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應梅 陳林
摘要:“中美雙百”計劃對于國內高等院校教育發展即是機遇也是挑戰,地方高校發展需要提升產教融合教學模式。本文以此背景下探討食品專業產教融合發展模式,當前教學存在的問題和教學模式改進方式,對高等院校教學提升具有指導意義。
關鍵詞:“中美雙百”;產教融合;食品專業;教學模式
中圖分類號:G648?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20)01-0004-02
中美應用技術教育“雙百計劃”是在教育部發展規劃司、國際合作與交流司的指導下,由教育部學校規劃建設發展中心與美國應用技術教育聯盟合作實施,意在五年內推動中美100對應用技術大學、學院深入合作,中美100對校企深度融合,搭建中美應用技術教育領域高校和企業交流合作的高端平臺,并形成長效機制。在此背景下,國內食品專業教育領域面臨重大機遇與挑戰,如何推動食品專業教育教學發展,加強該專業服務地方經濟職能,進而促進本地技術創新體系和全球化技術生態圈接軌,成為該專業面臨解決的問題。
產教融合教學模式指地方應用型院校根據設置專業人才培養目標,把產業和教學密切結合,以達到互促進、互支持目的,從而增強學校“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科技服務”為一體的積極作用,形成學校與企業互助互利的辦學模式。在“雙百計劃”背景下,利用地方院校與企業、國內外高校及企業相互學習和幫助,更能促進教學模式的不斷改進,到達人才培養的目的。實踐教學是高校實現人才培養目標的重要環節,對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造就學生成為具有社會競爭力和國際競爭力的高素質人才具有重要意義。食品專業傳統實踐教學體系存在諸多弊端,目前已不能適應新形勢下人才市場的需求。因此,必須對現有實踐教學體系做相應的改革,進一步構建和完善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的實踐教學體系。
1.實施“遞進”式實驗教學模式
所謂“遞進”式實驗教學模式,就是在學生開始接觸實驗環節過程中,在實驗基礎上逐步加強實踐環節。食品專業學生開始進行實驗課程首先接觸的是基礎實驗課,如無機及分析化學實驗、有機化學實驗、食品化學實驗等,在此類實驗教學環節,主要以驗證性實驗為主,即教師給予實驗方案,按照方案去完成增加學生對實驗現象及本質的探索,增進學生對理論知識的具體化。食品專業學生在接觸基礎實驗后開始對專業課程及實驗進一步了解過程中,各項實驗環節逐步加強設計實驗、綜合實驗,以此達到學生獨立自主學習目的。為此,在專業性實驗中加入綜合性實驗內容,這些實驗內容來自現實生活中消費者最關注的食品安全或營養等熱點問題,如假奶粉、假蜂蜜、假調味品(醬油、醋)等的檢驗,要求學生綜合利用所學相關知識對問題進行剖析,提出解決問題的思路和方法(測定蛋白質、蔗糖、還原糖等),并嘗試運用現代分析儀器手段進行探究和驗證,進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綜合能力。
2.建立創新實驗及科研項目實驗產學研教學機制
食品專業學生在求學階段,需要掌握大量的專業知識及技能,而這些專業能力的培養不僅僅依靠實驗教學,更需要自我實踐的積累。因此可建立創新實驗及科研項目實驗產學研教學機制,以此滿足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和能力的提高。應用型院校通過設立學生創新實驗平臺鼓勵食品專業學生積極申報相關創新實驗項目,并在項目實施過程中安排有科研項目的教師結成合作小組,激勵學生創新潛能,并根據學生實際需要,為其對接相關企業進行進一步研究和開發,進而在培養學生創新意識中培養其項目管理、組織實施等能力。
3.探索“雙百計劃”優勢教育與食品教學
“雙百計劃”在2016年被正式納入中美合作,該計劃開啟了中美兩國在應用技術教育領域合作的先河。“雙百計劃”面對的是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先進制造、綠色能源、綠色食品、生物醫療等領域為國內院校提供師資、課程等資源,它的優勢理念及教育能否適用于食品專業教育教學還需要長期的摸索及總結。“雙百計劃”項目采用美國大學的管理模式和應用技術人才培養模式,實施中美教師聯合授課,讓學生不出國門學習原汁原味的美國應用技術課程;以學生為中心的線上線下互動授課模式,采用線上輔導與課堂教學有機結合,培養學生學習、實踐的自主學習能力;引進美國應用技術教育聯盟獨有的職業能力課程,解決由學生到職員的LASTMILE問題,培養具有國際化水準的應用型人才。
參考文獻:
[1]?吳靜,張艷霞.產教融合背景下高職學報發展策略[J/OL].北京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9(03):1-4[2019-07-16].
[2]?古光甫,馬小霞.產教融合視角下高職教師專業發展制度的建設[J/OL].南通職業大學學報,2019(02):41-44[2019-07-16].
[3]?田玉.基于產教融合的高職院校國貿專業實踐教學改革研究[J].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2019(07):269+271.
[4]?曹文祥.基于產教融合模式下的專業課程開發研究[J].智庫時代,2019(29):255+258.
[5]?熊碧權,許衛鳳.產教融合模式下獨立學院應化專業創新人才培養的思考[J].廣東化工,2019,46(12):207-208.
[6]?王哲英,邱克強.產教融合協同創新的育人機制研究[J].中國市場,2019(19):162+166.
[7]?呂云云.基于產教融合的人才培養模式探究——以食品加工技術專業為例[J].現代食品,2019(01):35-36+48.
[8]?王鵬躍,羅嵐.以企業視角的高職院校食品加工實踐教學改革分析與策略[J].安徽農學通報,2018,24(20):159-162.
[9]?校企合作,產教融合,引領食品類專業發展——河南農業職業學院食品工程學院專業建設成果簡介[J].河南農業,2018(24):2+65.
[10]?王德國.新工科背景下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實踐教學體系建設思考[J].廣東化工,2018,45(14):258-259+252.
[11]?劉慧娟,宋竟青.校企共建食品安全與檢測實驗室探析——基于協同創新的視角[J].南方職業教育學刊,2018,8(04):67-71+86.
[12]?王正云,劉靖,展躍平,戰旭梅.基于校企合作產教融合的食品營養與檢測專業課程改革探索[J].科技創新導報,2018,15(09):224-226+228.
[13]?侯進慧,王丹丹,劉恩岐,朱蘊蘭,劉彤.應用型高校食品專業產教融合人才培養探索[J].食品工業,2017,38(07):219-222.
[14]?律德財.融匯聚國際教育資源?凝練產教融合特色——建設中的遼寧科技學院“中美雙百學院”[J].遼寧科技學院學報,2017,19(03):2+105.
[15]?李超.基于產教融合的徐州工程學院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實踐教學改革[J].農產品加工,2016(23):79-80.
基金項目:重慶市高等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項目《食品相關專業創新實踐平臺建設——以重慶三峽學院為例》(153125);重慶三峽學院高等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項目《中美“雙百”計劃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遞進融合、多方協同”實踐教學模式的創新與實踐》(JGYB1811);重慶三峽學院2017年試點專業專項項目《應用型高校“實驗-實踐-實習”三位一體教學體系的構建——以“焙烤食品加工中心為例”》(SD17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