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英碧
摘? ?要: 高校學生黨支部的設置與建設,根本在于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思想政治能動性,對學生展開思想政治理念、道德觀念的“引導式”教育,構建校內良好的思想意識形態,為學生日常學習、生活與就業活動提供指導。圍繞一些高校學生黨支部建設中存在的思想意識認知不到位、思政理論知識單一陳舊、課程教學流程形式化等問題,應加強學生基層黨支部的建設與完善,由黨員干部參與學生思想政治課程、課外宣傳活動等教育管理,有效發揮高校政治教育中學生黨支部的戰斗堡壘作用。
關鍵詞: 高校學生黨支部? ?思想政治教育? ?戰斗堡壘
一、引言
黨的十九大報告中,習近平強調要著力構建基層黨組織的政治功能,強化政治功能定位、政治組織力與政治責任,以凸顯基層黨組織的思想政治理念傳達、理論教育作用。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學工作的組織與開展,要以“立德樹人”政治教育目標為指導,加強黨政思想觀念傳達、思想政治活動等工作的建設,不斷提高基層黨組織的號召與動員能力,由基層黨支部引導學生進行思政理論與實踐的學習,才能保證思想政治價值理念、意識形態治理目標達成的實效性。
二、高校學生黨支部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1.學生黨支部為高校思政教育工作開展的重要陣地
黨的十九大以來,黨中央高度重視基層黨組織、基層黨員干部的培育與發展,從多方面加強正確思想政治理念、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的普及教育。在這一思政教育教學發展形勢下,高校學生黨支部作為校內最重要的思想政治宣傳、思想價值觀教育主體,參與到黨建思想政治內容教育與建設之中,不僅可以為教育部門、教師群體的政治教學工作提供有力的事務協調與服務支撐,還可以大大提升校內學生思政教育的實踐和管理水平。如學生黨支部作為高校思政教育的重要陣地,將架起教師、學生之間溝通交流的橋梁,學生黨員干部、普通學生在此聚集,互相交流思想政治理念、社會價值觀,以此促進學生思想意識形態的建設與完善。
2.學生黨支部成員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中堅力量
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開展過程中,學生群體無疑為政治觀念傳達的中心,學生黨支部成員在日常時政新聞、思政理念、社會政治活動的宣傳教育之中,擔負著艱巨的政治工作任務。高校學生黨支部成員,是介于高校領導、輔導員、教師主體之間的教育服務人員,一方面要完成校內日常思想政治課程的學習任務,另一方面屬于思想政治觀念、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宣傳者,主要根據高校領導、輔導員等的工作安排,對學生進行思想意識形態的宣傳、講解教育。這一思想政治教育活動的開展通常在課下進行,學生黨支部成員充當思想政治教學的“聯絡員”,了解不同大學生的思想認知狀況、學習成績等,對其展開針對性的思想觀念引導、心理輔導,保證各項思想政治教育任務的順利完成。
3.學生黨支部推動高校思想意識形態引導與傳播
在互聯網信息技術、新媒體信息傳播平臺快速發展的形勢下,傳統的以“講授式”為主的思想政治課堂教學,難以調動學生的思政專業理論知識、社會實踐學習的積極性,甚至會使學生產生抵觸情緒。學生黨支部作為年輕學生群體聚集的場所,其在思想政治理論的傳達中具有天然優勢,多數黨員干部可以借助微博、微信等網絡社交媒介,與廣大學生群體展開實時的在線互動交流,向學生傳播最新的時政新聞、思想政治教育觀念,并解答學生思想意識形態、心理認知的困惑問題。或者在課下舉辦思想政治宣傳活動、政治與文化講座等,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思想理念認知,開闊視野,實現思想政治教材理論、課外知識內容的有效傳播。
三、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學生黨支部建設中存在的問題
1.學生黨支部政治定位、職責權限邊緣化
