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立德樹人”口號的提出,“全學科育人”思想也成為主流,所有的教育工作者都需要肩負起實施德育教育的時代使命,全力加強思想品德教育活動。其中,語文課程本身就同時具備人文性、工具性的教育作用,本身便蘊藏著豐富的文明成果、人文智慧,是實施德育教育的重要課程,而在誦讀活動中,學生也能受到思想熏陶、美學啟發,可以同時整合智育與德育活動,讓學生真正實現健康成長。文章將客觀分析小學語文教師如何通過誦讀活動落實“立德樹人”教育目標。
關鍵詞:小學語文;誦讀活動;“立德樹人”;滲透方式
小學語文教學一直都非常看重誦讀活動,教師在設計閱讀教學目標時,也通常會標注“有感情朗讀課文”這個關鍵詞,目的則是要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讓學生將個人情感融入閱讀之中。實際上,誦讀活動本身就是一種情感創作行為,每個學生的閱讀感知、情感共鳴都會直接影響學生的誦讀表現,是學生自然而然地情感流露,而且也是學生品味文本信息、感受文本情感的過程。所以誦讀活動會驅使學生全身心投入到閱讀活動之中,也能讓學生接受思想熏陶、情感啟迪。因此,小學語文教師要通過誦讀活動落實德育教育目標,切實優化誦讀活動的教學效益。
一、 以體裁為標準,體會不同情感
在部編版小學語文教材中,編寫者收錄了不同體裁的文學作品,包括古詩詞、文言文、各種體裁的現代文,而每一種體裁的情感表達方式不同。所以教師引領學生以不同的方式去誦讀這些文本資源,以便順利引導學生探索文學作品中的人文內涵、情感脈絡,以此在誦讀活動中落實德育教育目標。
(一)古詩詞誦讀活動
古詩詞是一種不同于現代人表達方式的古典文學作品,語言極為凝練,但是情感非常豐富。古人也會在詩詞中創設某種意境,讓人有回味無窮之感。在部編版小學語文教材中,各個學期的課文資源也收錄了不同主題、不同時代的古詩詞作品,目的便是要引導學生鑒賞古詩詞,使其既能因此獲得美的感受,形成良好的文學修養,也要利用這些文本資源引導學生探索特定時空下的歷史文化,有效培養學生的文化自信,同時還要引導學生學習古人的偉大品格和高尚情操,讓學生接受德育熏陶。因此,如果想要順利落實立德樹人目標,教師也要積極組織古詩詞誦讀活動。但是,在誦讀古詩詞時,學生的語氣要更加內斂一些,有一種“欲語還休”之感,讓人回味無窮、情不自禁地思考古詩詞的內涵,用語言展現詩詞意境。
例如,在《題西林壁》古詩閱讀教學過程中,筆者就讓本班學生自主調查了詩歌的創作背景,讓學生想象蘇軾在觀賞廬山時的心境,鼓勵學生自主誦讀詩歌。在本輪誦讀活動中,本班學生基于自己對古詩結構、語言表達特征的理解,使用抑揚頓挫的語調誦讀了詩歌,但是情感力度不夠,語氣也不夠悠長,沒有展現出詩歌的哲理性。于是,可以讓學生觀察了一個圓柱體,讓學生從側面、上面、底面觀察了圓柱體的結構,據此讓學生與詩人產生思想共鳴。在這時,本班學生便可自發調整誦讀語氣,在朗讀前兩句詩句時使用了宏偉、壯闊的語氣,而在朗讀后兩句詩歌時,則使用了一種深沉、穩重的語氣去展現詩人在觀賞廬山景象時所產生的情感與思考。
(二)現代文誦讀活動
