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綢
【摘 要】 隨著新課改的發展,小學語文也加入到了改革的行列當中。小學語文新課改要求老師要將學生的實際水平作為依據,從而展開有效的師生互動,增強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增強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從而增加學生學習語文的有效性。所以,小學語文教學師生有效互動逐漸成為老師目前重要的問題。本文通過新課改的要求來對小學語文教學師生有效互動展開討論。
【關鍵詞】 小學語文 ?有效互動 ?師生之間
1. 引言
高效的課堂互動可以增強學生對于學習語文的積極性和有效性,可以增強學生對于語文學習的興趣。在新課標的要求中,要求老師在進行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要將學生作為課堂的主體地位,在課堂中老師要增強學生對課堂的參與感,要讓學生在課堂中真正的學習到知識。師生有效互動課堂可以很好的培育學生在該階段的心理發展,也正好對應了新課改的要求。在小學生這個階段的學生都比較活潑而且不容易靜下來,對世間很多事物都有很大的好奇心,老師這個時候就要借助學生的好奇心來進行師生互動課堂,這樣可以滿足學生的好奇心,還可以提高學生學習的有效性。如果老師想讓師生互動課堂發揮到最大的水平,那就要在課堂上最大程度運用到師生互動課堂中,因此解決此問題的策略就在下文進行詳細展開。
2. 小學語文教學師生互動中存在的不足之處
2.1小學語文互動課堂較單一
在傳統的小學語文課堂中最傳統的教育方式就是老師單方面進行課程傳授,老師講,同學聽,這是幾乎每個課堂都慣用的手法,老師單方面的對知識進行篩選,從主觀意愿來分析哪些適合學生哪些不適合,但從來沒有考慮過學生對于知識的選擇,長此以往,這種傳統課堂磨滅了小學生對于知識的渴望性。老師雖然會在課前進行短暫的師生互動來引入每堂課的中心內容,但由于目前受到課堂任務的限制和應試教育的大背景下,師生互動課堂并沒有發揮到最大的優點,只是簡單的老師進行提問,學生進行回答,這種簡單的走走形式的潦草方法深深的影響了師生互動課堂的有效性。
2.2師生關系不平等
由于受到傳統因素的影響,在老師和學生的地位中,老師明顯是高于學生,從而凸顯出老師和學生之間的不平等地位。正是由于這種不平等的地位影響了后續的課堂,課堂上本該是每個同學大放光彩的時刻,但是卻變成了成績好的學生的舞臺,成績不好的卻成為了與之進行對比的對象,這就導致學習好的學生越來越優秀,而成績差的由于得不到足夠的重視,從而成績越來越差,最后導致整堂課只是機械的在聽,并沒有加入自己的思考,這種不和諧且不平等的師生關系影響了師生有效互動的開展。
3. 小學語文教學師生有效互動策略
3.1挖掘師生互動方式
小學生在目前這個階段,都普遍對事物有濃厚的興趣,對很多事物都有極大的好奇心,但由于目前這個階段的學生較為活潑和好動,所以對事物的關注力還需要加強。這個時候老師就要挖掘出更多不同方式的課堂教學來加強學生的注意力,通過較為愉快的課堂氣氛來增強學生的興趣。但是小學生對于事物的理解較為片面,認知水平也較差,所以對于課堂教材來說并不能自己進行理解。所以老師要將抽象的問題簡單化,通過對知識點的歸納總結,從而幫助學生更好的學習和理解知識點,再將學生的真實情況作為基礎,從而挖掘出有效且適合學生的課堂教學,加入游戲和情景來增強學生對于教材的理解,降低學習難度。比如,在《狼牙山五壯士》中,可以讓學生和老師一起扮演書中的角色,通過這種師生互動能增強課堂氣氛的愉悅性,從而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的自主性。
3.2建立學生和老師的平等關系
在傳統的學習課堂中師生溝通就是通過老師問,學生答來實現的,在課堂上老師要對不同的學生來提問不同的問題,尊重學生之間的差異性。比如,在《浪淘沙》這篇文章中,老師可以根據不同學生的程度來進行不同問題的提問,對于程度高一點的同學,老師可以提問一些關于本文的中心思想等問題,對于程度較差的學生,老師可以提問一些簡單的問題,這樣能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從而提高師生互動課堂的有效性。
3.3以學生作為課堂的主體
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普遍的課堂教學是老師在單方面的講授,而學生只是單方面的聽,從來沒有通過自己來進行知識的學習,都是通過老師的幫助來完成,這樣就容易導致學生面對問題容易退縮且無法養成勤動腦的好習慣,這樣就使得學生缺乏自主學習的主動性。因此,老師在上課過程中一定要以學生為主體,發揮出學生的主體地位,老師只是課堂中輔助學生的幫手,老師切勿喧賓奪主,剝奪學生學習的主人的地位。比如,在《少年閏土》這篇文章中,老師可以在課前就安排學生對文章內容進行學習,可以進行分組來學習,再通過課堂上進行比賽,這樣既能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還能增強學生團結協作的能力,提高學生的興趣。
4. 總結
總之,小學語文教學中師生有效互動是提升學生學習的有效性的關鍵。想要增強學生的語文水平,對教學模式進行改革是非常關鍵的,通過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才能增強學生對于學習的興趣。
參考文獻
[1] 王家榮.小學語文教學中師生之間的有效互動探究[J].青蘋果,2017(10):114.
[2] 劉敏珍.小學語文教學中師生之間的有效互動探究[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學生版),2018(3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