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秀怡
摘 要:加強對于小學生語文預習能力的培養,可以促使語文課堂教學目標更好地達到,從而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效率和課堂教學的質量,讓學生養成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提高語文的素養。本文主要通過討論如何通過有效的方法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培養小學語文的預習能力,促使學生形成良好的預習習慣,提高語文學習的效率。
關鍵詞:小學語文;預習能力;提高
對于小學語文預習能力的培養,有助于學生對所要學習的知識形成一個框架,在老師講解的過程中更好地融入到課堂教學環境中,跟上老師教學的步伐,提高語文學習的課堂效率,增加學生對于語文學習的興趣,養成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
一、激趣作鑰,開啟預習的欲望
1.注重激發學生的情感。情感的激發有助于學生提高對于語文預習的興趣。老師在進行小學語文的教學過程中需要重視培養學生提高語文素養。運用老師自身的知識積累和知識儲備,通過老師強大的語言基本運用能力、語言藝術表達能力感染學生,通過老師的魅力影響學生,激發學生和老師情感上的共鳴,促使學生主動參與到預習和自學之中,而不是將其作為老師布置的必須完成的學習任務,這樣學生就容易接受。
2.變預習興趣為行動。通過一些因素的影響,促使學生變預習興趣為行動。一方面老師應該關注學生的學習需求,激發學生主動參與到相關的教學活動之中。這一過程學生學習的興趣可以得到提高,學習也更加的積極主動,也更樂于接受,學習效率肯定也會得到提高。這需要老師在布置任務的時候采取合理的方式,明確預習需要達到怎樣的目的,可以引導學生設定一些懸念,讓學生在預習過程中產生需要,激發學生主動學習。例如,在學習《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這篇文章時,課前布置預習任務:“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理想,想想你的理想是什么?你長大后想做什么?你為了什么而更加努力的學習?周總理的學習理想又是什么?請同學們認真預習課文,仔細閱讀,在課文中尋找答案。”這樣一對比,學生就想了解不一樣的理想,話題度和參與感也就更強,學生的預習興趣也就更高了。另一個方面是老師應該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活躍課堂氛圍,在課堂中多與學生進行交流和溝通,進行提問,讓學生講講自己的理解,鼓勵、表揚那些活躍的學生。而提問的內容一般都是預習任務,這樣學生為了獲得肯定,就會主動地進行預習,去獲得課堂的提問機會,贏得老師的表揚。
二、方法作路,培養預習的能力
1. 教會學生在預習中進行“三讀”。讀是語文學習最基本的要求,學生在語文學習的過程中應該要會讀,提高語文閱讀的能力和水平,這需要強化學生在預習過程中“三讀”,運用三種不同的閱讀模式來進行預習。一是對課文進行默讀,在默讀的過程中勾畫出文章的生詞和重難點詞語,以及文章優美的句子和段落,對文章內容初步了解,通過查閱工具,掌握詞語讀音和意思。例如,在學習《跨越百年的美麗》一文時,出現“放射性、X光”等難以理解的詞語,老師在布置預習任務時,就可以要求學生提前查閱,盡量對這些生詞做出簡單的了解。二是對課文進行朗讀,在朗讀的過程中融入到作者描寫的情境中,通過有感情的朗讀課文,理解文章要表達的內容。通過多次的朗讀,加深對文章情境和文章內涵的理解。如:這篇文章是寫景文還是記事文,弄清楚文章的大致結構,寫人的了解誰、什么時間、干了什么事,寫景的了解作者描寫了什么景色,有哪些特征,想表達什么。三是精讀全文,帶著問題有選擇的閱讀,通過精讀掌握文章的要點、劃分文章結構,理解并總結每一段的中心思想和全文的中心思想。通過精讀尋找預習任務中問題的答案,并針對文章的閱讀提出自己的見解,針對自己對文章理解過程中的疑問與老師交流溝通,得到解決。
2 .讓學生學會在預習自學中進行“二查”。為了提高學生預習的效率,學生在預習自學中還應該進行“二查”,也就是說學生應該學會“查字典,查資料”,運用這些學習工具和學習手段來輔助語文預習。學生在對一篇陌生的課文預習的時候,難免會遇到一些不認識的字詞,不會讀、不理解的字詞和意思的情況發生,這就需要學生借助查閱字典、詞典等去學習,通過查閱了解這些詞語的意思,根據文章的句子的意思,選擇合適的詞語意義來解釋。在預習過程中,通過上網、去圖書館等方式查找與文章相關的資料,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寫作背景、作者的寫作意圖與文章的核心思想。方便學生更好地理解所學到課文。
3.讓學生在預習中學會“標記”。預習的過程中學生應該學會“標記”,在進行語文學習的時候讓大腦和手一起動,聽、說、讀、寫一個也不能落下。在語文課前的預習中,對于預習任務完成過程中遇到的一些重難點,自己解決不了的問題,及時的將其勾畫、標注出來。通過對文章的預習對這些問題自己先進性一個簡單的解讀,提出自己對該問題的看法和觀點,然后在課堂中將不懂得地方說出來,與老師和同學一起交流,通過討論獲得問題的答案。長期堅持下去,有助于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的主動性,也有助于形成良好的預習習慣,從而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
三、結束語
合理有效的預習方法能夠激發學生預習的興趣和預習的質量,對所學語文知識進行課前的預習,有助于學生通過預習對文章有個大概的了解,跟得上老師上課時的步伐,提高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的主動參與性,活躍語文課堂,從而促使語文課堂教學目標更好地完成,提高語文課堂學習的質量。也有助于學生養成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形成良好的語文素養。
參考文獻:
[1]陳建學.淺談小學生語文預習能力的培養[J]. 新教師, 2017(11).
[2]李兆鳳, 趙虎.新課程下小學生語文預習能力的培養[J]. 中國校外教育, 2012(04).
[3]宋莉.小學生語文預習能力的培養——六步預習法[J]. 科技創新導報, 20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