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權
【內容摘要】初中化學復習課要求學生要在復習活動中回顧課堂所學知識,再一次對所學知識展開探究性的思考,并完成歸納總結,更好的構建完整的化學知識體系。在具體的教學活動中,由于學生的學習能力存在明顯差異,在完成復習課的教學工作中就要引導學生借助思維導圖完成秩序井然的復習活動,突出復習學習的效果,增強學生知識理解的深度,培養學以致用的意識。基于此,本文就從以思維導圖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在思維導圖中歸納整合知識點、在思維導圖中總結解題經驗、在思維導圖中制定個性復習計劃幾個方面闡述思維導圖在初中化學復習課堂中的運用。
【關鍵詞】初中化學? 思維導圖? 復習課? 運用
對于初中階段的學生來說,剛剛接觸到化學這門新學科,在學習的過程中容易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和阻礙,只有掌握了科學的學習方法,才能在學習活動中更加得心應手,提高化學課程的學習效率。同時,由于初中階段的學習科目增多,學習任務加重,這就要求學生要認真完成課后復習任務,利用課余時間復習、鞏固課堂所學知識,加深對相關知識點的理解和記憶,完成學習活動的反思,在復習中構建更完整的知識體系①。而思維導圖在復習課中的應用為學生帶來了更大的技術支撐,能有效實現知識點之間的融會貫通,更好地幫助學生直觀明了地展現復習內容,確保復習效率的提高。
一、思維導圖運用到初中化學復習課的積極作用
思維導圖是一種以橫向和縱向關系來引發探究和練習的一種特殊圖表,在應用效果上能幫助學生更方便地觀察內容之間的聯系,實現思維認知方面的引導,有效建立系統化的聯系。在初中化學復習課中,靈活地運用思維導圖可以發揮重要的復習指導作用,讓化學知識的復習既具有學生主觀性的特點,又具有教師主導性的作用,有效提高復習效果,幫助學生構建完整的化學知識體系。除此之外,思維導圖在復習課中的應用也讓學生的復習活動有了更明顯的自主性,學生也可以更直觀明了地在知識圖中明確復習課的重難點,更好地落實教師要求的復習任務,在實踐中檢驗學生自我提升的能力,推動化學復習課朝著更加積極的方向發展,為培養綜合型的人才做好準備。
二、思維導圖在初中化學復習課上的具體運用
1.以思維導圖完成學習過程的反思
復習課的開展要注重其整體性,在復習活動中要引導學生完成對課堂所學內容的復習鞏固,更好地做到內化于心。因此,教師在帶領學生利用思維導圖完成復習課的活動中,要引導學生在繪制思維導圖時注重學習過程的反思,幫助學生在復習課上糾正錯誤認知,引導學生再一次完成知識點的記憶重構。
比如,在完成初中化學《自然界中的水》一課的學習之后,教師要引導學生在利用思維導圖進行復習的過程中反思自己在課堂上的學習狀態,更好地調整學習策略,明確自己在復習活動中要達到怎樣的目標。在復習課上,教師可以先為學生繪制出簡單的知識導圖,為學生做出思維導圖繪制的示范。接下來,教師就要讓學生在自己的認知基礎上完成這節課程內容思維導圖的繪制,在繪制的過程中理清自己的復習方向。針對課堂上學習的知識點,學生就能根據自己的理解繪制出這節課程復習的思維導圖。在思維導圖中,要透徹掌握過濾操作的步驟、了解硬水與軟水鑒別及軟化的方法、掌握這節課程學習中電解水這一化學實驗的現象以及得出的結論、學會簡單的區分常見的單質、化合物和氧化物、掌握過濾操作中涉及到的儀器、明確凈化水的一般方法、記住過濾操作中“一貼、二低、三靠”的要求分別指的是什么。在制作出這個思維導圖之后,學生就可以根據列出需要復習的知識點,回顧自己在課堂上學習的狀態,找到自己認知的缺陷和漏洞,再次完成教材的解讀,找到在課堂學習活動有所遺落的地方,并做好適當的補充。這樣一來,學生不僅能在復習課上完成對舊知識的復習,還能更好地找出自己在學習活動中存在的一些不良習慣,幫助學生做好整體性的知識反思,有助于學生正確看待學習活動,采取科學的方法完成復習任務②。
2.以思維導圖完成知識點的歸納整合
復習課對學生每個階段學習活動都有重要意義,只有在復習中完成知識的鞏固,才能讓教學活動得以順利推進,幫助學生打下堅實的化學基礎。在初中化學復習課上,教師要引導學生充分發揮思維導圖的優勢,更好地在復習中歸納整合重點內容,探索化學課程學習的方法,幫助學生在提高復習效率的同時科學地建立知識點之間的聯系,便于學生在解題的過程中對知識點信手拈來,提高學生學習的深度。
比如,在學習《性質活潑的氧氣》一課之后,在復習的過程中可以把這節課程的復習知識點做成兩個思維導圖,讓學生做好相關理論知識點的對比區分,完成科學有效的理解整合。在這節課程的學習活動中,借助各種燃燒實驗可以更好的幫助學生認識氧氣的化學性質,為學生認識人們日常所需的物質提供重要依據。在復習課上,學生可以把氧氣與鐵、碳、磷、硫四種物質的反應繪制出對應的思維導圖,幫助學生在直觀的思維導圖中做出縱向的對比分析,加深對這四個化學實驗的整體印象。在這一過程中,學生也要利用思維導圖明確這四個化學實驗操作過程中需要注意的實驗事項,更全面的把握實驗操作的各個環節,歸納總結四個不同實驗的現象。以思維導圖為載體做好知識點的整合,可以讓學生在筆記記錄上更加整潔合理,讓學生能清晰地看到復習課程中需要借助大量時間完成知識點的復習,便于學生利用課余碎片化的時間完成自主復習活動。除此之外,憑借思維導圖直觀的特點,能讓學生在復習環節中避免記憶混淆造成的錯誤認知,突出立體記憶的效果,更好地幫助學生在解題的過程中運用正確的知識點作為解題依據,有效突出復習課的實效性。
