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斌
【摘要】伴隨新課改的普及,對高中語文教學提出更高要求。不僅要傳授語文知識,還要培養語文能力,其中就包括閱讀理解能力。然而受傳統思想束縛,很多教師采取傳統方法,不利于學生能力的提升。為扭轉這個局面,需要教師調整教學思路,創新教學方法。本文就如何培養學生閱讀理解能力進行研究,以供廣大同仁參考。
【關鍵詞】高中語文? ?閱讀理解能力? ?提高方法
前言
受應試教育影響,語文教師會以如何提升成績作為主要任務。無論教師如何努力,學生的成績提升不顯著。究其原因,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不足,導致失分嚴重。很顯然,很多教師并未意識到這一點,仍舊使用傳統方法。為滿足新課改要求,有必要對教學方法進行革新。基于此,本文先闡述提高閱讀理解能力的意義,再總結提高閱讀理解能力的方法,旨在促進學生的良性發展。
一、提高高中生語文閱讀理解能力的意義
現階段,很多語文教師將工作重心放在如何更好傳授知識上。這種做法有失偏頗,無法有效提升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為主導,要求學生言聽計從。教師會讓學生快速瀏覽一遍文章,閱讀一遍題目。不管學生是否完成,只要到了規定時間,教師就會講解答案。很顯然,教師沒有給學生留出充足的閱讀時間,閱讀效果可想而知。缺乏有效的閱讀訓練,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自然無法提高。隨著時間推移,能力問題逐漸暴露出來,加劇了兩極分化局面。閱讀理解能力強的學生,可以輕松完成任務。閱讀理解能力若的學生,無法完成教師交代的任務。語文課程標準中規定了高中閱讀量,這是學生必須完成的。因此,教師要努力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既能完成新課標目標,又能提升語文成績,可謂是一舉兩得。
二、提高高中生語文閱讀理解能力的方法
(一)培養閱讀興趣
俗話說:“興趣是學習的推動力。”只有學生對閱讀產生濃厚興趣,才會自主開展閱讀活動,繼而鞏固提升能力。因此,教師要注重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在實踐中,教師要利用多種形式吸引學生目光。在指導中,教師要擺脫教材束縛,盡可能豐富閱讀材料,以喚醒他們的興趣。以《雨巷》為例,闡述如何開展閱讀教學。教師先播放視頻《雨巷》,在一條安靜的巷子中出現一位美麗的姑娘,她很美麗,但也很猶豫,沒人知道她在想些什么。這時,一位小伙進入視野。姑娘的氣質令小伙著迷,哪怕是匆匆一瞥,時刻惦記,不能忘懷。隨著視頻的播放,學生被帶入情景中,不僅引發情感共鳴,還激發閱讀興趣。此時,教師帶領學生閱讀文章,閱讀效率自然提高。
(二)創設閱讀語境
范讀是一種有效的教學手段,為確保范讀效果,需要教師創設語言情景。在閱讀時,教師要融入文章,聲音時而急速,時而緩慢,時而高昂,時而低沉。同時,合理使用肢體語言,準確呈現精神狀態。如此一來,學生就被帶入中氛圍中,有一種感同身受的感覺。為沖擊學生感官,教師要有效利用現代技術。比如在學習《春江花月夜》時,教師就可播放事先準備的視頻資料。通過瀏覽視頻,學生腦海中形成對應場景。這時教師要求學生閱讀,在這個過程中播放配樂。通過此舉,讓學生將自己幻化成作者,這對加深文本理解大有益處。要想進一步加深學生的理解,教師要讓閱讀“動”起來。教師要求學生自行編排《雷雨》,并在課堂上呈現。為真實還原場景,學生必然會仔細閱讀,分析文章要素,理清故事脈絡。待掌握文章內容后,學生會有組織的演練。在這個過程中,學生不斷修飾表演語言,并力求加入肢體動作。雖然在表演中狀況頻出,但可以看出學生的努力。在高中語文課本中,可用于表演的文章比較多,需要教師結合學生學情進行選擇,以此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
(三)傳授閱讀技巧
閱讀的本質是獲取信息,每種體裁的文章,閱讀重心不同,教師要教會學生正確方法。若文章屬于小說,要以人物特點作為切入點,全面了解人物的內心活動。若文章屬于記敘文,要重點關注事件本身。若文章屬于議論文,要準確找出論點及論據,以全面視角進行分析。在做閱讀理解時,學生要認真閱讀文章內容,準確找到關鍵詞句,圍繞這些詞句開展研究。教師要教會學生如何快速找到關鍵詞句,如何有效挖掘詞句含義。經過一段時間的練習,不僅解題速度提升,解體質量還有所保證。需注意的是,單純的摘取原文,并不算準確作答。教師要教會學生如何對內容進行擴充或縮短。為培養學生這方面能力,教師要具體案例具體分析。在師生共同努力下,閱讀理解能力必然提高。
(四)拓展閱讀邊界
假如學生只閱讀課本,不僅眼界狹隘,思考也會受限。為避免此類問題出現,教師需要豐富學生的閱讀量。通過大量閱讀,學生可以從某一點延伸至某一話題,再從某一話題延伸至某一領域。此時,學生思考問題較為全面,自然可以給出完美答案。以《宇宙的未來》為例,探討如何開展教學。《宇宙的未來》屬于科普性文章,涉及的知識點較多。但課本篇幅有限,無法展示完全。教師可布置一項任務,要求學生自主拓展材料。學生會先閱讀文章,了解主題內容,再從網絡上搜集相關資料,并對資料進行整理。待整理工作完畢后,學生對宇宙世界有了一個全面的認知。當遇到相關閱讀題時,學生的答案會更加客觀全面。
三、總結
提高閱讀理解能力并非一朝一夕之事,需要教師做好打持久戰的準備。通過培養興趣、創造語境、傳授技巧、拓展邊界等手段,促進學生閱讀理解能力的提高。當能力成長到一定地步后,自主閱讀習慣就會養成,繼而完成新課標目標。
【參考文獻】
[1]黃月.淺談高中語文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20(06):250-251.
[2]雷萍.基于核心素養下的高中語文閱讀教學策略[J].華夏教師,2020(14):32-33.
[3]馬紅梅.淺談高中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提升[J].新閱讀,2020(08):6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