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占輝

摘 要:2010年全國技工院校的一體化教學改革陸續開展,十年間,中國的制造業已由機械化向智能化轉型。技工院校在校人數相對較多的數控加工專業,課程設置、實訓設備與內容、師資力量已經跟不上制造業的迅猛發展。本文結合筆者所在學校數控加工專業一體化教學改革的經驗,提出了有針對性的應對措施。
關鍵詞:數控加工 一體化 教學改革
數控加工專業是技工院校在校學習人數相對較多的專業,也是國家技能人才培養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如何在短時間內讓學生充分掌握技能要領是衡量教學成績的重要依據,也是教學工作者的重要任務。技工院校作為培養技能人才的搖籃,改革傳統教學模式,構建“以企業為導向、以技能立企業”的教學體系刻不容緩,也是能真正提高技工院校教學質量的根本途徑。
一、一體化教學改革的意義
一體化教學改革,顧名思義是指對同一專業所有的教學環節進行整合,如教學方法的整合、教學場地的整合、教材的整合、教師的整合、專業課程與實訓教學的整合等。一體化教學改革主要是中心的改變,由以前的以教師講授為中心,到改革后的以教師引導學生主動學習為中心,實現了教學場所由教室到一體化教室的改變、教材由傳統教材到一體化活頁教材的改變、教師由單純的理論或實習教師到雙師型教師的改變,重點強調理論聯系實際,加強技能訓練,讓學生在校期間的學習更接近于企業的實際工作,有助于學生進一步適應企業的用工需求。
二、數控加工專業一體化教學改革中存在的問題
技工院校的教學改革始終在摸索前進的道路上,但是各個院校發展不盡相同:有的地區經濟條件好,學校的師資隊伍、實訓設備、教學條件相對有優勢,在教學改革中則先行一步;有的地區思想落后,學校在教學改革中注重形式,不抓具體落實,致使改革有名無實,直接影響了學生的學習情況。在實際工作中,要盡量避免以下幾種情況。
(一)數控加工專業的實訓內容長期不變
在有的技工院校,實訓課堂中的加工零件基本沒有變化,加之在改革中對師資沒有能力進行調整,教師水平沒有明顯提高,造成實訓內容沒有明顯改變,根本達不到一體化教學的要求。
(二)課程設置朝令夕改
由于一體化教學改革初期無統一教學計劃,有的專業招生困難,造成在具體課程安排中隨意增加或調整基礎課、專業技能課的現象,對學生的知識連貫性造成極大影響,也給授課教師的備課、課程設計帶來巨大的挑戰。
(三)雙師型教師水平參差不齊
一體化教學改革成功與否主要取決于教師,雙師型教師是整個教學改革的靈魂,也是改革的關鍵因素。很多技工院校拔苗助長,給許多無實際經驗的理論教師創造考技師的條件,只要拿到技師證或者高級技工證就是所謂的雙師,不結合實際水平推進課程改革,導致改革不徹底,又無及時叫停的勇氣,給教師和學生帶來了很多學習困惑。
(四)實訓設備落后
我國經濟經過多年的快速發展,機械加工行業已由以普通機床為主過渡到以數控機床為主,在逐步轉變到智能制造的過程中,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給制造業企業帶來了巨大的危機。然而,技工院校實訓設備更新緩慢,尤其是新設備投入較少,學生在實際的學習中無法了解企業在實際生產中的完整過程及操作要領,基本很難滿足頂崗實習條件,必然使學生的就業受到很大的影響。
三、數控加工專業一體化教學改革中存在問題的解決方法
(一)持續更新實訓課程的內容
在數控加工專業的實訓教學中,幾個比較重要的練習知識點是臺階、螺紋、切槽、內孔、偏心、蝸桿等,要在知識點載體更換上加大力度,多開發一些具有工藝性、實用性且外形美觀的實訓零件,師資力量不足的學校可多練習企業實際生產的零件,改變實訓零件單調的現象,努力拉近企業與實訓教學的距離,讓學生擺脫原來枯燥乏味的心理,更加重視實習教學。
(二)固定并定期完善課程設置
技工院校實行一體化教學改革,首先就是要根據本校的實際狀況設置專業課程,把教學計劃、教學大綱和教材三者協調統一。以筆者所在學校為例,在數控加工專業開展一體化教學改革中,在新生入校第一學期,開設文化基礎課和鉗工、車工、數控車工一體化課程;第二學期文化基礎課課時量基本不變,專業課有小幅度增加;第三學期和第四學期文化基礎課較少,專業課增加數控銑工和加工中心課程。這種設計思路是由易到難,重視基本的教學規律,在實際中減少理論教學時間,增大實際操作課程比重,重在讓學生增加動手能力,在專業一體化教室實現從理論到實踐的快速更換,車間是教室,教室即車間,將枯燥的理論課融入實踐教學。但是,隨著時間的推進,筆者發現一部分學生存在偷懶行為,這是由于他們前期基礎不扎實,造成實踐中操作困難,后期逃避實際教學情況比較嚴重。所以,技工院校需要在課程固定的基礎上,定期對已有課程進行小幅度修改。
(三)加大師資培養力度
一體化教學的開展離不開一體化教師,教師是教學的實踐者,教師的個人教學水平很大程度上決定著課程質量。雙師型教師既要有扎實的理論,又要有高超的技術水平,能使理論知識和技術指導高度融合,也是理論和技能的專家。多年來,筆者所在學校一直創造條件,鼓勵青年教師特別是雙師型青年教師外出學習、培訓。
一是參加技能競賽,加強知識結構。省、市每年都會舉辦技能大賽,利用這個平臺,老教師可以主抓學生參賽訓練,青年教師主要參與教師技能大賽,充分利用好技能大賽平臺,加強知識與技術的交流,以賽代練、以賽促學。二是到企業鍛煉,參與跟崗練習。技工院校的教學主要突出技能操作的訓練,在教師去企業鍛煉的過程中主要選擇一線操作崗位。三是積極參與一體化教學培訓班。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每年都會組織技工學校一體化培訓班,暑假班基本都是15天制,由行業內頂尖學校組織教學活動,學員集中學習一體化教學各個環節如何在教學實踐中貫穿和實施,也可以對某一問題集中研討,各抒己見。省、市也會不定期舉辦相關培訓活動,一些師資力量薄弱地區教師的教學能力得到了很大提高。
(四)廣開思路,更新實訓設備
在絕大多數技工院校,都會存在設備更新不及時的問題,現代社會經濟高速發展,加工設備也是更新飛速,單純靠政府采購已經遠遠跟不上設備的更新速度。因此,技工院校必須要解放思想,不能單純地等、靠、要,而是要拓展思路、廣開渠道來解決設備問題。
(五)開發適合本校的教材
數控加工專業一體化教學中大多采用了模塊化教學方式,不能沿用傳統的教學大綱和教材。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統一推出了數控加工專業一體化教材,但是在使用過程中,也會出現技工院校設備不符合課程要求、學生理解困難等問題,就要在實際教學中進行一定程度的調整。因此,技工院校開發適合本校的教材勢在必行。
四、小結
隨著中國制造業的加強,企業對數控相關人才的需要也會不斷加大。一體化教學作為技工院校的教學典范,必然需要不斷地完善和創新,教師也應該充分地認識到一體化教學的地位,重視一體化教學改革的每一步,發揮個人的主觀能動性,努力培養出更多的技能人才。
參考文獻:
[1]金正賓.機械類專業一體化教師培養途徑研究[J].職業,2015(15).
[2]劉少梅.技工學校機械類專業一體化教學模式探討[J].職業,2019(27).(作者單位:朝陽市技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