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宜林
【摘要】將傳統文化教育滲透到各學科教學中,可使學生在學習專業知識的同時,掌握其所包含的傳統文化內涵,提高對知識的理解和認知,肩負起傳承傳統文化的重任。基于此,高職思政教師將傳統文化教育與思政課程相結合,挖掘兩者之間存在的聯系,然后制定有效的教學計劃,提高學生對傳統文化學習的重視程度,從而提升傳統文化教育效果。但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往往忽略了傳統文化的落實,導致傳統文化教育的缺失,一些學生的思想問題難以得到有效解決。對此,高職院校需要提高重視程度,做好思政教師的工作,以確保傳統文化教育的實現。
【關鍵詞】傳統文化? 高職思想政治教育? 缺失
高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要是為了培養學生的思想政治素養,樹立正確的三觀,養成良好的道德品德和行為修養,堅持正確的政治立場。但由于網絡環境的沖擊,當代大學生群體受到了一些外來思想文化的影響,三觀發生了變化,政治認同感和民族認同感薄弱,這一情況并不利于大學生的全面發展。因此開展傳統文化教育工作,不僅僅是要學生認識到民族精神,并受到民族精神和文化的感染,提升民族認同感。同時,還需要堅持黨的領導地位,學習馬克思主義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提升自身的思想政治素養,建立明辨是非的能力,才能以最好的狀態步入社會,迎接挑戰。
一、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在高職思政教育中落實的重要性
(一)提高大學生的民族認同感,堅持正確的政治立場
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工作會根據大學生的需求和思政教育內容特點選擇恰當的教育教學內容,這一內容包含了中華民族沉淀了五千年的文化瑰寶和民族精神,它指引著中華民族前進。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也會受到這一精神感染,學會歷史,挖掘其中包含的傳統文化和思想政治知識,認識到中華民族的偉大,并學習自強不息、頑強拼搏的民族精神,逐步提高大學生的民族認同感,在實際的生活中自覺維護民族榮譽和利益。同時,還能夠引導學生認識到在這一過程中黨的領導地位,堅持正確的政治立場,有效改善大學生群眾思想現狀,消除外來文化對思政教育的影響。
(二)有利于傳承傳統文化,提高思想政治的教學效率
在高職思想政治課堂中融入傳統文化教育,提高學生對傳統文化的重視程度,教師每周選定不同的主題教學,激發學生興趣,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相關的活動中,通過實際活動感受傳統文化中包含的精神和內涵,轉變大學生的思想觀念,肩負起傳承傳統文化的重任,以此來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實現素質教育的教學目標。
二、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在高職思政教育中的缺失
(一)教師忽略了傳統文化教育的落實
近年來,國學文化在社會上掀起了一陣熱潮,傳統文化再次走進大眾的視野中。在高等教育中,傳統文化占據了一席之地,國家也針對高等教育中傳統文化教育的落實制定的一些政策方針,以便支持傳統文化教育融入于高等教育的各項課程中。但在高職院校思政課程的實際教學中,教師教學任務繁重,并未具備多余的精力分析傳統文化教育和思政教育的關聯性,從而開展融合教學工作。同時思政教師也并未認識到傳統文化教育滲透的重要性,僅僅停留在形式化走過場等階段,影響了傳統文化教育價值的充分發揮,學生也并未從真正意義上接受傳統文化。
(二)傳統文化教育缺乏和思政教育的實際聯系
傳統文化教育中包含了眾多知識和內容,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需要根據內容特點和內涵選擇恰當的思政內容,然后開展融合教學。但是由于教師的不重視,教學模式的單一陳舊等各種原因,使得傳統文化的教育缺乏和思政教育的實際聯系,學生難以從思政內容的學習過程中理解傳統文化的內涵和本質,導致思想政治的吸收效率不高,也難以全面地掌握傳統文化的內容。
(三)過于注重理論教學,難以付諸于行動
