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城
摘? 要:新型農村養老保險制度在我國的實施日趨成熟,對其實施過程中暴露出的問題進行研究和分析,具有現實意義。該文認為,在新農保實施過程中存在宣傳效率低、養老金低、資金管理體制缺陷等問題,要保證新農保制度的實施效果,必須從提高對新農保制度的認識、加強宣傳、逐步提高養老金水平、完善政策銜接機制、建立健全新農保制度管理體系、提高政策透明度等方面加以改進和調整。
關鍵詞:新型農村養老保險制度? 實施? 政策建議? 管理
中圖分類號:F842.67;D922.284?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文章編號:1672-3791(2020)12(b)-0195-03
Abstract: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new rural endowment insurance system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mature in China. It is of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o study and analyze the problems exposed in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In order to ensure the implementation effect of the new rural insurance system, we must improve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new rural insurance system, strengthen publicity, gradually improve the pension level, improve the policy convergence mechanism, establish and improve the management system of the new rural insurance system, and improve the transparency of the policy to improve and adjust.
Key Words: New rural endowment insurance system; Implementation; Policy recommendations; Management
1? 問題的提出
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21世紀以后,由于人口老齡化的快速發展和家庭養老功能弱化的影響,養老問題日益突出。為此,從2009年起國家逐步開展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試點。2009年,中國國務院發布了《國務院關于發展新型農村養老保險試點工作的意見》(中國[2009]32號),這是在農村人口老齡化背景下的一項重要對策,也是促進城鄉經濟社會全面發展的重要手段。自從這項政策實施以來,許多學者對其進行了大量的研究。蘇保中(2009)認為,構建新型農村養老保險制度的總體思路應當符合社會公正和促進城鄉融合的基本要求,政府應當發揮主導作用,重視制度和實踐規范的完善。鄧大松、薛慧源(2010)認為,地方政府在新農保實施過程中難以籌集資金,特別是對于財政負擔沉重、難以負擔配套資金的貧困縣,可能會挪用農民個人賬戶來支付現行的財政補貼。金曉陽,劉偉忠(2020)認為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存在基金管理混亂,投資渠道狹窄,舊制度與新制度難以有效銜接等問題。之前的研究主要從制度方面探究了新農保制度存在的問題,該文試圖對新農保發展實施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并提出意見和建議。
2? 現狀分析
根據調查發現,農村居民參加新型農村養老保險的醫院受到多重因素的影響,包括家庭情況、周圍環境、地域差異等,其中文化水平較高、勞動能力較強和家庭收入較可觀的居民參保的意愿更為強烈。同時,宣傳力度相對比較大的地區,農村居民參保積極性也相對更高。新農保的資金運營從各地方實際操作經驗來看主要有兩種形式,即銀行存款和國債,單一化的投資渠道將會使基金面臨較大的市場風險和利率風險。
3? 存在的問題及原因分析
(1)低收入養老保險制度的引進和推廣的目的是為了保障老年人的正常生活,但在研究過程中發現,目前的養老保險水平較低,遠不能保證老年人的基本生活。眾所周知,農民參與養老保險的等級越高,他們年老時能得到的養老金就越多,但如果農村居民選擇最低的100元等級,在此基礎上,即使考慮到增值基金,農民能夠得到的養老金仍然不能滿足他們的基本月支出。養老金支付水平低的部分原因是由于一些農民經濟困難,無力支付較高的保險費,因此他們不得不選擇最低的等級。但對大多數農民來說,原因是他們對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的內容和運行機制缺乏全面的理解,對養老基金管理的信任不夠,缺乏了解的渠道。
(2)政策機制銜接對于政府建立覆蓋城鄉的綜合性社會保障體系至關重要。對于勞動力大遷移、人口流動大的村縣來說,政策空白的邊界確實存在著一些問題。存在部分居民由于人口流動、嫁娶,導致既不能參加城市社會養老保險,也不能在現居住城市參加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的情況,反映出許多不便之處。
