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2020年暴發的新冠疫情對我國諸多行業都造成了巨大打擊,酒店業更是首當其沖,其內部密集流動的人群、大量的公共設施、較近的社交距離等都可能導致疫情傳播,因此在疫情期間酒店業發展被迫停滯。但在國內眾志成城抗疫工作下,新冠疫情已經得到基本的控制,酒店業也可以開始繼續運作,而疫情影響余威猶在,使得酒店業在后疫情時代的發展險阻重重,如何從中披荊斬棘找出一條符合后疫情時代背景下的新發展道路是酒店業必須思考的問題。本文就針對這一問題展開研究,闡述后疫情時代下酒店業現狀及發展中遭受的阻力,隨后提出相關發展策略,旨在讓酒店業在后疫情時代逐步復蘇。
關鍵詞:后疫情時代;酒店業;行業復蘇;發展策略
后疫情時代酒店業雖然可以繼續運作,但疫情期間的影響仍然阻礙著酒店業的復蘇,說明酒店業不能再依照疫情前的模式進行發展,需要做出一些應對與改變,消除或抵御后疫情時代下疫情的余威。但如何做出應對與改變是一項值得研究的問題,如果酒店業對這一問題沒有深刻理解,就無法在后疫情時代展現出良好的發展動能,甚至都無法維系現狀,這種現象在當前非常普遍,很多酒店都因此而倒閉,而這不但是酒店業的損失,也對我國基礎服務設施體系完善程度、社會經濟產出造成了相同影響,因此有必要展開相關分析,此舉具有一定現實意義。
一、后疫情時代下酒店業現狀
1.行業現狀
以某城市酒店業為例,現狀顯示該城市酒店業行業現狀主要有三個特征:其一酒店倒閉現象普遍,即新冠疫情迫使酒店行業停滯,而在停滯過程中酒店經營者的經濟也一直不斷流出,整體處于只出不進的狀態,因此在后疫情時代很多酒店經營者受自身經濟實力影響,無法繼續經營,酒店最終只能倒閉。也有部分酒店經營者知道在后疫情時代酒店業的發展會非常困難,認為自己沒有能力進行應對或者不愿耗費心力,因此自愿選擇倒閉,這就使得該城市酒店業內酒店倒閉現象普遍,有數據顯示該城市近30%的酒店在后疫情時代出于各種原因倒閉。其二行業消費者群體大幅減少,疫情發生前酒店業的人流量是非常龐大的,但疫情發生后人們都盡量避免外出。一方面是因為防疫要求,另一方面是因為自身對疫情的恐懼,因此在后疫情時代,由于疫情只是被基本控制,并沒有被完全消除,所以還是有很多人不敢去酒店這種人口密集的場所,這就導致該城市酒店業消費者群體大幅減少,客流量大不如前。其三行業發展受疫情常態化防控要求限制,由于疫情未能完全消除,酒店業還需要執行一些基本的防疫要求,如餐廳餐桌擺放須擴大間隔距離、整體環境須定期消毒等,這些要求固然是必須執行的,但從酒店業角度來看,其內部業務資源近半是不能使用的,在后疫情時代將長期處于閑置狀態。
2.經濟現狀
后疫情時代下酒店業經濟現狀呈現出支出增多、收益減少的特征,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有二:其一由于酒店需要執行一些基本的防疫要求,所以必須購置一系列的防疫物品,例如消毒液、洗手液等。同時,酒店內各場所的消毒頻率和要求相較于疫情前均有了更高的標準,對此必須加大人力資源的投入;除此之外,酒店為了保障自身在后疫情時代的人力資源充沛,必須在薪資報酬上予以優待,否則會出現大量人力流失現象,因此酒店業經濟支出增多。其二酒店業在消費者群體減少、近半業務資源閑置等狀況下,經濟收益自然大不如前,收益減少是必然存在的現象。
二、后疫情時代下酒店業發展阻力
著眼于酒店業在后疫情時代下的行業、經濟現狀,下文將從中梳理出阻礙酒店業發展的阻力,并以相關阻力為研究方向,便于在后續分析中提出針對性的發展策略。
1.酒店經營者的經濟實力
行業現狀中顯示,很多酒店經營者還是愿意在后疫情時代繼續經營酒店的,但自身經濟實力并不允許他們如此,因此出現了大量酒店倒閉的現象,而這對于行業發展而言就造成了較大阻力。就某城市酒店業來看,其當前發展水平與疫情發生前相差甚遠,整體情況呈下滑趨勢,而該城市相關部門并非沒有對此付諸努力,只是面對酒店經營者經濟實力帶來的阻力,實在是力不從心。例如該城市為了推動當地酒店業在后疫情時代繼續發展,由政府部門牽頭提出了一系列的優惠政策,旨在鼓勵酒店經營者繼續經營酒店,甚至吸引行業外資本進入酒店內,為其注入新的發展動力,但大量酒店經營者依然選擇了放棄,這引起了該城市政府部門的關注,通過調查發現大量酒店經營者是因為自身經濟實力不允許,所以優惠政策再好也無法繼續經營酒店,而外部資本也因此認為該城市酒店業沒有發展前景,不愿意投身其中。
