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梅
摘 要:人教版小學英語教材在每單元單獨設置了“Story time”專欄,專欄通過設計的卡通故事,以貼近日常生活的生動的人物情境對話形式向學生傳遞英語語言知識。故事中還蘊藏豐富的文化知識,使學生不僅能夠學習英語語言知識,還能感受中外文化差異。以故事形式教授英語知識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文章主要對“Story time”專欄的內容特征、教學特點以及教學策略等方面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英語教學;學習興趣;自主學習
中圖分類號:G623.31 文獻標識碼:A 收稿日期:2020-07-13 文章編號:1674-120X(2020)33-0053-02
目前,人教版PEP小學英語中的“Story time”專欄以故事作為教學閱讀素材進行英語教學的教學模式逐漸出現。
一、“Story time”專欄內容特征
英語教學內容設計直接關系到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效率。“Story time”專欄在各單元主體內容的基礎上,設計了與學生日常生活場景緊密聯系的卡通故事。英語語言知識與世界文化通過故事的形式結合在一起,通過專欄教學來教授給學生。
(一)文化底蘊深厚,知識與文化融合
教師教學時除了考慮學生對英語基礎知識的領悟外,還應該考慮教學內容對學生文化知識的影響。“Story time”專欄編寫的小故事具有豐富的文化內涵,讓學生在學習英語知識的同時,還能增加自身對世界不同地域文化的認識,感受中外文化的魅力。專欄設置的小故事較為有趣,通過故事的簡介和擴展,可以讓學生認識到不同習俗背后豐富的起源和發展背景。
(二)再現生活場景,學習與生活互動
新課程教學的基本理念之一是建立教學課程與社會生活的聯系,只有將生活場景融入教學內容之中,才能讓學生有“身在其中,學有可用”的學習體驗。英語教材內容貼近學生日常生活才能使學生在日常生活場景中正確使用在課堂上學習的英語交際知識。專欄專注于實用性,教師通過一些學生熟悉的生活小故事,利用故事主人公之間相互對話的方式,讓學生對英語知識進行學習,從而使其產生一種身在其中的學習體驗。同時,故事附帶的情景插圖,有助于兒童在學習過程中集中精力融入情景。
(三)情感表達豐富,樹立正確價值理念
為確保小學生在學習時樹立積極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教學內容必須表達正確的思想道德理念。人教版“Story time”專欄卡通故事的設計了反映人們之間感情真摯、人與環境之間友好共存、人與動物之間和諧相處等思想主題。專欄通過這些簡單易懂的故事,讓學生自主思考并體會友善待人、愛護動物、保護環境的重要性。
(四)故事活潑有趣,以興趣激發熱情
英語教材內容的趣味性是激發學生愛學習、想學習、主動學習的重要依托。單詞、語法的機械記憶并不能達到很好的效果。而對學生下達強制任務的方式讓學生對英語知識進行學習也不是很好的選擇,這種知識的被動輸入方法通常導致學生的學習效率低下。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它不僅僅是學習的敲門磚,還可以讓學生長期保持學習的熱情,提高學習的效率。專欄設置的故事中塑造了生動活潑的人物形象和幽默有趣的生活環節,能夠給學生帶來歡樂的學習體驗,使學生沉浸其中,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二、“Story time”專欄教學價值
人教版PEP小學英語中的“Story time”專欄通過貼近學生現實生活情境的精彩卡通故事,將教學內容蘊藏于一個個情境之中,可以讓學生在快樂之中不經意地學到英語語言知識和人生道理。
(一)傳授語言知識
“Story time”專欄的故事內容依托各書本單元的教學主旨內容和對應的英語知識結構來設計編寫。單元所學英語語言知識蘊藏于一個個卡通情境的小故事中,學生在學習小故事的同時,也鞏固了對應的英語語言基礎知識。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以單元知識點為基礎,深度挖掘文中的核心知識元素,利用精彩的情景故事讓學生對所學知識點進行模擬演練,讓學生在實際口語對話之中鞏固所學的英語知識要點。
(二)培養學習自主性
知識被動輸入的效率遠遠比不上主動學習的效率。只有激發學生對知識的探求欲望,才能讓學生由被動輸入知識變成主動學習知識,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專欄除了提供活潑有趣的卡通故事外,還設計了栩栩如生的故事插圖。這些插圖使故事情節得到直觀的展現,使學生不僅能聽到、讀到故事還能使學生直接看到故事。這種繪聲繪色、活靈活現的展現方式,可以有效地培養學生對英語知識的廣泛興趣,進而對學生的學習習慣進行合理充分的引導,從而給學生提供積極主動的、持久的、強勁的學習動力。
(三)樹立文化意識
英語包含了豐富的文化內涵,而以英語為主要語言的國家文化和中國文化又有顯著的差異。這些文化差異對小學生來說難以理解,因此需要教師借助教學內容對學生進行細致的講解。專欄通過編寫故事小主人公的日常生活,將國家的文化知識融入人物對話中,使小學生能夠直接充分地感受和認識中外文化差異在生活中的具體體現。