(3)基金管理制度的透明化對于實施新農保計劃和贏得投保人的信任至關重要。然而,現在大多數居民并不知道他們已經支付的保險金會得到償還,新農保的資金實際上來自個人賬戶、集體福利和政府補貼,這意味著村集體將為當地村民提供補貼作為養老金,多級政府將為農村居民提供補貼,然而,農村居民對此缺乏了解。因此,在這種情況下需要提高資金管理的透明度。農村居民之所以對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知之甚少,是因為大多數人沒有動態計算資金,在進行投保時資金都自動記入賬戶。居民只知道自己繳納保險費的情況,和資金從相關金融機構轉移到新農保管理服務中心的記錄情況。然而,居民對政府的補貼、自己賬戶上的積累資金、社會保障基金增值都不甚了解。在這種情況下,一方面,農村居民對新農保制度感到困惑,另一方面,存在著挪用資金的潛在風險。
4? 改進的建議
(1)提高對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政策的認識,這對于有效實施相關政策具有重要意義。新農村建設由中共中央和國務院共同發起,旨在更好地促進城鄉統籌發展,摒棄城鄉二元結構,促進社會公平、公正。因此,政府應該從刺激國內需求、完善社會保障體系、促進農村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等方面,讓農村居民,特別是農村干部和政府工作人員,認識到政府推行新農村發展計劃的目的,從而促進整個社會的和諧發展。
(2)政府應充分利用線上媒體加強宣傳,為新農村發展做好宣傳工作。通過各種新媒體宣傳,農村居民就可以更好地了解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包括參保人在一定年齡段可以獲得的金錢數量,實施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的意義等。此外,政府應該精確計算人們應該支付的金額,以及人們從養老保險中得到的金額,并及時向居民公布,這將極大地促進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的發展.
(3)逐步完善政府的補貼機制。參保居民如果每年交1 500元,則交滿到60歲每月可以領取約300元左右的養老金,但由于物價上漲,300元的基本養老金不能保證居民的日常開支。在這種情況下,政府應該根據經濟發展的步伐提高基本養老金的標準。增強各級政府對新農保的支持力度和補貼責任。同時,省、縣政府應合理調整公共財政支出,根據經濟發展速度適當增加補貼比例,提高激勵水平,鼓勵村民選擇較高的繳費等級。
(4)完善和建立有效的政策溝通機制具有雙重意義。首先,政府應促進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與其他社會保障政策的整合。其次,應做好不同地區的新農村建設轉移與整合工作。面對這種雙重任務,政府可以充分利用公共財政支出,應盡快協調不同的社會保障政策關系,融合各種社會保障制度及服務的整體理念,建立完善的社會保障管理體系和配套的整體服務措施。
(5)建立健全新型農村建設管理制度。村官在新農村建設宣傳中發揮著主導作用,但村官工作繁忙,需要處理大量其他事務,難以保證新農村建設工作的準確性和復雜性。為解決這一問題,政府可以建立一個支持農村養老保險順利實施的綜合體系,如在農村建立新型農村養老保險管理機構,加快農村合作銀行的建設,增加處理農村養老保險的窗口,改善銀行工作人員的服務態度,使農村居民對農村養老保險有一個清晰的認識,為農村居民辦理農村養老保險業務提供更多的便利。
(6)保證新農保政策的透明度。為了保證新農保政策的透明度,政府應該在政策制定和政策執行方面做出巨大努力。在政策制定方面,政府應當公開列出所有與新農村發展有關的政策、規章和條例,并明確告知居民,此外,應定期更新資金匯集和支付信息。在政策執行方面,國家統計局負責人應嚴格執行政策、法規,提高執法透明度,政府官員應定期接受上級部門的審計。通過這些方式,逐步建立一個開放、透明、全面審計、準確和動態管理的養老金體系。
參考文獻
[1] 金曉陽,劉偉忠.我國新型農村養老保險制度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南方農機,2020,51(4):219.
[2] 陸杰華,沙迪.新時代農村養老服務體系面臨的突出問題、主要矛盾與戰略路徑[J].新疆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9,40(2):78-87.
[3] 賀鍵雨.衡南縣新型農村養老保險制度實施效果研究[D].湖南農業大學,2015.
[4] 王增文.新型城鎮化背景下城鄉養老保險制度及服務整合路徑研究[J].華中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9,33(2):124-130,137.
[5] 席悅.淺析我國農村養老保險制度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經濟研究導刊,2019(1):26-27.
[6] 張玉帥.我國農村養老保險制度存在問題與解決對策研究[J].現代經濟信息,2016(24):87.
[7] 李維.我國新型農村養老保險存在的問題和對策研究[J].商,2016(6):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