2.消費者對疫情的恐懼心理
后疫情時代國內大量消費者依舊對疫情存在恐懼心理,原因就在于新冠疫情并未被完全消除,全國各地偶有發生的病例對人們進行著不斷的警示,因此當前很多人還是保持著良好的防控意識,而酒店在消費者群體中的一貫印象就是屬于人口密集、流動性大的公共空間,誰也無法知曉酒店內是否有新冠病毒的存在,恐懼心理由此而生。而恐懼心理使得酒店業喪失了大量消費者,代表酒店業的社會價值減弱,因此在后疫情時代發展中行業基礎薄弱,內部尚存在巨大空缺,更不用說向外擴張了,可以說消費者的恐懼心理是導致酒店業后疫情時代發展不暢的最大阻力之一。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因為新冠疫情現已升級為全球問題,其只是在國內得到了基本控制,所以海外游客在當前環境下并不能入境,酒店業客源市場僅限于國內,這也是一大阻力。
3.業內人力流動現象
后疫情時代幾乎所有的酒店都存在內部人力流動現象,針對這一現象很多酒店都通過提高薪酬待遇的方式來進行抑制,此舉雖然起到了一定作用,但效果不佳,行業整體上人力流動依舊頻繁,且呈惡化趨勢,表明在后疫情時代下酒店業將面臨人力資源不足的問題。造成這一問題的原因有二:其一業內人員對疫情同樣存在恐懼心理,因此即使在酒店提高薪酬待遇的條件下,后疫情時代他們依舊不愿意回到原先崗位繼續工作,而是選擇轉行或待業;其二因為疫情導致酒店業受到嚴重打擊,所以很多業內人員認為繼續在該行業中謀求發展是不理智的,因此選擇了離開。
4.防疫工作執行不當
上述提到,在后疫情時代部分基本的防疫工作要求是酒店業必須執行的,但縱觀整個行業可見,業內每個酒店的防疫工作執行情況基本都存在差異,說明酒店并不了解防疫工作的要求與標準,其中難免會出現很多防疫工作執行不當的問題。而在防疫工作執行不當的情況下,首先政府部門會對酒店進行嚴格監管,甚至禁止相關酒店繼續營業,這使得酒店業遭受一定的阻力,其次這可能加劇消費者恐懼心理與業內人力流動問題,使得相關阻力進一步增大,這就致使后疫情時代酒店業發展遭遇巨大阻力。
三、后疫情時代下酒店業發展策略
酒店業想要在后疫情時代謀得一個良好的發展前景,并獲得新的發展動力就必須積極應對以上提出的四大阻力,為此下文將提出相關發展策略,以供參考。
1.設立經濟補助機制,整合業內資源
政府部門為了鼓勵酒店業在后疫情時代謀求發展而設立優惠政策是可取舉措之一,但該舉措并沒有解決酒店經營者經濟實力匱乏的剛性問題,因此在優惠政策基礎上還要設立經濟補助機制,并對業內資源進行整合,策略具體內容如下。
(1)設立經濟補助機制
經濟補助機制并不是讓政府部門直接將資金交付于酒店業,再讓酒店業自行分配,這無疑會導致政府部門自身財政承受巨大壓力。正確的經濟補助機制應當是根據酒店業內各酒店經營表現來予以獎勵,使此類酒店得到經濟補助,能夠繼續發展,逐漸成為后疫情時代下行業內的龍頭企業,并借助龍頭企業作用帶領其他企業朝前發展,最終實現酒店業復蘇。其中酒店經營表現可以根據其經濟貢獻來進行判定。
(2)整合業內資源
為了解決后疫情時代酒店經營者經濟實力問題,政府部門可以牽頭將各大酒店經營者聯合在一起,實現業內資源整合,如建設資源共享機制、“抱團”機制等,這樣業內各大酒店經營者就能借助他人資源來彌補自身經濟實力不足的問題,也讓酒店有了新的發展動力,有利于酒店在后疫情時代復蘇。同時整合業內資源也便于政府部門對各整合后的酒店經營表現進行判斷,這與經濟補助機制之間有良好的銜接關系。
此外,以上策略能夠讓酒店業煥發新春,有利于外部資本的注入。
2.做好顧客維系工作,重視顧客需求
消費者對新冠疫情的恐懼心理是在所難免的,而酒店針對這一問題就必須做好顧客維系工作,該項工作能夠讓酒店了解客人恐懼心理形成的具體原因,由此了解其需求,隨后開展相關工作,這樣至少能打消客人對個體酒店安全性的顧慮。具體策略如下:
(1)顧客維系工作
本質上客人對疫情的恐懼心理是有些盲目的,他們對各酒店的防疫工作真實情況并不了解,因此無從選擇。面對這一情況,酒店就要以實際行動告知客人本酒店的防疫工作完全符合當前防疫工作要求,這樣才能打消他們的恐懼心理,而顧客維系工作就是酒店與客人交流的重要渠道,也是酒店傳達防疫工作信息的必由之路。維系工作可以通過多種方式開展,諸如新媒體、電話聯系等,但不管采取何種方式必須要求工作人員清晰地表達酒店防疫工作信息,同時也要挖掘客人的需求,以便于酒店作出應對。
(2)重視顧客需求