現代文,一般是指白話文,符合小學生熟悉的用語習慣,但是體裁種類很多,如記敘文、說明文、散文、景物類文章等。每一種文本的語言表達方式不同,所以學生也需使用不同的誦讀方式展現文本情感。值得一提的是,部編版小學語文教材中的現代文資源都從各個方面提出了為人處世的道理,蘊含著豐富的德育資源,所以教師要引導學生誦讀現代文,引導學生全面探索現代文的主旨內涵、中心思想,確保學生能夠準確理解課文的思想主旨,自主完成誦讀任務。
在部編版小學語文教材中,記敘文的數量較多,所以筆者便以記敘文為例,分析如何才能讓學生自主誦讀,并且有效落實立德樹人育人目標。以《窮人》一課教學為例,學生可以通過文本看到一個善良、正直且貧窮的人物形象,既能明白桑娜一家的生活十分窘迫,也能看到桑娜愿意不計回報幫助他人的善良形象,所以在誦讀時,學生的語氣要盡量自然,節奏也要鮮明,不必過多修飾語氣,要以事實去打動他人。但是,在讀到桑娜的心理活動時,學生則要懂得變換語氣,比如在剛剛讀到桑娜在雷雨天氣下照顧子女時,要使用平和的語氣,但是可以添加一些擔憂的氣息;在讀到桑娜看到鄰居西蒙死去時,則可使用一種惋惜、震驚的語氣;在準備收養西蒙子女時,則可使用忐忑的語氣,……這樣,則可真實展現桑娜的心路歷程,也能讓學生更加準確地了解桑娜的人物形象。
二、 學生誦讀,教師指導
在誦讀活動中,學生是無法與文本完全達成情感一致的,因為學生本身的閱讀理解會受到個人閱歷、認知能力的直接影響,甚至于師生之間也無法完全形成閱讀共識,所以教師不可以將自己的想法強加給學生,而是要讓學生自主創作。但是,如果學生在誦讀時并不能準確理解文本的主旨內涵,那么教師則應該及時介入誦讀干預活動,讓學生順利實現健康成長。
(一)學生自主誦讀,展現情感
在誦讀時,為了避免學生“先入為主”,教師應該讓學生自主誦讀文本,引導學生積極展現自身的誦讀能力,使其順利完成誦讀任務,鼓勵學生自主創作、自主抒發閱讀情感。在此過程中,教師要充分尊重每一個學生的想法、感受,而且要引導學生自覺參與誦讀練習,以便更有效地在誦讀活動中滲透道德教育活動。
例如,在《橋》這篇課文閱讀教學中,筆者就組織了誦讀教學活動,讓學生自主誦讀課文,展現老漢的偉大形象。比如,有一個學生的誦讀表現很好,他在朗讀前幾段老漢主動站出來負責幫助村民過橋時,使用了沉穩、堅定的語氣;在讀到老漢將年輕人從隊伍中拽出來,痛罵年輕人的時候,則使用了一種憤怒、怒其不爭的語氣;在讀到老漢與年輕人都被洪水淹沒時,則采用了震驚、遺憾的語氣,而在讀到故事結尾,知道老漢與年輕人是父子關系時,則使用了一種意外的語氣。
(二)教師指導學生,深化體會
雖然誦讀活動應該是以學生的自主創作為中心的,但是教師的科學指導也至關重要,如果教師的指導是科學的、合理的,那么學生的閱讀理解會變得更加深刻,也能更加準確地理解文本的內涵主旨,可促使學生真正實現健康成長,使其自覺傳承文本資源中的智慧。因此,小學語文教師要鼓勵學生、指導學生,幫助學生調整誦讀方式,深化學生的閱讀理解,豐富學生的思想感悟,讓學生順利接受品德熏陶。
例如,在《橋》課文誦讀活動中,筆者發現大多數學生在讀到老漢將年輕人從隊伍中拽出來并痛罵年輕人的語句時,語氣不夠堅定,且沒有加入一種心疼、無奈但堅定的情緒。于是,讓學生再次閱讀課文的結尾,讓學生想象當老漢決定讓年輕人留下來時的心路歷程,希望學生可以代入父親這個身份角色,分析老漢在黨員身份面前放棄父親身份的痛心、堅定之舉,希望學生可以重新誦讀課文,進一步體會老漢舍己為人、無私付出的偉大形象。
三、 誦讀經典,傳承文化