當前學生黨支部作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礎陣地之一,并未在實際工作中具有較為明晰的職能定位,使學生黨支部開展的一系列政治活動過于邊緣化。首先,高校領導、黨政教育部門及輔導員等沒有將學生黨支部作為黨政建設的主要部門,在思想政治教育教學、行政性政治事務的開展過程中,只把學生黨員看做普通的參與群體,沒有為不同的學生黨員干部分配相應的工作職能。學生黨員干部并未在思想政治學習、教育宣傳事務的參與中,對自身有明確的政治定位,只是按照黨政教育部門、輔導員的要求,傳達黨費收繳、黨政工作。無論高校還是學生黨支部自身,都未將學生黨員看作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宣傳主體,學生黨支部的模范先鋒作用難以發揮,整個黨政思想教育工作呈現出程式化、形式化等。
2.學生黨支部的思政教育內容與方式單一
隨著大學生招生人數的不斷增加,校內黨政教育部門、輔導員及學生黨支部等都面臨著繁重的思想政治教學任務、黨政行政工作。學生黨支部往往將大部分精力放在黨政工作傳達、課外思想政治活動組織與開展方面,一些黨員干部在思想政治教育和宣傳中的重要目標,是完成上級交付的各項行政工作的講解與傳達任務。對于當代大學生而言,學生黨支部在思政教育內容、宣傳方式的組織中,整個思政理念傳達形式化意味過重,缺乏貼近學生生活的、個性化的教學內容,一時難以激發普通學生群眾的參與興趣,由此削弱了學生黨員干部、普通學生之間的政治關聯性。部分高校不同院系學生黨支部的設置,不能與快速發展的學生黨員人數相匹配,黨員干部群體的工作內容繁重、活動效率過低,造成黨員思想政治教育活動的管理難度大、實效性差。
3.學生黨支部缺乏專業的教育人員和管理隊伍
在多數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部門中,學生黨支部書記一般由輔導員或優秀學生擔任,其他黨員群體負責一些基礎黨政工作的處理。面對不斷增加的高校招生人數、思想政治教育任務,現有的黨支部學生黨員群體,無論從人數還是思想政治工作專業性方面,都難以滿足各項黨建教育教學、課外實踐等事務的要求。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學、管理工作的開展狀況來看,學生黨支部缺乏專業思政教育人才、思想觀念宣傳與管理隊伍,輔導員或優秀學生黨員承擔了大量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其他學生的黨政工作積極性、服務效能沒有得到充分發揮,導致學生黨支部思政教育、政治活動宣傳等效用弱化。一些學生黨支部的黨員干部更注重對學生入黨前的各項考察,包括思想政治觀念、黨課課程學習、黨校培訓等工作的進展狀況。一旦學生通過入黨考試與考核,學生黨支部主體就會明顯放松管理,有的學生黨員也會自我松懈,長此以往將使學生黨員、普通學生出現思想認知偏差、凝聚力不強等問題。
四、高校學生黨支部建設推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發展策略
1.構建明晰的學生黨支部政治定位、思政工作職責
高校對不同院系學生黨支部的設置與建設,需要遵循《黨政領導干部考核工作條例》,在各個院系、班級內部分別設立學生黨支部,并對學生黨員干部分配擅長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職務,保證校內思政專業理論知識、課外政治實踐等教育活動的順利開展。首先高校領導應注重學生黨支部的政治定位,賦予學生黨支部群體一定的思想政治工作職權,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模范帶頭作用,對新入校學生、普通大學生進行思想價值觀念的引導和培養教育,促進高校學生黨員不斷發展壯大。其次,通過院系黨支部、年級黨支部、班級黨小組等黨政機構的設置,最大限度地實現學生黨員、普通大學生的層級化管理,使整個思想政治理念傳達、黨政實踐教育活動更加系統,不同黨政教育責任直接落實到人,增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宣傳工作的科學合理性。
2.注重學生黨支部對思想意識形態的組織與引導