在顧客維系工作中,酒店可以了解到客人的基本需求,對此酒店不能置之不理,必須采取相應的行動,如假設在維系工作中了解到某客人認為酒店房間的被褥有傳染新冠疫情的風險,自己對此有些恐懼,則酒店就要做到每日進行被褥消毒,且頻繁更換,只有這樣客人的需求才可以被滿足,恐懼心理也會逐漸消除。
3.構建線上辦公環境,引入績效制
酒店一味提高內部工作人員的薪資報酬并不能有效制止人力流動現象,反而導致自身經濟支出增長,經濟成本大于經濟收益,這顯然是得不償失的做法,因此酒店必須采用其他策略來作出應對。針對這一點,本文建議酒店構建線上辦公環境,并引入績效制來滿足工作人員與酒店本身的需求,有效對人力流動現象進行治理,具體內容如下。
(1)構建線上辦公環境
線上辦公環境依托于信息技術,該項技術在疫情發生期間就在各大行業內被廣泛使用,因此在后疫情時代其同樣具備較高的應用價值,酒店業應當重視信息技術,業內酒店需要通過相關技術去構建線上辦公環境。線上辦公環境的構建需要考慮兩個重點:其一崗位職能,在酒店中并不是所有崗位都需要實地辦公的,因此此類崗位的職能特征使得任職人員可以進行線上辦公。酒店應當分析各崗位職能,找出可進行線上辦公的崗位,讓任職人員通過信息技術進行線上辦公,這就打消了部分業內人員對疫情的恐懼心理;其二工作規章,雖然信息技術讓相關崗位人員可以線上辦公,但不代表這些崗位人員就不需要進行實地辦公,建議酒店采用“輪班制”讓相關崗位人員輪流實地辦公,以便于處理一些特殊事務。
(2)引入績效制
在線上辦公環境下相關崗位人員的恐懼心理被消除,但還有一部分崗位需要實地辦公,因此酒店應當提升實地辦公崗位任職人員的薪酬待遇。如果酒店只提升實地辦公崗位待遇,可能會導致線上辦公崗位人員的不滿,說明要另尋他法來妥善處理這一問題。績效制就是解決這一問題的良好方法,其作用于酒店內所有崗位,崗位工作人員的工作表現決定了他們的薪酬,這不但能激勵所有崗位工作人員在后疫情時代努力工作,也滿足了實地辦公崗位任職人員薪酬待遇的提升需求。
4.高層認真學習防疫工作要求,并展開內部培訓
后疫情時代國家早已提出了防疫工作要求,但很多酒店經營者對此并不了解,導致防疫工作不當,使得其他問題惡化,因此酒店業想要在后疫情時代謀求發展,必須嚴格執行相關疫情防控要求。首先地方政府部門應當組織酒店業經營者參與防疫培訓,培訓中必須明確細化防疫工作要求,并對酒店經營者受訓成果進行檢驗;其次酒店經營者在培訓過后應當將相關防疫標準列入酒店工作規章,并對中、基層人員進行培訓,要求他們嚴格依照工作規章開展酒店內防疫工作,為酒店業后疫情時代發展作出保障。
四、結語
綜上所述,本文對后疫情時代酒店業發展策略進行了研究分析,闡述了后疫情時代下酒店業現狀、遭受阻力,并提出了相關發展策略。通過分析可知,后疫情時代酒店業發展現狀整體表現不佳,在行業層面與業內酒店經濟層面這一點都得到了證實,隨后文中根據現狀提煉出了現存的四大阻力,將它們視作研究方向,由此提出了相關發展策略。發展策略能夠起到幫助酒店業應對疫情余威,促使酒店業在后疫情時代能繼續發展的作用,能逐步讓酒店業復蘇。
參考文獻:
[1]趙豫西.我國經濟型酒店的營銷對策探析[J].商場現代化,2015(05):80-81.
[2]惠微.新時期酒店管理模式創新的研究[J].營銷界,2019(47):28+91.
[3]李雨珊.酒店業在市場競爭中的致勝對策探究[J].中國市場,2020(17):49+51.
[4]張萍.酒店行業發展現狀、趨勢及對高職人才需求分析[J].科技經濟導刊,2019(27):189-190.
[5]詩顥,邢夫敏,黎宏寶.多元文化視域下酒店危機管理初探[J].青島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7(01):69-72.
[6]楊麗娟.酒店企業危機管理的應急處理研究[J].經濟問題探索,2012(06):116-119.
[7]鄭江淮,付一夫,陶金.新冠肺炎疫情對消費經濟的影響及對策分析[J].消費經濟,2020(02):3-9.
[8]譚亞楠.新時期我國酒店管理的創新發展探究[J].全國流通經濟,2020(02):22-23.
[9]顧俊杰.新時期酒店經營管理問題分析及對策探究[J].企業改革與管理,2018(18):101-102.
作者簡介:楊秋瑩(1991.08- ),女,漢族,江蘇如皋人,本科,研究方向:旅游管理、酒店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