干部隊伍,要關注學生干部隊伍策劃能力、隨機應變能力、創新思維和競爭力匯聚等,找到隊伍成員閃光點,優化隊伍成員愿景,最終為院校核心工作的順利開展提供服務。
在學生干部隊伍建設之前,要注重對高校學生正確思想觀念的引導,處于新環境背景下,大學生思想觀念會變化,在不正確的道德觀影響之下,有些學生為了取悅領導爭當干部。干部培訓過程中要讓大學生樹立正確的思想觀念,促使其端正心態,將較高的思政覺悟視作出發點,組織學生深層次感受黨團各個活動的目標。號召學生干部在帶領其他學生參加活動期間,自覺承擔職責,付出更多,在合理定位學生的前提下,確保學生干部建設更加具有價值。
(二)規范工作機制,促進學生干部隊伍構建。學習型組織模式下的高校學生干部隊伍構建,規范工作機制是重中之重,完整的機制不僅能確保學生干部隊伍建設的有效性,還能確保學生干部建設的穩定性。以學習型組織為標準設計干部隊伍構建方案,真正落實輔導員和班主任的工作。與此同時形成領導制度。學生干部隊伍建設要接受強大領導支持,形成領導帶頭抓、輔導員全面抓的責任制思想,使學生干部隊伍建設有序進行。最后形成公正考核機制,學生干部要接受全面考核,圍繞綜合素質核心點,構建專家、教師、學生隊伍的他評與自評體系。優化激勵機制,以考評為前提,實施物質獎勵與精神獎勵[5],把考評結果和干部選拔與獎學金評定關聯,鼓勵學生干部發揮主觀能動性。
(三)引進分權管理模式,整合學生干部隊伍結構。傳統學生干部結構管理僅僅是集權化管理形式,整個組織決策權被少數人掌握,某種程度上削弱了組織成員的獨立性。學習型組織思想下,學生干部隊伍建設引進分權管理模式,以扁平化的組織分權結構為前提,下移決策權,減少層級間隔。在權責明確的基礎上,組織成員擁有決策權,決策由隊伍成員一同商定,管理者任務是根據隊伍成員能力科學分工,安排隊伍成員認真工作。這樣的模式便于學生干部決策質量的提高,調動隊伍成員工作動力,布設民主氣氛,滿足學生成長需求。關于管理層次的調整,要縮小組織內部管理層次行政與信息傳遞的距離[6](143),平衡利益分配,使各個成員直接接收到信息;適當增加管理跨度,發展扁平化網狀格局,密切關聯各個成員溝通,通過開放化的心態形成系統思維,致力于增強管理效果。學生干部借助分權管理思想,發揮聰明才智,為隊伍建設提供條件支撐。
(四)強化技能訓練,創設學生干部隊伍構建平臺。高校學生干部建設要立足于實踐操作,參與實踐檢驗,落實學生干部隊伍建設工作。學生干部在實踐中實施訓練、反饋、學習與再訓練的學習模式,發揮才能,為支持學生干部隊伍建設創造條件[7]。多樣化設置實踐內容,完成多側面與多領域訓練,增強實踐創新性,提高實踐層次。強調實踐活動利用率的提高,關注群體實踐中互相學習與提升自我,高校中的先進科研設施與文化機制都是學生干部隊伍建設的基礎。基于干部培養平臺,吸收本科生科研助手加入課題,提高學生創新水平,增強服務科研意識,發揮名師影響力,指導學生干部隊伍建設,將豐富的經驗傳授給學生干部。立足實際設置第二課堂教學平臺,擴展學生學習活動途徑,安排學生參與多種活動,保證學生生活質量。高校要關注學生干部培訓方式的創新,一方面設置課堂環節,另一方面引進實踐教育和專題研究,課堂教學傾向于基礎知識分析,實踐教育傾向于能力訓練,選擇演示、模擬操作與討論等培訓手段,號召團委與學生干部深層次互動,增強學生干部的多項能力。形成學生干部服務建設評估結構,吸收人力資源管理中四級評估模型,第一個層級是基礎評估,考核干部成員對培訓教師的滿意程度[8](157-158);第二個層級是學生學習評估,借助筆試與隊伍作業形式評價學生干部知識技能的掌握情況;第三個層級是行為評估,定期開展工作崗位的考核活動;第四個層級是績效評估,重點考查學生干部工作成效,及時調整學生干部培訓方案與計劃。
