匡冉
[摘 要] 在企業當中,自身企業要通過和行業領先企業進行對比,從而及時地找出自身企業所存在的主要問題,然后采取相應的措施進行解決。所以實施對標管理能夠幫助企業進行生產規劃,有效提升企業經營管理的水平,更好地促進企業的發展。
[關鍵詞] 對標管理;經營管理;實時策略
中圖分類號:F272 文獻標識碼:A
一、精細化對標管理的有機結合
(一)目標一致
對標管理重視制度、指標設置、考核這三個環節。對標管理是對企業管理的不斷完善,以及卓越的成效,目的是為了超越企業基礎水平。而精細化管理注重的是效率管理、細節管理、節能減排管理、規章制度管理等,其目的是保證各項經濟指標的順利完成而二者的緊密結合表現出一致的目標,即為追求更高的企業經濟管理水平,從而促進企業內部管理方式制度不斷創新和完善[1]。
(二)兩者互補
對標管理的特點是定量化,根據數據統計出企業工作成績,了解到企業與同行業先進企業管理水平的差距,從而促使企業更進一步去提升自身的管理水平,但企業的有些工作不能完全用數據統計,而精細化則表現出不管是定量還是定性都對工作追求管理細節化,精細化表現出的就是對工作管理的細節化,成為一種完善的管理機制,對對標管理來說,是一種補充化管理,兩者應該緊密結合。
二、精細化對標管理的基本特點
(一)精細化對標管理試用范圍廣泛
對于各行各業而言,只要有經驗可以借鑒,能夠對企業、單位、組織、個人起到提升的作用都能應用到精細化對標管理中去。既可以同行業對標,也可以跨行對標,比如:各項技術裝備指標對標等,理念、管理方式等對標[2]。
(二)精細化對標管理與快速提升
在對標管理中做好管理的科學化與精細化,注重管理質量和效果,從而不斷促進企業的進步和健康的發展。精細化對標管理既繼承了傳統管理模式的走捷徑和提升快的特點,同時還兼具了管理精細化的規則。
三、完善對標管理指標體系
對標管理指標體系的完善需要結合企業自身的發展戰略目標和發展現狀來考慮。確立科學的戰略目標,首先要充分了解企業各項經濟指標,業內的先進指標,同時結合標桿企業的發展目標來完善自身的運營管理指標,明確各個階段的管理流程,從而設定科學的對標管理指標體系。對標管理指標體系的設定需要重點關注的基本特征:第一,需要保證對標管理指標體系的先進性,保證選擇的各項指標都能夠屬于國內先進水準;第二,確保體系的健全性,各項指標都需要充分滲透到管理的各個流程中,積極做好規劃工作,保證對標管理的效用;第三,體系需要具備針對性,標桿企業和本企業的發展目標以及發展模式、管理工作等方面都不可避免地存在差異,所以若是完全照搬很有可能會適得其反。第四,體系需要具備時效性,在將標桿企業作為目標的同時,自身企業也在發展,所以需要做到與時俱進,在引進他人優勢的同時也要注重發揚自身的優勢,并通過探索與創新,將超越標桿企業作為目標[3]。
四、根據企業經營發展特點,組織開展對標管理
(一)堅持對標管理幾項原則
一是堅持客觀公正,優缺兼顧的原則。重點突顯企業的市場主導地位,不僅要在自身內部看到優勢,發揚優勢,同時也要對標相關一流企業,以問題作為導向,通過對標來找到自身的差距,才能做到“取長補短”。同時,企業需要明確自身的市場定位,根據一流企業作為標桿來促進企業的創新與發展,進一步提高自身市場地位。
二是堅持實事求是原則,敢于解決問題。對標管理模式的應用需要立足于企業的實際,以開放的態度來探尋最適合自己的發展道路。同時還需要以長遠發展的目光來決策企業的發展,及時找出自身內部存在的問題,并針對問題設計清單,逐個實施擊破,將解決方案充分落實到管理工作中,保證企業的健康發展。
三是堅持科學創新原則,不斷改進。對標工作并非一日之功,是需要長久進行、長期滲入的一項工作,是企業持續完善自身,改善各項工作的主要途徑。因此,企業需要將對標歸入發展決策中,結合企業的發展目標,利用對標來創造更好的條件,不斷改善企業的運作及發展機制,實現超標和創標。