思想政治課程是一項理論和實踐并重的課程,教師在講授完理論知識后,可以通過實踐活動、社會案例、時事新聞等分析這一理論知識的內涵,從而提高學生的理解和認知,便于學生在生活中開展思政學習。但在開展傳統文化教育時,教師過于注重理論教學,采用的教學方法比較陳舊,難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缺乏實踐活動的輔助教學,學生在上完理論課程后很快便遺忘了這些知識,影響了傳統文化的教學效率,而且在生活中學生也難以將傳統文化內容傳承、精神熏陶等付諸于行動中,影響了大學生綜合素養的提升。
三、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在高職思政教育中的實現
(一)挖掘思政教材內容特點,掌握其中的關聯性
實現傳統文化教育在思政教育中的落實,首先需要教師提高對傳統文化教育的重視程度,認識到傳統文化教育的教學目標,挖掘思想教材內容中的特點,根據兩者之間存在的關聯性滲透傳統文化的內容,引導學生開展融合學習活動,提高學習效率。例如,教師在開展中國近代史的教學時,可以要求學生在課前搜集相關的資料,了解在這過去的時代中,中華民族的革命先烈是如何尋求救國之路、最后獲得民族解放和民族獨立的。將資料帶入到課堂,結合教材內容分析這段歷史,隨后教師設置問題:中華民族之所以能成功,實現民族解放和獨立,是依靠了什么?引導學生討論分析,談一談自己的看法。有的學生回答:是因為革命先烈中心中都有著唯一的念頭,他們為國而戰,為人民而戰。有的學生回答道:是因為我們的民族氣節和民族精神,影響著一代又一代的人們。教師表揚兩位學生的回答,隨后滲透傳統文化教育中包含的民族精神教育,引導學生認識到中華民族自強不息、頑強拼搏、艱苦奮斗的民族精神,并在這一精神熏陶下,提高民族認同感,積極開展思政學習。
(二)設置相關主題活動,激發學生的參與興趣
在思政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實踐活動實現傳統文化的滲透。便于激發學生的參與興趣,在實踐活動中感受傳統文化的應用和傳承,從而在今后的生活中,學生能夠付諸于行動做好傳統文化的傳承工作。例如,教師可以根據思政教學內容將本次實踐活動設置為尋找民間文化,引導學生進入到社會生活中,尋找一些民風民俗和非物質文化遺產,尋根溯源,了解這一民風民俗的形成和發展,也可以參與到制作過程中,感受其中所包含的傳統文化,提高學生重視程度,積極投身于傳統文化的傳承建設中。
(三)構建網絡平臺,做好宣傳工作
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構建一個網絡教育平臺,將思政教育資源等〖HJ0.55mm〗分享在這一平臺中,并根據教學內容的主題選擇恰當的傳統文化內容,編寫文章,制作視頻,分享社會案例,等等,利用這一網絡平臺,做好傳統文化的教育和宣傳工作,引導學生參與到這一過程中,在潛移默化中學生掌握了更多的傳統文化知識,提高了學習效率。
四、結語
總而言之,黨和國家十分重視大學生傳統文化培養工作,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確保傳統文化教育在高等教育中的落實。但是,在實際實施的過程中,高職院校、教師、學生的不重視導致在思政教育中傳統文化教育的缺失。針對這一情況,高職院校應當提高重視程度,明確國家制定的政策內容,提高傳統文化教育在課程設置中的占比,定期開展各種傳統文化活動,以此提高教師和學生的重視程度。在思想政治教學中,挖掘教學內容的特點,尋找滲透關鍵點。構建一個網絡平臺,借助網絡加大傳統文化的宣傳力度,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帶領學生學習文化的內涵和本質,提高學生的思想政治素養和傳統文化修養。
參考文獻:
[1]淦麗霞.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研究[J].法制博覽,2020,(14) :57.
[2]何偉.民族地區傳統文化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思考[J].黑龍江高教研究,2020,(3) :129.
[3]孫軻.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滲透傳統文化教育的有效路徑[J].青春歲月,2019,(33) :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