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倩茹 錢益軍



摘 要: 本文在超星學習通平臺的基礎上,對高職語文線上課程建設進行了研究。以課前、課中、課后為研究時間點,以實際線上教學案例為抓手,以教學目標設置、教學資源準備、教學活動設計、教學反饋方法等為研究核心內容,系統組建高職語文線上課程建設框架,充分利用信息化教學手段實現教學重難點的突破,從多元角度深入研究高職語文信息化教學發展途徑,使教師教學能力與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在線上領域得到充分增強。
關鍵詞: 超星學習通;高職語文;課程建設
高職語文的線上課程建設區別于線下課程教學安排與設計,著重突出教學目標是否落實,教學資源準備是否充分,教學活動設計是否有針對性及趣味性,教學評價是否具備多元化與時效性。本文以課前、課中、課后的教學順序作為研究的橫軸線,以教學目標、教學資源、教學活動、教學反饋等為課程建設研究的核心內容,對今后高職語文課程信息化建設研究有一定的基礎與促進作用。
一、課前教學準備工作開展
(一)教學目標設定
李海林在《關于語文教學的幾點思考》中提出教學目標的含義有很多,首先要界定清楚、理解課堂教學目標與課程目標的區別。課程教學目標是關于教學將使學生發生何種變化的明確表述,是指在教學活動中期待得到的學生的學習結果。在課程設置時學校及學科組已經設計好課程教學目標,任課教師應該了解并熟悉。課堂教學目標是指教學活動預期達到的結果,是教育目的、教學目標和課程目標的具體化,也是教師完成教學任務所要達到的要求和標準。課程教學目標不是課堂教學目標的簡單相加,課堂教學目標不是單獨存在的。課程與課堂教學目標存在一定模糊或空白地帶,在此次疫情影響下的超星學習通線上課程建設中要有信息化教學目標的特點。
(二)教學要求明確
信息化教學要求清晰明確。在充分準備教學資源時,任課教師理清思路,針對課程教學目標設定明確要求。針對網絡教學情況,學生的學習成效分為兩種:利用學習通平臺監測與課下紙質作業筆記檢測,出勤、成績統計、紙質筆記成為貫穿網絡教學的三大要求。線上線下學習雙管齊下,立竿見影。
(三)教學資源準備
利用超星學習通上傳功能進行課件、音視頻的補充學習,針對模塊進行教學排版,讓線上課程建設中排版的設計利于學生線下筆記的整理,音視頻內容下方可以圖表或思維導圖的形式標注整理重難點,方便學生再學習、再消化重要知識點。超星學習通平臺可以插入鏈接的形式,對學生進入鏈接內容自學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任課教師不僅需要準備教學資源,還需要構建“互聯網+”的信息共通渠道,為學生學習打開新途徑、新方式。
(四)教學課前預告
充分利用學習通平臺小程序,針對教學目標進行設計,增強課堂互動性。學習通平臺有問卷、投票、搶答、點名等小程序,根據每節課學習的知識點提前設定。例如為充分增加課堂的實時互動,設置拍照簽到了解學生當前情況,減少上線即學習的緊張感;設計問卷調查,調查學生對這門課的了解程度、對本門課的期望值,以及對自己不足的擔憂有哪些。
充分利用【通知】小程序,課前預熱與提醒。統計學生閱讀通知可以看到學生對本門課的關注度高低情況,及時增強課程教學的趣味性,強調課堂學習的重要性,激發學生對本堂課的學習熱情。
二、課中教學師生活動實施
(一)教學流程設計
組織課堂教學,目標第一位。網絡授課非直播課程,多數教學資源任課教師已上傳到平臺,學生學習成為主要模式。如果沒有目標學習,學生的自主學習成果難以保證,在每一階段學習中要設置小目標,讓學生有方向,完成學習任務。
(二)教學活動設計