思想政治教育教學工作,從本質來講屬于意識形態的管控與引導工作,只有加強高校內部意識形態、社會意識形態的輿論導向,才能真正完成普通大學生群體的黨政思想教育工作。習近平在多次會議中反復強調,建設具有強大凝聚力、引領力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必須堅持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引導與宣傳工作,全體黨員干部必須擔負起宣傳思想戰線的戰略任務。學生黨支部作為高校思政教育的基層黨組織,應在校黨委、黨政教育部門的統一領導下,加強校園內部思想意識形態的宣傳、引導與建設工作,把握黨政會議的重要精神、先進文化的發展方向,與學生一道參與思想政治理論、政治實踐活動的學習,牢牢占據黨政思想教育的前沿陣地。如學生黨支部可以在黨政教育部門、輔導員等的授意下,開展各式各樣的思想政治座談會、黨政知識辯論賽,豐富思想政治宣傳與建設的外在形式,深化學生對政治理論、社會主義價值觀念的認知和理解,發揮學生黨支部思想政治教育的功用。
3.加強學生黨支部專業人才培養、服務管理完善
在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教育中,學生黨支部屬于最重要的基層黨政宣傳部門,學生黨支部人才培養、黨政服務設施的建設與完善,關系到學生思想政治觀念、人生價值觀與道德理念的塑造和發展。在這一情況下,高校領導要聯合黨政教育部門,聘請專業的思想政治教育專家、優秀黨員干部,深入各個院系開展黨政思想觀念普及、時事熱點事件指導等活動,不斷培養學生黨支部人員的時代意識、服務精神,培養出具有專業思想政治儲備、扎實社會實踐經驗的學生黨員。之后以這些大學生黨員為主體,對不同院系、不同班級的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意識引領、行為指導,并向廣大學生提供力所能及的心理疏導、生活扶持等服務,堅定學生的正確思想價值觀念、理想信念,培養出有品行、有信念、有紀律、有作為的“四有”青年,為國家經濟社會發展、教育教學事業等貢獻力量。
4.堅持學生黨支部思想政治的繼續教育與管理
大學生在入學、入黨與參加黨建的不同階段,都要接受規范、持續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學,才能保證思想政治觀念、價值理念的塑造。對于不同學生的黨政思想教育,學生黨支部應發揮思想政治理論宣傳與建設作用,根據每學期思想政治課程、課外政治活動的安排,課下開展多樣化的思政內容組織與教育工作。特別在那些已經入黨的學生干部教育方面,學生黨支部人員要堅持繼續教育理念,定時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觀念、行為規范的引導與管理,不斷引導與糾正學生錯誤的思想苗頭,逐步深化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國內時事政治觀念的理解和認同,增強學生黨支部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感召力、管理能力。
五、結語
高校學生黨支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開展,應以學生為中心推進政治教育制度化、常態化建設。高校學生黨支部的教育和管理人員要針對不同院校政治宣傳、黨政思想理論教育狀況,從思想意識形態、外部行為等方面著手,對原有的思想政治內容、教育模式進行改革創新,并選取多種新穎的思政理論組織形式、文體教育活動,加強整個思政教育工作流程的管理,才能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效率、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呂毅.高校學生黨支部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探析[J].中共福建省委黨校學報,2019(03).
[2]康琪.新時期下高校學生黨支部黨建帶團建有效性研究[J].教育教學論壇,2017(19).
[3]方爽.論高校學生黨支部規范化建設研究[J].西部素質教育,2016(13).
[4]王慶林.新時代高校學生黨支部規范化建設研究[J].經濟研究導刊,2019(17).
[5]張艷,趙潛,葉進.新時代高校學生黨支部建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哈爾濱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9(04).
課題名稱:廣東省高等學校黨的建設研究會2019年黨建研究課題“高校學生黨支部建設及作用發揮研究”,立項編號:2019MB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