四是堅持全員、全方位、全過程、全要素對標原則[4]。從財務指標出發,以成本管控為抓手,在深化“生產系統、營銷系統、財務系統、管理系統、政策爭取、資產盤活、改革創新”七個維度的的基礎上,將礦山自動化、智能化、管理效率、黨工團建、文化建設、風險控制等工作形成量化指標納入對標體系,做到人人有指標、開展工作有目標,激發全員激情,共建對標文化,促進全要素指標提升。
(二)結合企業的具體情況
優化對標工作要明晰企業各個方面的對標范圍和流程,規劃各個專業的對標計劃。同時要做好調查工作,自基層部門到相關的職能部門都要積極落實責任制度,以及各個專業都需要針對自身的運作狀況進行分析,在全面了解各項情況后制定現狀報告,在其中明確本專業存在的不足和生產現狀,明確對標重點和對標項目。
(三)構建對標保障機制
首先是開展對標交流活動。需要定期在企業內部開展對標活動,以企業自身的運營指標作為依據,將標桿企業的各項指標情況作為參照,在明確標桿企業情況的同時也讓各部門人員了解自身與標桿企業的差值,從而產生激勵效果。
其次是針對對標實施的跟蹤與總結。對于企業內部各個對標主體部門來說,需要不斷完善與標桿企業進行指標的對比參照,并保證自身工作的穩定推進及改善,可以通過月度總結的方式進行對標工作的部署。可以每月開展一次對標會議,要求各部門結合標桿企業的對比情況來匯報自身的業務指標,根據對標會議來對各部門的對標工作以及業務進行跟蹤。
最后是構建完善的考核機制[5]。對標是企業完成預定目標的主要途徑,而企業內部各個單位和部門都需要將對標工作滲透到工作中,將對標指標與生產、經營效益、任務完成度等方面進行結合,構建對標工作考核機制,再根據對標工作的完成情況來建立激勵機制,進一步保證對標工作的成效,推動企業長遠發展。
五、對標管理新模式在企業經營管理中應用的反思
對標管理可以針對經營目標實現跟蹤和監督,保證內部員工的積極性;也是拓展管理工作的思路,轉變管理理念,使得對標管理工作能夠實現與時俱進;對標管理可以有效明確自身企業與標桿企業的差別,有助于企業結合自身現狀來設計合理的發展目標,推動企業實現發展戰略目標。而新模式的對標管理根據企業的經營管理的能力能夠有效推動企業發展實現戰略目標,不但重視制度建設和完善,而且能夠保證企業的發展活力;二是對標管理新模式能夠有效加強企業經營管理水平[6]。企業在開展對標管理工作時,需要在參考業內先進企業的基礎上不斷分析自身的優勢和劣勢,從而更好地吸收經驗,優化生產經營模式,提高生產經營管理的力度。而且,要對對標管理設計組織機構與指標體系以及經營與管理等各個層面和業內先進企業進行對比,不僅能推動自身內部的改進、幫助企業制定合理的發展戰略目標,還能夠進一步改善經營管理體系,進而為企業的長遠發展提供充足的動力。
六、結語
精細化對標管理是每個企業、團隊、組織和個人都在尋求的最優化的經濟效益,是因為精細化對標管理注重的是目標科學化、過程信息化、資源配置合理化和結果卓越化。因此,只有將目標、過程和結果有機的結合才能夠是企業經濟利益最大化。
參考文獻:
[1]潘云生.能效對標管理模式在油田節能中的應用[J].中國石油和化工標準與質量,2019,39(07):92-93.
[2]趙華.眼睛向內深挖潛精準對標增效益——淺析適應礦山新常態、精準對標,打造低成本競爭優勢[J].財會學習,2019(10):112-113.
[3]張麗強.靠科技創新推動運輸管理雙效提升[J].中國郵政,2019(04):16-17.
[4]王虎.SCR煙氣脫硝對標管理平臺設計與開發[J].工業控制計算機,2019,32(03):111-112.
[5]優化發電設備運維管理提升設備安全可靠經濟水平[J].電力設備管理,2019(03):85-88.
[6]科學規范對標改進持續提升設備管理水平[J].電力設備管理,2019(03):109-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