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做好后進生的思想工作,是實施素質教育的一個重要方面。素質教育的核心之一,就是要面向全體學生。只有提高了全體學生的整體素質,才能使全民族的素質得到提高。那么作為一個班主任,也只有腳踏實地的做好轉化后進生的思想工作,從實際上清除大量后進生的存在,才能談得上提高全體學生的整體素質。轉化后進生是一項艱難、細致而又非常特殊的工作。必須針對差生的特點,講求轉化的藝術,創造機會,構造階梯,營造氛圍,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
關鍵詞:心理特點;轉化;后進生;措施
一、 引言
如何轉化后進生是老師最頭痛的一件事,但是盡管如此,我們——人類靈魂的工程師也要迎刃而上。
“后進生”,即思想品德和學習成績都較差的學生。絕大多數的后進生存在與面向全體學生全面發展的素質教育嚴重相悖。他們的成長關系到班級工作能否順利開展;關系到班級的前途;關系到素質教育能否實現。因此作為一名教師,特別是班主任,應花一定的時間和精力去了解后進生的心理,并探索轉化的良策。
二、 后進生一般有如下的心理特點
(一)既自卑又自尊
由于長時期的受挫,絕大部分后進生總覺得處處不如人,在人面前矮三分,老師、家長、同學看不起自己,輕視自己,因而自卑感特重。同時,又唯恐受到別人的嘲諷和羞辱,極力維護自己的尊嚴。因此,他們常常自我封鎖,用封閉的內心,拒絕交往。如果別人有意無意地傷害了他們,甚至會出現過激行為。
(二)既可塑又反復
絕大多數后進生并非“朽木不可雕也”“無可救藥”,只不過目前他們的缺點多于閃光點而已。他們的心靈深處也有進步的要求,上進的欲望。只要教育工作者教育得法,他們會有轉化的可能。但后進生意志薄弱,自控能力差,缺乏毅力,當他們犯了錯誤以后,內心也會深深地感到懊悔和自責,但好景不長,往往又會放松自己,“故伎重演”,犯了新的錯誤,教育者只有不斷地了解、把握每個后進生的特點,爭取教育工作的主動性,這樣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既厭學又渴知
后進生由于缺乏內在的學習動機,學習上表現為被動應付,或憑短暫的興趣,難以對付比較復雜的學習、戰勝學習中的挫折和困難,學習成績差又更加使他們心灰意冷,大有“破罐子破摔”之勢,如此惡性循環,使他們普遍產生慶學情緒,甚而“躲課”“逃學”現象時有發生。同時,他們又渴求學好功課,能給老師、家長、同學一個意外的驚喜,找回他們內心應有的自尊。但因基礎太差及其他種種原因,往往力不從心,事與愿違。
三、 轉化后進生有幾點做法
(一)對轉化后進生要有足夠的信心
由于學生的生活環境不同,性格智力各異,所以學習能力必然會出現或多或少的差異,這是自然的。甚至有的后進生,并非智力上的低能,而是學習中遇到了困難,發展受到了阻礙,或思想上和行為習慣上的缺陷所致,我們會發現,在他們身上,有許多潛能未被開發,優秀的品質未能得到適時發展。所以,對后進生的轉化我們一定要有信心。
(二)幫助后進生消除自卑心理
有的后進生自認為學習不如別人,在課堂上不懂也不敢問;有的怕答錯了同學們譏笑,不敢回答老師的提問;有的喪失了學習的信心,甚至破罐破摔。根據后進生的心理特點,我在課堂教學中特別注意培養典型,以點帶面,全面提高,鼓勵后進生不要氣餒,讓他們感到所謂難題并不難,只要“跳一跳”,就能“夠得著”。比如,一道題發出后,先找好的學生回答,再出現類似問題,讓后進生回答,給他們創造成功的機會。讓他們爭相表現,在表現中獲得成功,讓他們感到“試試就能行,爭爭就能贏”,要求同學們對待后進生不歧視、不排斥、不挖苦?;突郏韵筮M生的自卑感,不甘居下游爭上游。
(三)對后進生傾注真情、奉獻愛心
大家都知道古代皮格馬利翁神話傳說,這種神話傳說在教育上就叫“皮格馬利翁效應”。如果我們都能像皮格馬利翁一樣,對所教育的對象傾注愛心,真誠相待,相信定會收到與皮格馬利翁相類似的效果。
后進生的內心一般較孤獨、壓抑,且唯恐受到別人的嘲弄與歧視。他們渴望嘗到與一般學生一樣嘗到的溫情。因而在與后進生的接觸中,不應一味地嚴厲訓斥、數落,而更多的應用真心、善意去感化他們、打動他們,既要關心他們的學習,也要關心他們的生活,處處為他們分憂解愁。讓愛的暖流融化冰雪,吹散他們心中的陰云,使后進生振作起精神,最終成為學習和生活的強者。
(四)對后進生要做到“五心”
對后進生我們一定做到:關心他們要一片誠心;了解他們要全面細心;教育他們要誠懇耐心;幫助他們要有信心,平時對待他們要有愛心。
