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永波
(遼寧省寬甸滿族自治縣職業教育中心 遼寧丹東 118200)
在新課程目標改革的背景下,中職數學教師應該在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打破傳統的教育模式,將學生們作為課堂主體,讓學困生由“要我學”轉變為“我要學”,充分發揮學生們的課堂主體地位,激發學困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和積極主動性,有效提升學生們學習數學的質量,進而培養學生良好的核心素養,幫助學生們樹立良好的人生價值觀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使學生能夠更好的全面發展。
中職的數學教師在教課過程中缺乏針對性的職業技術教育的教學計劃,而且對學生們的培養目標也不夠明確。對中職學校的教育來說:教育前期需要培養技術應用型人才,在教育后期需要培養普通的專業型人才。中職學校需要在培養專業目標型人才的道路上形成自己的特色。但是,現在的數學教學大綱并沒有具體的目標與課程安排,有些教師直接沿用之前的教學計劃,對目前的學生課堂管理缺乏科學性、系統性和針對性,不能順應時代形式發展,所以會造成部分學生出現學習迷茫的情況,由此成為學困生。
在傳統的教育模式下,中職數學教師和學校教育十分重視學生們的應試成績和升學率。盡管教育局已經下發了新課改的任務,但是仍有部分教師堅持著原來的教學模式,在中職學校的數學課堂教學中采用單一傳統的“滿堂灌”教學模式,使得教師依賴教材、學生依賴教師,學生長此以往會缺乏思考能力,大大降低了教師的教學效率,而且限制了學生的學習潛能,學生只能在課堂上被動接受知識,學生之間會形成嚴重的兩級分化現象,學生成為了接收知識的容器,缺乏思維創新能力,在數學學習中無法體會到快樂,長此以往,學生容易對數學學習產生厭煩抵觸的情緒,進而喪失學習數學的自信心。
現在很多中職學校的教學設施相對落后。校方沒有將資金投入到建設基礎設施上,課堂所用的基礎設施建設停滯不前,使得教師無法完成生動有趣的數學課堂。隨著學生人數的不斷增加,現有的數學教師沒有更多的精力放在所有學生身上,所以不能高效的完成數學教學任務,會出現部分學生厭學的現象。
所有中職生接受數學邏輯知識的思維不大相同,學生與學生之間在數學學習中接受知識的程度不同,所以,數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要采用新興的教育模式提高學困生們的數學成績。教師在數學課堂上需要對學困生們進行循序漸進的引導,讓學困生由淺入深地接受知識,拉近學生們的成績距離,進而使學困生能夠更加有效地掌握數學方法[1]。
例如,學習數學中第一章“集合”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古代成語或者古詩詞作為課堂的導入環節,以此提升全部學生的數學興趣。集合的概念學生們可能一時難以理解,所以課堂上教師可以用“物以類聚、人以群分、近墨者黑、孤傲難與世俗同”來幫助思維能力不太理想的學困生加深印象,使所有學生都能夠更好地掌握集合和元素的定義,樹立學困生學習數學的自信心。
在新型的教育模式下,中職數學教師應該在課堂上將學生作為課堂主體,充分調動學生們的主觀能動性,激發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數學核心素養,使得中職生能夠更好的全面發展。教師需要運用互動課堂讓學生把學習過程當作科學家探討和思索的過程,將學習當作體驗的過程。教師在師生互動中提問學困生更能引起學生的好奇心,學生對事物存在好奇心之后,會在問題中主動找尋答案,在找尋問題答案的過程中學生會對所學知識印象更加深刻,從而更加牢固地掌握數學知識,樹立學習數學的自信心,從而提高學困生的學習質量和教師的教學質量[2]。
例如,學習高一數學第二章“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借用多媒體技術運用問題教學法激發學困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教師在師生互動中向學困生提出問題進行回憶復習:每個例子中的“元”是由哪些對象構成的?這些“元”是否是確定的?學生們思考問題的過程中對一元二次不等式的概念印象會更加深刻,從而更加牢固地掌握數學知識。此外,教師在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還可以用多媒體視頻向全體學生直觀形象地展示一些數學知識,利用多媒體視頻構建情境,然后讓學困生發動思維找尋規律進行總結。教師可以通過現代信息技術手段讓學生小組幫扶組建“總結探險”的道路,自己總結發現不等式的三個性質。教師可以在課堂上向學生展示幾組不等式,通過變換形式讓學困生自己歸納出規律,進而提高自己的歸納總結能力,使得全體學生能夠共同進步。