(五)優化干部培訓系統,落實干部培訓工作。自主學習型組織理論背景下培訓學生干部,管理者要優化干部培訓系統,高校的系統規劃可以進一步確定培訓目標,使培訓任務順利進展。針對培訓對象,院校學生組織涉及黨組織、學生會與社團等,學生便是學生干部培訓的對象,可按照學生特征劃分初級、中級與高級三個等級,初級學生管理內部新招干事、中級學生負責中布行與副部長等相關任務、高級學生即社團聯合會主席與干部骨干等,制訂多樣化的培訓方案,做好干部培訓準備。針對培訓內容,學生干部培訓涉及知識技能和素質,知識包含道德知識與思想政治知識,技能包含文件書寫、電腦操作與隊伍協作,科學管理多種問題,素質包含心理素質與身體素質,重點是培養學生干部適應環境的能力,確切地規劃自身成長,三個模塊的培訓內容側重點不同,最終均是為優秀的學生干部培訓做準備。針對培訓手段,不僅要設計課堂教學,而且要引進實踐操作教育,如素質擴展、專題分析等,前者強調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后者強調學生實踐訓練能力和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貫徹討論與講授等方式,號召學生之間互相學習與分享心得,實現學生整體成長進步;針對培訓效果的評價,首先是基礎化評價,考核受訓者對培訓課程的滿意度;其次是學習狀態評價,選擇筆試與團隊作業結合的形式評價受訓者的技能掌握情況;再次是行為習慣評價,定期考核受訓者在崗位中的表現情況;最后是績效評價,考察培訓成果,編寫培訓計劃,綜合性考核學生干部,使學生干部更好發展。
四、結語
在高校學生干部隊伍建設中,要積極引進學習型組織理念,結合學生干部隊伍建設實際情況,立足于學習型組織要點,精心設計學生干部培訓計劃和方案,從根源上樹立大學生正確的思想觀念,強化學生對干部隊伍的認知,提高學生干部隊伍成員素質,發揮干部隊伍職能和榜樣。調動學生干部積極性,做好學生干部培訓工作,從理論知識和實踐操作層面深入引導學生,真正落實干部隊伍構建,體現學習型組織理念運用的實效性與高效性。
參考文獻:
[1]劉劼.學習型組織理論在高校行政管理隊伍建設中的應用[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2019(8).
[2]劉微笑.民辦高校學習型輔導員隊伍建設探析——以惠州經濟職業技術學院為例[J].廣東教育:職教,2019(5).
[3]鄭金明.學習型組織理論融入民辦高校心康工作管理的實踐和建設思考——以A高校為例[J].鋒繪,2019,000(002).
[4]曹蕾.學習型組織理論視角下高校基層團組織活力提升的對策研究[J].才智,2018(15).
[5]于永暢.角色理論視角下高校學生干部隊伍建設探究——以泰山學院為例[J].開封教育學院學報,2019(8).
[6]周俊玲.基于人力資源管理視角下的高校學生干部隊伍建設探究[J].才智,2019(08).
[7]陸體鋒.提高學生干部競爭力——高校學生干部能力的不足與培養[J].報刊薈萃,2018(5).
[8]高輝.自媒體視域下高校學生干部隊伍建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傳播力研究,2018,2(35).
[9]胡錦濤,崔錦銘.淺析新形勢下高校學生干部隊伍建設面臨的挑戰及對策[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電子刊),2018,000(007):552-553+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