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敏 律靜
摘? ?要: 思政教育融入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是思政課程轉向課程思政的重要任務,是教師開展教育工作的重要載體,對落實以人為本、立德樹人的教育宗旨,培育契合國家發展及社會進步的人才,具有積極作用。
關鍵詞: 思想政治教育? ?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 ?融合路徑
一、引言
我國在精神文明領域發展規劃當中,于社會人文結構、政治結構及經濟結構層面構建核心價值觀是現階段思政教育工作的核心導向。高校內部開展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及思政教育,對于學生精神文明健康成長發揮著決定性作用。在大學生個體人生規劃建構初期,思政教育工作為其供給了有效幫助與方向指導,使學生們在職業生涯規劃過程中對個體具備明確認知。二十世紀九十年代,職業生涯規劃理論從西方國家流傳至中國,是當代大學生深度思考與解決現實問題的主要理論依據。在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活動中引進思政教育,可有效幫助學生明確世界觀、人生觀,指明職業生涯規劃核心目標在具體社會實踐中的實現方向及路徑。思政教育對于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發揮著德育教化功能,以職業規劃教育平臺為依托,可切實推動高校思政教育工作整體健康發展。
二、思政教育和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存在的聯系
(一)思政教育是開展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的關鍵要素
職業素養是學生群體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的核心要素,職業素養主要涵蓋職業技能與職業素質兩個層面,職業技能蘊含職業理論知識、職業經驗及經驗技能三個要素;職業素質包含職業道德及擇業觀兩個要素。職業素質是學生個體職業素養的內在體現,相對于職業技能來說,職業素質在較大程度上呈現了學生個體的品格特征,是學生求職就業的軟條件。每名學生均應遵循誠實守信、高度職業責任意識及對工作崗位敬業的職業道德守則。所以,唯有在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當中引進思政教育,發揮思政教育在職業規劃教育當中的靈魂與核心功能,才可引導并幫助大學生切實從思想與道德維度明確積極職業價值觀及崇高職業理想,形成優質的職業素質與崇高的職業道德,保證職業規劃教育朝著正確方向發展。
(二)職業生涯規劃教育是思政教育工作的有效載體
教育新形勢下,面對全新的大學生群體,思政教育工作若想提高實效性,則必須牢抓當代學生現實需求。對當下大學生而言,未來發展勢必是最大需求。所以,職業生涯規劃教育順理成章地成為當下思政教育工作開展的有效載體。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中涉及的自我分析、明確職業目標、設置發展階段及擬定執行方案等環節,本身便是認知自我、明確職業目標及了解社會的具體過程。所以,思政教育工作可借助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平臺,面向大學生進行生動、豐富與積極的思政教育信息傳播,助力學生明確積極職業意識、職業觀及職業道德,培育學生健康樂觀的職業心理。職業生涯規劃教育能夠成為思政教育新平臺與有效載體的主要因素,在于本身便蘊藏著生動且豐富的思政教育資源,將職業教育、思想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及道德教育等教育活動有效結合,進而實現學校與學生和諧、健康發展的最終目標,令思政教育內容趨于具體化,增強思政教育實效性及針對性。
三、思政教育融入大學生職業生涯教育中面臨的困境
(一)對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缺乏足夠重視程度
在中國,思政教育對現代大學生實行職業規劃指導教學的時間較短,諸多對高校大學生實行職業規劃教育教學的理論還處在進一步創建與完善階段,思政教育內容受到多方面因素限制,缺少對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的目的性與針對性。對思政教育教學的傳統看法及固定思維致使一些教育人員在高校大學生就業進程中,無法真正了解思政教育發揮的作用和價值,思政教育教學對大學生群體職業生涯規劃的引導、調節、鼓勵與定向等多種功能的充分發揮受到一定限制,難以真正發揮自身所具有的作用和價值。一部分高等院校管理人員及思政教育人員認為,根據簡單的課堂理論教學、思政疏導和師生互動,即可讓高校大學生創建正確的職業生涯規劃意識,教育者的教育目標可達到預期成效。事實顯示,這種教學方法是遠遠不夠的,僅僅是思政教師的一廂情愿。只對大學生實行教材知識教學及相關經驗教授,未教授他們這樣做的道理與意義,以及在現實生活中怎樣靈活應用教材中的理論知識,使大學生形成似懂非懂的朦朧感覺,一定缺少規劃職業生涯的自主性與積極性。
(二)思政教育和職業生涯規劃并未有效對接
首先,思政教育對大學生實行職業生涯規劃缺少全面的指導體系。因思政教育是一門政治理論性極強的課程,主要內容多數是對當前社會生活實踐的歸納與升華,所以難以對大學生的現實生活、就業工作等多方面進行正確指導。一些大學生喜歡有趣形象的實踐課程,思政教育具有較強的理論性與總結性,且距離大部分大學生的學習與生活非常遠,加之目前社會產生諸多不良現象,大學生無法從思政教育教學中尋找到正確答案,認為思政教育遠不及專業文化課重要。思政教育的主要教學目標是針對大學生群體的思想道德、價值觀念與言行舉止實行普遍意義的直接影響,使大學生認為思政教育和自己能否找到工作沒有關聯,忽視思政課堂教師的諄諄教導,未能形成積極正確的理論價值體系,未能對自身言行舉止實行科學合理的規劃。針對教師課堂中教授的國家政治方針、道德理念與法制法規更是認為沒用,極容易導致大學生形成錯誤消極的價值觀念與價值取向,容易對未來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產生不利影響。
