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彩霞
摘要:根據新的課程改革標準內容,語文學習過程中的核心素養培養是一個非常關鍵的教學點。新課程標準對小學課程教學改革提出了明確的要求,其中,對于小學生的核心素養培養要求教師通過優秀的傳文化及精神領域方面進行培養。通過核心素養的教學,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高尚的道德品質,逐漸在成長的道路上完善自身的人格,實現全面的提升。小學語文學科與其他學科相比具有一定的人文性特征。本文針對小學語文學科教學過程之中,核心素養的內涵以及核心素養培養的實現路徑進行探討,僅供參考。
關鍵詞:小學語文;核心素養;實現路徑
中圖分類號:G623.2?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20)01-0286-01
小學語文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主要是依托于教學課堂,通過課程目標的重新建立來逐步實現。現階段的核心素養是學生學習道路上的必備品格,也是學生之后進入社會發展的關鍵因素。小學語文教師應當從多元化的角度進行核心素養培養,通過逐漸的積累,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口語表達能力等語文素養等等。我國具有悠久的歷史文化,在不斷的發展過程之中留下了諸多的優秀文化遺產,這也文化遺產都可以作為新時期核心素養培養的素材,為新時期人才的培養建設出更完整的教學體系。
1.小學語文學科核心素養的內涵
由于核心素養的培養是一個較大的范圍,所以每一個學科的核心素養內容都應該進行具體的細化分析。通俗來講,核心素養就是學生通過教師的學科教學和自我的學習獲得一定的能力并反映出的具有學科特征性的一種能力。小學階段的核心素養教學是指教師通過語文課程的教學,幫助學生養成好的學習習慣,并且懂得如何順應社會發展的規律,以便更好的向前發展。其中,關于語文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主要包括對學生語文學習興趣的培養、學習習慣的培養、語文學習約束能力的培養扥等。通過核心素養教學,讓學生更好地了解我國語文文化,更好地利用語文進行自我的提升。幫學生自身掌握的語言語感,以及對語言文字的敏感性,拓展學生的語言思維,提高學生的創造力,讓學生掌握初步的語文學習方法。除此之外,教育的最終目的是為了讓學生更好地走向社會,語文核心素養的培養同樣也應該如此。教師不僅要指導學生如何進行識字、寫字,更要鍛煉學生與人交際的能力以及能夠通過文章表達自己的想法的能力,還具有對文章一定的鑒賞能力。這些能力對于學生的整個人生而言都是至關重要的,能夠提高學生的全面綜合素質。
2.小學語文學科核心素養培養實現的途徑
核心素養的培養藥基于教材的基本內容,通過對教學內容的重新設計、規劃,把握好形容,重難點內容,并結合野性的理論及優秀的傳統文化,為整個課堂教學鑒定基礎。
2.1?根據教學內容開展教書育人活動。
由于每個學生核心素養培養的要求不同,所以學校無法制定一個統一教學模式。所以,教師要根據學科的內容進行適當的調節。依靠學校教學的整體環境,讓語文核心素養在課堂教學之中逐漸完善起來。首先,學校要對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總體的分析,還要找到自身教學的獨特之處,根據自身的教學經驗,教學理念融入到核心素養教學過程之中,進行完善創新。如果通俗來講的話,就是將小學語文課程教學之中的教學理念與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理念相互結合。學生在語文學習過程之中所學到的知識,能力以及學習態度都可以在后天進行訓練,并逐漸培養以構建出相應的學習框架。除此之外,小學語文學科素養的培養還應該向著更加廣闊的方向發展。小學語文學科素養培養的教學理念是國家教育機關所觀所提出的,其彰顯了核心素養,在語文學科之中的重要作用。小學語文教師也應該明確好,課程內容改革對推進學校整體教育發展的積極作用。將學生真正放置在語文教學的中心位置,彰顯核心素養教學的領導作用。
2.2?通過大量的經典閱讀進行核心素養培養。
通過經典名著的閱讀進行學習,一直被人們認為是一種非常好的學習方式。其中,經典讀物之中的大量名言名句都能夠對學生起到積極的引導作用。小學語文教師如果在語文教學之中能夠有效地引用經典讀物之中的內容并對其內容之中的文化請感感進行合理的解析,一定會讓學生對語文的理解能力獲得進一步的提升。同時,教師也不能過多的干預學生的閱讀書籍,而是應該鼓勵學生在一定的范圍之內進行自主的安排閱讀,進而實現對學生語言表達能力、情感感知能力、思維想象能力的培養。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進一步的開展一些班級內部的集體閱讀活動,進一步的激發學生對閱讀內容的興趣。例如定期的開展一些讀書交流會活動,讓學生將自己一段時間內經典閱讀的內容及成果與其他學生分享,并表達出自身通過閱讀所獲得的一些體會及困惑,通過與他人的交流獲得新的感知和體會。在讀書交流活動之中,每個學生都能夠根據自己的理解表達對書中某一人物的看法,進而實現自身語言思維的發散,找到自身的缺陷和不足之處,并在同學和教師的積極引導之下完善自我。通過這種活動的展開,學生的閱讀興趣不大,能夠大大提高學生也會在活動之中實綜合能力的。
2.3?通過核心素養培養幫助學生養成好的習慣。
小學階段的學生由于活潑好動的天性,使得其次自我控制能力不強,非常容易養成一些不好的學習習慣,例如:上課小動作不斷、閱讀半途而廢、對學習缺乏興趣等等。特別是在小學低年級階段,一些學生無法對自己的行為進行有效的約束,不能夠通過持續努力完成某一件事情或是注意力無法完全集中。而核心素養的培養就需要幫助學生改掉這些壞習慣,而養成一些好習慣。例如,教師可以定期的為學生講解一些經典的故事,通過故事中的內容的講解向學生表達一些積極的道理,引導學生養成好的學習習慣,共同維護課堂秩序。
3.結語
核心素養教學作為當下新時期培養人才的最新目標,需要教師通過具體的方式進行實踐。小學語文科學之中的核心素養教學是一項長期實行的工作,教師需要通過多方面的持續努力將其教學理念貫徹下去,幫助學生實現核心素養的提升。
參考文獻:
[1]?王曉玲.語文學科“核心素養”的內涵及其實現路徑探究[J].漢字文化,2019(12):100-101.
[2]?張莎.小學語文學科“核心素養”的內涵及其實現路徑探究[J].才智,2019(17):117.
[3]?陳雪晴.基于語文學科核心素養的小學語文群文閱讀教學實踐研究[D].重慶師范大學,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