3.以思維導圖展開解題技巧的探索
在初中化學復習課上,教師不僅要引導學生借助思維導圖完成知識點的歸納整理,還要引導學生在思維導圖中探索學習的方法和解題技巧。由于初中階段的學生不僅要完成知識點的理解和記憶,還要在做題的過程中靈活運用教材知識解決實際問題。這就要求在復習環節也要加強對題目解析方法的探索,更好地鍛煉和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
比如,在學習完初中化學《常見的酸和堿》一課后,教師要帶領學生在復習的過程中總結有關這節課程題目的解題技巧。在繪制這節課程復習思維導圖的過程中,學生需要列出酸性溶液、中性溶液、堿性溶液這三類溶液的代表性化學式和這三類溶液的PH值范圍。在知識框架中標注好復習課中需要重點鞏固的內容,結合教材中的例題和試卷中的相關試題歸納總結有關這節課程的考點。在復習課堂上,教師要留出一定的時間讓學生展示自己繪制的思維導圖,讓學生根據自己總結的解題技巧完成相關例題的解答示范,更好地幫助學生完成思維的交互和解題方法的借鑒。而且,通過學生對思維導圖的展示,教師也能及時發現學生在復習活動中的知識遺漏,總結出學生最典型的問題,引導學生針對重點的題目進行分析,找到相關的理論支撐,科學準確的解決相關問題的訓練。在思維導圖的繪制方式上,教師要引導學生以題目的已知條件為核心,完成橫向和縱向的條件填寫,將問題表現為空白,借助思維導圖各個點之間的關聯性引導學生完成分析和思考,更好地總結出科學的解題方法,在長期的學習經驗中展現自身的優勢,這就為學生提供了更廣闊的展現平臺,讓化學課程的學習實現從理論到實踐的升華。
4.以思維導圖優化課堂記錄的整理完善
在初中階段教學活動中,為了能讓學生在中考中取得更加優異的成績,為日后的發展帶來更大的可能性,教師在化學課堂上也要安排學生完成相應的復習任務,借助思維導圖減輕學生的復習壓力,幫助學生梳理課堂記載,留出更多思考的空間,讓學生的課堂學習方法得到優化,不斷提高課堂學習和復習的效率,確保化學課程的教學活動朝著積極健康的方向發展。
比如,在學習完初中化學《生活中的有機化合物》一課之后,教師在復習課上要引導學生完成課堂記錄的完善,更好地幫助學生提高記錄質量,提供重要的復習依據。在學習課堂上,由于時間有限,學生不僅要認真聽講,還要完成筆記的記錄,這就使得大多數情況下學生難以跟上教師的講授速度,筆記的記錄也是簡單凌亂的。為此,在復習課上,教學節奏相對比較慢,學生也可以留出一定的時間完善自己的筆記,更好地查缺補漏,記錄下課堂上知識的重難點,并用不同顏色的筆做好復習標注。在這節課程的復習活動中,學生需要在知識導圖中明確相關定義,例如“把葡萄糖這類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稱為有機化合物”、還要在復習課上完成有機化合物特性的筆記:“大多數有機化合物都難溶于水,熔點低,受熱易分解,容易燃燒,不易導電等;有機物除含有碳元素以外,還可能含有氫、氧、氮、磷、硫、氯等元素。”這樣就可以讓學生在復習課上完成筆記的補充,讓學生根據思維導圖中的一個知識點就聯系到更多的知識點,更好地實現知識的拓展延伸③。當實現筆記的完善之后,學生在復習課上就能更好地提高效率,按照記載的內容完成井然有序的復習,這讓學生能夠大大縮減在課堂上記筆記的時間,留出更多的時間完成深入的思考活動,幫助學生在復習課上提高自主學習、自主記憶的能力。同時也提高了學生對化學學習的積極性,化解了學生對復習課的抵觸情緒,更好地幫助學生在長期的學習活動中感受化學課程學習的興趣,提高學習的主觀能動性。
總的來說,把思維導圖運用到初中化學復習課上可以幫助學生有效提高復習效率,引導學生進入深層次的理解性復習活動中,構建科學化的知識體系,推動學生學以致用意識和能力的提升,為取得優異的中考成績做足準備。同時,思維導圖在化學課堂上的運用有效突破了傳統復習課“灌輸式”教學思想的限制,幫助學生更好地解決學習活動中存在的各種問題,讓學生在更直觀明了的知識導圖中深化對知識點的理解和記憶,更好地在復習課中鍛煉學生的思維品質,優化學生的學習方法,推動學生化學素養的提升。
【注釋】
① 徐林琳. 思維導圖在初中化學教學中的應用[J]. 課程教育研究,2019(13):156-157.
② 張曉卓、于海宇、趙麗娜. 思維導圖在初中化學復習課的應用研究——以《氧的性質》為例[J]. 山東化工,2019,48(04):166-167.
③ 馮秀珍. 運用思維導圖優化初中化學教學淺析[J]. 才智,2019(04):175.
(作者單位:江蘇省高郵市卸甲鎮卸甲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