課堂實時活動設計,可以從教學重難點入手,分為概念深化與探究學習兩種教學模式。充分利用備課時已設計好的【搶答】小程序,對有針對性或共識性或歧義性的知識點進行概念深化學習。例如在平臺群聊中拋出問題后,再回顧概念,解析答案正確的原因所在,加深概念固化印象。如在企業調查盜竊案時要求搜身的通告寫作分析,學生都知道工廠沒有權利進行搜身,再回到通告文體中,企事業單位可以使用通告文書,但強制性通告必須依法發布,限定范圍不能超過發文機關的權限,搜身行為不符合企事業單位的法定范圍。針對學生有歧義的問題再在群聊中繼續第二次深度提問,達到讓學生自己體悟原則的效果。例如針對請求批準事項可選用什么公文,學生回答是上行文,教師追問上行文的具體分類,學生回答是報請性公文,教師再強調問題是請求批準具體可選用什么公文,學生回答是請示,教師再解釋請示文概念,達到探究學習的目的。教師引導整體課堂教學活動,學生主體意識更加突出。
從信息化教學手段出發,超星學習通平臺課堂活動提供了【搶答】【討論】【投票】【問卷】【測驗】等小程序服務,在高職語文線上平臺課堂教學中均可利用小程序進行線上師生互動,以大數據統計為結果。在這些程序的使用中注意是否針對教學重難點進行,落實學生學習知識點的成果。本篇課程建設探索中做了學生課后反饋的調查,發現問卷與討論更利于學生接受。在【問卷】中可設計選項供學生選擇,學生傾向于選擇體現學習水平的答案。在【討論】中學生自主與主動學習的意識增強,可以發揮各自優勢,暢所欲言,清晰表達自我主張。在線上課堂教學中,學生“主人翁”意識在課堂教學活動中體現得淋漓盡致。
三、課后教學反饋與成果展示
(一)教學反饋表現
課堂反饋非常重要。網絡教學有很多網絡應用技術的困難,軟件學習的不熟練將是師生最難的挑戰,所以課堂上及時反饋,及時操作軟件很重要。課堂教學時最好應用兩種多媒體設備,手機端負責及時回復群聊信息,電腦PC端負責操作。學生經常遇到請求作業、練習打回的要求,或教師設置闖關模式,上一節任務未完成,完成了教師未及時批閱,都會影響接下來的學習。學習通平臺可滿足教學的大部分需要,教師要增強熟練操作與運用能力。例如在學習通平臺【討論】環節,教師需要給予積分反饋,鼓勵學生主動討論,利于增強學生線上學習的主動參與感。
(二)教學成果展示
師生可以利用超星學習通平臺群聊做課堂作業成果展示,學生在平臺上利用互評功能互相學習,學生提交視頻錄制作業后要注意保護隱私,設置僅教師可見。如果錄制的演講視頻作業需要學生互相觀賞學習,任課教師需提前告知學生上傳的作業視頻會公開。同時肯定學生學習過程,贊賞學生作業,幫助學生學習。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在線學習,認同學生在線學習的認真態度,為學生在線學習疑難解惑,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制作并展示相應的優秀筆記和演講視頻,在課后反饋調查中獲得學生認可與支持,對教師信息化語文課程建設和發展起到促進作用。
四、在線課程建設研究反思
同傳統教學模式相比,在線課程建設應在傳統課堂教學模式的基礎上創新與發展,利用信息化教學手段與以學生為主體的課堂教學反饋建設網絡在線高職語文課程,做一門實用并有章法的網絡課程,滿足互聯網條件下的信息化課堂互動教學要求,完成教學實時評價,展現課堂學習成果。本文以超星學習通作為平臺進行課程建設研究,有一定的局限性。針對在線課程建設,任課教師仍需繼續增強信息化教學能力與教學設計改革能力,不斷吸納網絡優質資源,從宏觀與微觀兩個層面完成高職語文教研教改的新任務。
參考文獻:
[1]徐小慧,徐宏杰.基于超星學習通平臺的線上課程建設及教學實踐——以《地球科學概論》課程為例[J].中國多媒體與網絡教學學報(上旬刊),2020(7).
[2]黃茜.基于超星學習通的文學與藝術欣賞課程信息化教學應用研究——以詩歌鑒賞為例[C].2020年南國博覽學術研討會,2020(7).
[3]姜倩倩,曹慧,張保仁,程貫召,李媛媛.基于超星學習通平臺的《植物生理學》在線課程建設及混合式教學模式實踐研究[J].安徽農學通報,2019(05).
[4]董莎莎.基于超星學習通的移動教學設計與應用——以“基礎會計學”為例[J].學周刊,2019(14).
[5]范文卿.基于超星學習通的混合教學模式的應用——以《商務英語精讀》課程教學為例[J].開封教育學院學報,2017(10).
[6]李海林.關于語文教學目標的幾點思考[J].中學語文教學,20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