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盼盼
【摘要】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雖然貌似與英語聯系不大,其實卻屬于“功夫在詩外”,屬于“磨刀不誤砍柴工”的策略。如果德育教育在小學英語教學中運用得好,可以有效提升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進一步促進學生融入英語學習。
【關鍵詞】小學英語 德育教育 勵志教育 責任教育 賞識教育
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如果僅僅關注課堂教學,那么這樣的英語教師還稱不上合格的英語教師。筆者雖然參加工作時間還不是太久,但是作為小學英語教師,筆者非常關注學生的身心健康,同時非常注重在小學英語課堂上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
一、賞識教育,打開學生的心靈之門
不關注教學成績的教師不一定是好教師,但是不關心孩子身心健康的教師絕對不是太稱職的教師。青年教師在成長中,往往把關注點放在成績上,這固然沒有什么錯,但是隨著獨生子女教育問題的突顯,如果僅關注學生的學習成績,卻忽略學生的健康成長,仍然會導致“雞飛蛋打”的局面,一方面是學生厭學,對學習興趣不濃,導致學習成績下滑;另一方面是學生心理健康出現一定的問題,進一步導致學習興趣的下降,從而進入惡性循環。鑒于此,筆者在英語教學中,更多地進行了賞識教育。
在英語課堂上,善于捕捉每個孩子的閃光點。例如,剛剛進入教育行業時,我常常為學生一個不規范的書寫,一個不標準的發音,大動干戈。導致一部分孩子在課堂學習中畏手畏腳,完全沒有了孩子的天真活潑和求知若渴。怎么辦?必須改變自己的教學指導思想,要讓孩子動起來,活起來,這樣的英語才是小學英語課堂應該呈現的樣子。
于是,孩子書寫的好我就表揚孩子的書寫,孩子朗讀好,我就表揚孩子的朗讀,孩子即使成績一般,但是只要上課積極認真,我就表揚孩子的學習態度。總之,善于發現孩子一切可以挖掘出來的閃光點,當孩子的自信在賞識中得到激發,他們在課堂上的主動性、注意力都有大幅度的提升,讓學生猶如“初生牛犢”一般,在學習上主動好學。
二、勵志教育、責任教育,讓學生認知自己
現在的學生受苦少,享福多,自然把學習視為最為辛苦的事情。而在學校中很多孩子又表現出對學習興趣不大,不知道學習的目的,學習動機不強,學習興趣不濃。甚至一些小學生還曾經認為,不學英語是“愛國”的表現,當然這是一種戲謔地想法。筆者作為一名英語教師也曾經有過錯誤地想法,認為,過于重視英語仿佛也沒有必要,尤其是很多人大學畢業之后,很少再有使用英語的機會。后來筆者才加一次英語教師培訓,當時講座的一名教授講,現在英語學習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一些高端人才,可以直接閱讀英文材料,不用借助翻譯。這樣可以隨時了解國際最新的發展,尤其是今天我們還處于改革開放的關鍵期,我們還有許多東西需要學習。后來筆者才重視到英語學習和英語教學的重要性,讓學生從小就重視英語學習。
同時,在英語教學中,筆者也非常注重學生的勵志教育和責任意識。學好一門學科,不單單是為了考一個好的成績,更重要地是可能擔負著學習先進的理念,擔負著為國家做貢獻的使命,因此小學生也應該好好學習英語,將來才可能輕松方便地學習其他國家先進的科學技術。
三、讓學生找到自己的定位,努力比成績更重要
雖然作為一名英語教師關注學生成績并無過錯,但是根據成績把學生分成三六九等,無疑是有悖教育原則和教育理念的。可以想象,無論學生如何努力,班里的孩子都會因為成績的不同而排除不同的名次,第一名的孩子將來一定成為國家棟梁,最后一名孩子,將來就對國家沒有貢獻嗎?顯然不是這樣的,因此,我們在關注孩子成績的同時,也要關注學生的健康成長,將來國家許許多多普通平凡的崗位,都需要有人堅守,而孩子的正直、善良,鍥而不舍的態度,是孩子一生的財富,只要他們做對國家有益的事情,就是國家的棟梁,都是在為國家做貢獻。我們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因為成績的不好,而把自己定義為“差生”吧。因此,所有的孩子都可以找到自己的定位,不因成績而自卑。將來他們同樣能為國家做出貢獻,甚至做出重要的貢獻。
總之,作為有一定教學經年的教師,筆者認為不能在英語課堂上只關注學生的英語成績,更應該關注學生的身心健康,對他們進行德育教育,這樣不僅有利于學生健康全面的發展,而且也是每個教師應該具備的理念和職責。學生的身心健康和正確的價值判斷,是學生步入社會不可缺少的品質。因此,所有教師都要更新自己的理念,把正確的理念應用于教學實踐過程中。
參考文獻:
[1]李愛春.德育教育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基本策略[J].中學英語,2018,(05).
[2]黃靚柯.論如何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策略[J].校外英語,2018,(17).
[3]王一琳.德育潤無聲——小學英語教學中學生的德育教育[J].英語畫刊,2018,(14).
[4]宋雪晶.試論小學英語教學中的德育教育[J].校園英語,201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