三、“Story time”專欄的教學策略
從欄目設置和主要內容來看,“Story time”專欄具有豐富的潛在教學價值。教師利用合理的策略來展開英語教學,可以使小學生的英語語言知識得到鞏固,還能使學生的文化知識得到補充和豐富。
(一)聽力理解的教學策略
對于語言學習,能夠聽懂語言是基本要求,通過聽覺對語言進行學習是自然情況下學生學習語言過程中最先接觸的方式。實際上,聽是學生學習英語過程中快速獲取知識的最好方法,所以對學生聽力理解能力的培養是其他能力培養的基礎。如果學生具備良好的“聽”的能力,那么學生的英語學習便有了一個好的開始。首先,教師讓學生通過專欄的文字內容所配圖片對故事有一個大體的了解;然后,播放對應的錄音,在播放錄音時隨著故事的一步步發展,教師應利用圖片進行跟蹤講解。在講解過程中注意引導學生自主思考和推理,盡量讓學生自主理解圖片大意。在錄音播放完成后,告訴學生故事大意,讓學生修正自己對故事大意理解錯誤的部分。教師應針對重要例句和理解困難的部分進行重點講解。在教師逐句講解故事的過程中,學生逐漸理解句子的深層含義,直至完全掌握文章內容。
在學生全面了解故事大體內容和語言結構后,教師再通篇反復朗讀全文,并通過語速及語調的控制來展現故事想表達的思想感情,以自身情感感染學生,讓學生能夠對故事中不同人物角色在不同立場的思想情感有所感悟和理解,從而產生沉浸式學習體驗,更好地體會在實際生活中通過英語口語來表達自己情感的方式。
(二)朗讀強化的教學策略
在小學英語學習過程中,培養學生的朗讀能力對學生的綜合能力提升至關重要。一方面,學生通過跟讀可以使注意力更集中,并自發理解故事內容;另一方面,學生通過讀才能培養說英語的能力,語言的最終作用是對話交流,所以培養學生開口說的能力十分關鍵。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以自己為榜樣,引導學生對課文進行反復朗讀,從而達到十分熟練的地步。首先,由教師進行卡通故事示范朗讀,學生看著課文輕聲跟讀,在語速上教師要保證所有學生可以跟上節奏。其次,教師進行逐句朗讀發音教學,并對疑難單詞和句子進行針對性分解講解,確保所有學生不僅能夠理解每句話的內容,而且還能正確發音,流暢閱讀。經過多次訓練,學生對文章的朗讀發音逐步熟悉后,教師可讓學生通篇朗讀課文,從而讓學生發現自身在朗讀時不熟悉不順暢的部分,進而讓學生進行更正和提高。對口語能力相對不太理想的學生,教師應重點關注并給予更多的指導。最后,依據卡通故事對話情境的設置,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分組模擬故事情境對話,通過角色扮演使學生在互動中強化自己的口語能力。
(三)模仿演練的教學策略
學生不僅對卡通故事充滿好奇,也喜歡表演,通常樂于并善于模仿,所以生動的課堂互動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由于專欄以人物對話的形式展現整個故事情節,所以學生可模仿故事人物進行角色扮演,直接融入故事情境進行故事模擬演練。當學生對文章內容逐漸熟悉、對文章的朗讀發音也很清楚后,教師便可組織學生進行情境模仿演練。
開展模擬演練時,教師應對學生的神態、動作、語言進行指導,使學生將故事情境生動地呈現出來。教師應當鼓勵學生充分表現故事不同人物的個性特點,并將學生自身的特點融入角色。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活躍課堂氣氛讓學生充分感受學習的樂趣時,教師還要對課堂節奏進行合理把控,以保證課堂紀律良好。
(四)思維引導的教學策略
除了注重對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外,教師還應培養學生對知識自主思考和深入探究的能力。專欄設置的繪聲繪色故事中除了包含語言知識外,還包含豐富的文化內涵。這些文化內涵隱藏在故事之中,需要學生自主思考和體會。老師應對學生難以理解的語言知識進行有針對性的細致講解,讓學生能明白問題的關鍵所在。另外,教師也可以組織學生以小組形式開展交流與討論,讓學生對卡通故事內容進行自主思考。最后,教師對小組討論的結果進行點評和指導,促進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四、結語
人教版PEP小學英語“Story time”專欄的故事,在設計上既貼近學生的日常生活,又包含豐富的文化知識,不僅有利于學生英語聽說讀寫能力的提升,還有利于學生文化知識的豐富。專欄以活潑生動的卡通故事為閱讀素材,讓學生主動對閱讀內容產生興趣,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對此專欄教學時,教師要注意引導學生發揮想象力,鼓勵學生進行自主思考和深入思考,從而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參考文獻:
[1]崔 璐.人教版小學英語中的“Story time”專欄教學策略探討[J].瘋狂英語·教學版,2016(3):19.
[2]張麗珍.基于核心素養的小學英語故事教學探究——以Story Time“Scared”案例研究為例[J]. 中小學教學研究, 2019(3):37-41.
[3]盧 超.淺析小學英語“Story time”專欄的教學問題[J]. 課程教育研究:學法教法研究,2016(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