要想在誦讀實踐活動中落實“立德樹人”教育目標,單純靠課文資源是遠遠不夠的,學生也需要通過課外閱讀活動接觸主題更為豐富的文本資源,遷移誦讀技巧,以便順利完成誦讀創作任務,從而切實豐富學生的精神財富。因此,小學語文教師要積極利用課外讀物組織誦讀活動,引導學生傳承國內外經典文化,穩步提升學生的文學素養,從而切實豐富學生的德育認知,讓學生漸漸成為一個有素質、有道德的高素質人才。
(一)整理豐富的課外讀物
要想引導學生在課外自覺參與誦讀活動,那么小學語文教師就必須要整理出備受學生喜愛的課外讀物,因為小學生的誦讀活動是自由的、開放的,只有讓學生產生了閱讀興趣,才能使其自覺誦讀相關文本。因此,小學語文教師要全面了解學生喜歡的圖書類型、主題,兼顧學生共性需求與個體愛好,整理豐富的課外讀物,以便讓學生順利參與誦讀創作活動,使其自覺接受文學熏陶。
為了讓學生在課外也能自覺誦讀各類文本,使其及時接受人文熏陶,筆者整理了多篇文本資源。比如,針對閱讀能力低下、閱讀自覺性不強的學生,為他們推薦了一些童話故事、國內外經典繪本,利用這些難度較低、主題鮮明的文本資源去教育學生,讓學生分析文本的中心思想。另外,筆者還會整理一些與學生現實成長有關的小說、中短篇名著作品,以及一些單篇的散文、記敘文、說明文、寫景文等,還有豐富的國學經典作品,希望可以切實引導學生自主誦讀文學典故,不斷豐富學生的精神財富。
(二)組織多形式的誦讀活動
在課外誦讀活動中,師生、生生之間應該經常進行交流、溝通,因為小學生需要借鑒其他同伴的誦讀經驗,共享閱讀智慧,否則也很難真正實現有效學習。對此,小學語文教師則要組織多種形式的課外誦讀展示、交流活動,既要讓學生分享自己的誦讀感悟,也要引導學生相互指正、互幫互助,使其總結出誦讀不同主題文本的有效方法,從而切實提升學生的誦讀能力,引導學生自覺傳承文學文化,有效提升學生的素質水平,讓學生變得有氣質、有內涵。
為了讓學生自主參加誦讀活動,使其實現自主創作,筆者每周五下午都會組織一輪誦讀大會,學生可選擇一篇令自己印象最深刻、感觸最多的文本作為誦讀對象,在大會上誦讀相關文本,投入自己的真情實感,還可在誦讀之后分享自己的心路歷程,據此實現精神對話,共享閱讀智慧。
總而言之,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組織誦讀活動不僅可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也能讓學生在誦讀過程中接收人文熏陶、思想啟迪,是落實立德樹人目標的重要活動。因此,小學語文教師要積極組織誦讀活動,引導學生自主創作、自主表達,與學生一同討論文本的中心思想、人文智慧,讓學生全面接受人文熏陶,豐富學生的精神財富,逐步提升學生的道德素養水平,為培養出一批優秀的社會主義接班人做好充足準備。
參考文獻:
[1]叢龍梅.培養誦讀習慣,品味國學文化[J].華夏教師,2018(32):30-31.
[2]鄭雅文,鄭道靜.論經典誦讀活動在小學語文課堂中的有效開展:以合肥市杏林小學為例[J].教育教學論壇,2018(42):277-278.
[3]潘倩.小學低年級開展經典誦讀活動的調查研究[D].福州:福建師范大學,2018.
[4]邢曉蘭.小學語文誦讀融合品德教育實踐探究[D].呼和浩特:內蒙古師范大學,2017.
作者簡介:
鄭玉貞,福建省莆田市,莆田市城廂區第一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