記得剛參加工作的時候,班級里有個非常特別的小男孩,平時不但不學習,上課還經常影響其他孩子學習,可以說,那時我感到非常的頭痛,我該怎么辦呢?也許正是因為那時剛剛畢業,班主任的經驗少,所以幾乎我每天上課都在提醒著他:“認真聽課,不要亂說話……”每次他都呆呆的看著我,一言不發!就這樣我們在對視后,我會繼續我的教學。有一天,我正在講著學生難以理解的用方程解決問題,他卻藏到了桌子底下,自顧自的玩著,這次我真的氣急了,立馬喊道“韓旭,你在干什么?站起來!”接著便是一頓批評教育。但這次不同的是他用那雙水汪汪的大眼睛看著我,流下了委屈的眼淚。為了不耽誤學生,我繼續我的教學。下課后,我在辦公桌上發現了一張賀卡,上面寫著“老師,明天就是教師節了,我是個不聽話的孩子,但我以后真的不會惹您生氣了!祝您節日快樂!署名:韓旭”看到賀卡上那歪歪扭扭的字體,我恍然大悟,原來課上他是在桌下寫賀卡,孩子在祝福我,我卻在干些什么呢!我的愛心和耐心哪去了!都說“眼見為實”,可我親眼所見,還是錯怪了學生,這是深刻的教訓。第二天,我找到了他,特意感謝他的祝福,并對他說:“這是我收到的最好的禮物?!笔潞笪疑钌畹胤词∽约?,深深體會到,做為一名老師,在處理班級事物時,一定要冷靜、再冷靜,千萬不能采取過激行為,那樣不但孩子受傷,自己也受傷。
事情雖小,但卻值得我們去思考,去琢磨,教師是特殊的職業,來不得半點的敷衍與隨意,因為你手中掌握著學生的未來,托著祖國的明天。
(五)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雙管齊下
如果說在后進生的轉化工作中,學校教育起主導作用,那么家庭教育則是鞏固學校教育轉化效果的有力保證,只有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雙管齊下,才能形成轉化后進生的合力,有力地防止一些后進生缺點、錯誤的回潮。為此,我們每學期制訂了周密的工作計劃,建立后進生檔案,設立《學校家庭聯系冊》,每月召開一次學生家長會,聽取家長的反映與建議。對一些“老大難”“釘子戶”學生,我們主動上門家訪,讓其知道問題的嚴重性,而后有的放矢,進行針對性教育。通過這些措施,密切了學校與家庭的聯系,互通了信息,從而真正形成了齊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六)實行補救措施
為做好后進生轉化,要求自己對后進生實行“五優先”。即優先讓他們回答問題;優先檢查他們的作業;優先對他們輔導;優先評為進步學生;優先參加各種文體活動。在補救過程中,我無論在課堂教學還是課后作業中,發現后進生的問題及時耐心輔導,及時更正;積極組織幫帶活動,讓優生和后進生結對子,在自習課或假期中,幫助他們趕上來,逐漸縮小差距。
同時,學生的學習動機是一切學習的原動力,是推動學生學習的主觀因素,是學生學會學習的前提。對于后進生來說,這一點顯得尤為重要。在教學中我注重激發后進生的學習動機,培養他們的求知欲,變“要我學”為“我要學”。首先用愛心換取信心。關愛是學生進步的助長劑,是真正開啟和通往學生心靈之路的金鑰匙。其次,用愛好激發興趣。愛好和興趣是調動學生進步的“內動力”。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特長和愛好,發現學生的優點是教師的天職,對后進生來說,外界對其身上閃光點的肯定,更能引起他們的珍惜,激發學習上的“內動力”。再次,用互助鼓舞士氣。同學們互幫互助,不輕視任何一名后進生,撥動他們殘缺不全的琴弦,能溫暖那久已冰冷的心房,使他們找到自己在班集體中的適當位置,發他們不甘落伍,奮起直追“大部隊”的高昂斗志。
為鼓勵后進生進步,我在班里還設立后進生進步獎。一有進步,及時表揚獎勵,經過多方面努力,后進生學習成績和各方面都有顯著提高。
(七)深入社會家庭調查
抓后進生單靠學校是不行的,還要靠社會家庭的教育,對此,我經常走向社會,走向家庭采訪調查。通過調查,了解到我班鄭××同學,經常遲到,成績逐漸下降的原因是,因其父母每天黑夜打撲克,他也看到深夜,影響了學習。我了解到此情況后,向家長講解了學校與家庭的重要性,后來其父母與我配合,這個孩子的成績很快提高了。
四、 結語
總之,作為一名合格的教師,要面向全體學生,不能只把眼光集中在少數優等生的身上,而忽視后進生。愛護、關心每個學生,對每一個有發展潛力的學生負責。作為教育工作者,應充分調動各方面的積極因素,切實貫徹執行黨的教育方針,堅持面向全體學生、全面提高、發展的原則,真正做到教育園地里百花齊放、滿園春色。
參考文獻:
[1]陳宇光.小學班主任工作藝術[M].南京: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1999.
[2]張向葵.教育心理學[M].北京:中央廣播電視大學出版社,2003.
[3]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100條建議.
[4]蘇霍姆林斯基.愛的教育.
[5]教育部師范教育司.小學班主任工作理論與實踐[M].長春: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0.
作者簡介:
朱雪,吉林省松原市,吉林省松原市扶余市三駿滿族蒙古族錫伯族鄉第一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