教師可以將數學知識與實際生活相結合,讓知識更加生活化。數學是一門邏輯思維較強的學科,與學生的實際生活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因此,中職數學教師可以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為學生創造一個良好的生活情境,激發學困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和在課堂上的積極主動性,最大限度地提高學困生在課堂上的參與程度[3]。
例如,學習數學中第十章“統計與概率”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采用生活情境引入法,借助生活實例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教師可以在課堂上為學生假設生活情境:假如你作為食品衛生工作人員,需要對某視頻店內的一批小包裝餅干進行衛生達標檢驗,你準備怎么做?學生們因為對生活中實例存在親切感,所以會積極主動的思考問題答案。除此之外,學生們能夠正確理解隨機抽樣的概念,并且最大限度地提升自己在課堂上的參與程度,從中思考普查法和抽查法兩種方案。學困生會因此提升學習的熱情和積極性。教師的教學從學生的生活實例出發,能讓學生體會到實際生活問題上升到數學問題的奧妙之處,進而培養學生們善于思考和善于分析的優秀品質,為學生們以后的全面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為了提高學困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的積極性,中職數學教師需要對學生進行分層教學,并根據中職學校數學教材的特點與學生們成績的差異,對學生進行多層次及多元化的教學。數學教師在課堂上可以組織學生們分層學習,引導學生們進行個性化的數學學習[4]。
例如,學習高二數學第七章“平面向量初步”的過程中,數學教師在課堂上可將學生進行分組,讓成績比較的優秀的學生幫助學困生進行綜合練習的訓練,進行小組討論,使學困生在學習中得到快樂,讓學困生在課堂上感到數學的簡單程度,并選擇適合自己實際情況的作業。這樣不僅能培養學生們自身的專業知識能力,也能提高自身的綜合能力。因此,教師在數學教學中需要掌握教育多數學生與指導個別學生之間的關系,注意對學生進行分組,讓成績優異的學生幫助成績不太理想的學生,促進整個班集體成績的提高。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為學生在課前布置預習任務。成績優秀的學生需要在課前預習一些經典的例題,嘗試做一些考試中出現的題型。學困生可以在課前和小組長一起預習基礎知識,利用這樣的學習方法,教師在教學中的主次分得很詳細,可以幫助每一位學生對教材中的知識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和掌握,進而提高中職數學的課堂教學效率,并使學困生的數學核心素養得到提升。
在中職數學教學中,教師為學生講解圖形與幾何的知識時,是與其他知識的講解存在一定的差異的。由于學困生比較浮躁,對外界新鮮的事物有著強烈的好奇心,空間幾何體這個知識點與生活實際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所以學生可以親眼看到,親手摸到,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了學困生的好奇心。教師在教課過程中可以為學生們設置“猜猜猜”的游戲,教師課前將學生進行分組。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社會對全面性人才的要求越來越高,所以中職生不僅需要具備專業的技術,也需要養成良好的核心素養。合作互助意識對一個人的綜合素質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師在教學中可以利用游戲幫助學困生進行學習[5]。
例如,學習數學第九章“立體幾何”的過程中,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們一起玩“猜猜猜”的游戲活動,學困生對于動手操作和自身參與會充滿熱情,所以會在學習中專注自己的注意力,充分調動學困生的主觀能動性,激發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數學核心素養,使得中職生能夠獲得更好的全面發展。在新課程目標改革的背景下,教師們不僅僅需要關注學生們的學習成績和學校的升學率,更加需要重視對學困生綜合能力的培養,為學生們以后的成長道路做好鋪墊,為祖國日后的經濟建設發展貢獻自己的才華,使每個中職生都能成為社會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人才。
總而言之,中職數學教師應該打破傳統的教育模式,將強化學生們的綜合能力和核心素養為教學的主要教學目標,在教學中關注學困生,幫助學困生完成轉化,為學生們以后的生活和工作做好鋪墊,使學生們日后能在社會上得到良好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