(三)對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指導思想相對模糊
無論是思政教育或職業生涯規劃教育,接受教育的主體均是大學生,大學生對接受教育教學內容的理解與認識是直接影響教育成效與教育質量的關鍵因素之一。大學生唯有全面理解并掌握教師講解的具體理論知識,才可更好地將其運用到現實生活中,充分發揮思政教育的價值與功效,對自身的日常學習、生活與工作共同發揮出正確的指導作用。因忽略思政教育的引導價值,未能創建具體的思政理論指導體系,諸多大學生未能在接受教育時真正理解并掌握實行職業生涯規劃合理科學的方式,難以對自身的就業方向和職業目標做出正確判斷,同樣無法發揮思政教育價值的實效性。大學生在校時期是生理與心理迅速發展與成長的關鍵階段,對一部分問題存在初步的認識與理解,依舊無法對自身實行正確定位及評價,意識中存在主觀臆斷思想,對自身的評價存在兩極化趨勢。
四、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中的路徑
(一)在思想層面重視思政教育和職業生涯規劃融合
現如今,伴隨市場經濟體制與就業競爭機制的持續完善,大學生職業生涯教育地位逐漸提升,高校應借助多種形式提升對于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的重視度,把職業規劃引進思政教育中,確保牢固樹立大學生職業規劃教育觀念是融入思政教育工作的有效路徑。除此之外,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工作是在充分尊重大學生個體特質、專業知識及興趣愛好的基礎上,借助現階段國家就業機制、就業政策及就業環境分析等,引導與幫助大學生對個體實施合理、科學的職業生涯規劃。此針對性相對較強的育人觀念,能夠被大學生普遍接受,并且可在滿足當代大學生群體就業需要的基礎上,開展思想政治與理想信念教育,切實推動兩者互相融合與協調發展。
(二)在制度層面保障職業生涯教育與思政教育融合
思政教育、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的融合發展與完善的制度保障息息相關,唯有完善相應制度才可確保兩種教育工作順利開展與實施。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思政教育可將學工部門置于主導地位,校內各個部門應盡力配合,比如,心理輔導中心、教務處及就業指導中心等校內部門應生成互動交流體系,始終保持有效聯動。具體而言,學工部門可通過在教育一線工作的輔導員展開相關培訓教育活動,經過對學生群體的引導與培訓,在思想維度生成思政教育與職業生涯規劃互相結合教育的正確認知。同時,教務處可利用教師、課堂到學生這一層層遞進的模式,面向學生群體傳授思政教育、職業生涯規劃內容,并以課堂教育成效為基準,向各個學院反饋大學生當下學習成效及思想動態。心理輔導中心基于心理團體輔導工作,把如何穩定思想心理與規劃職業生涯引進心理輔導及教育工作,穩定大學生的心理與思想動態。
(三)在職業生涯規劃教育中融入大思政的教育觀念
人是影響教育成效的最終決定性因素,思想與理念是影響人行為的關鍵性因素。若想真正落實思政教育在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中的影響作用,強化職業生涯規劃育人效應,則要從本質上解決人這一影響因素,并疏通人的思想理念。高校與教育工作者均應明確大思政教育觀念,以思政工作領導校內各項工作的開展,這是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首先,教師應積極思考,提高課程影響力。應精準掌握社會市場環境變化情況,積極延伸教育平臺,落實走出去發展戰略,推動校內課堂教育和現實的對接。同時,教師還應積極創新教育思路,明確認知學校培育的人才終歸會流入社會,并為社會各領域發展服務,根據這一觀念展開職業生涯規劃與思政教育的融合,重視激發教育課題能動性,令其進行自我教育。其次,借助校內廣播、講座與海報等信息傳播媒介,宣傳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內容、重要性與價值,促使教育主客體掌握教育意義,為有效開展兩者的融合教育奠定基礎。
五、結語
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和思政教育的本質是合理且科學的契合體,并在教育內容層面具備互通性。價值觀念與理想信仰作為思政教育的主要屬性,標志著職業生涯規劃開展的宏觀方向及在社會實踐當中的實現途徑。二者的協調發展不僅是高等教育事業發展的需求,還是學生綜合素養提高的客觀需要,更是新時代社會發展進步的現實需求。基于創新視角融合思政教育和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延伸職業規劃教育具體實踐范疇,為當代學生群體在具體工作實踐中供給創新性的規范保障。
參考文獻:
[1]鄧韜,張祖財,劉寶成,蔣婭敏.基于銅仁學院管理模式的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研究[J].創新創業理論研究與實踐,2020,3(12):184-185.
[2]王瑨,秦明輝.基于“三面鏡子”模型的高校大學生就業指導體系研究與實踐[J].科教導刊(下旬),2020(06):175-176.
[3]李京麗,彭仁芝.以企業需求為導向的應用型高校大學生職業素養培養策略研究[J].大眾科技,2020,22(05):128-131.
[4]宋瑞.思政教育在大學生職業生涯發展教育中的作用探究[A].中國武漢決策信息研究開發中心、決策與信息雜志社、北京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決策論壇——企業行政管理與創新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C].中國武漢決策信息研究開發中心、決策與信息雜志社、北京大學經濟管理學院,2016:1.
[5]鄒潤玉.思想政治教育對中職生職業生涯規劃的影響及對策研究[A].國家教師科研專項基金科研成果(一)[C].20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