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小金
摘 要:隨著傳統文化的日益重視,學生要從小就接受傳統文化的滲透。傳統文化是與我的生活息息相關的,雖然它碰不到摸不著,但確實是一直在影響著我們的生活。中華傳統文化對我們來說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要通過傳統文化的滲透熏陶培養學生。本文通過闡述傳統文化對學生的影響,旨在說明傳統文化的重要性。
關鍵詞:小學語文;傳統文化;滲透
傳統文化是要讓學生了解中華傳統的精神意義,學生從小就要被傳統文化滲透,以方便懂得古人的精神品質。
小學語文需要注重培養學生對傳統文化的認識與理解,要通過傳統文化的滲透讓學生更加學會古人所講的道理。教師需要通過傳統文化來教書育人,也需要將傳統文化在教學中滲透給學生,影響學生對傳統文化精神的理解。
一、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
小學生是中國的未來發展的創造者,而在小學語文的學習中應該如何充分利用中華傳統文化的優質資源,發揮傳統文化的引導作用。從而教育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是教師應該認真思考并付諸行動的問題。
其實教師不難發現,在小學課本中古詩詞所占的比例。這對小學學生的學習可以更加貼近傳統文化。對學生來說,古詩詞的學習是他們更能了解古人接觸古人的機會,學生要通過對文章的理解去了解到古代的事情,也會了解到古人所傳授出來的精神。
在人教版語文書中有一篇白居易的《草》,課本中古詩只節選了前四句,這可以看出來,前四句的學習已經可以讓學生對傳統文化有了一個大概的認知。前四句大概通過描寫對野草生命里的旺盛來表達要有百折不撓的精神。“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這一聯描繪的意象是野草以柔勝強,而中國古老的道家思想就是這樣告訴后人像草一樣學習,學生從古詩的各方面所講述的道理學習傳統文化帶來的意義。以來讓自己學習到更好的精神,也去學習更好的方面,這就是初步的樹立起正確人生價值觀。[1]
一直以來,我們所推崇的精神文明都可以在我國傳統文化中找到他們的歷史。幾千年的發展,這些令人驕傲的傳統文化造就了無數道德楷模,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進行文化知識的滲透,可以有效的幫助學生基本的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
二、養成良好的人生精神
通過傳統文化的滲透,要讓學生知道好壞善惡,要去學習傳統文化中的自強不息、剛健有為的進取精神;貴和尚中、和而不同的和諧精神;以義為上、注重倫理的道德主義情懷。要在語文課本中教育學生學習傳統文化中的精神。
其實在人教版三年級下冊的《夸父逐日》這篇課文中,借助夸父逐日表現了追求光明,不畏困難的精神。其實就是借據古代傳說來突出中華傳統文化的民族精神,教師可以在日常學習中多滲透一些趣味性強的課外的知識。像古代神話的嫦娥奔月,后羿射日等等,也可以讓學生自己課下感興趣的多積累。讓學生在學習課文的同時,感受神話帶給人們的神奇與高貴品質的精神,可以讓學生更好的了解到傳統文化,從而在傳統文化中學習到人生精神。
在傳統文化的熏陶下進行更好的人格人生精神的優質提升。讓學生在傳統文化的影響下可以養成正確的良好的人生精神,學習傳統文化帶給我們的精華。讓傳統文化陪伴著學生成長。通過良好的傳統文化的滲透引導,可以讓學生在古代的教育教導下找到自己應該去學習的精神。[2]
讓學生在學習傳統文化的精神來完善豐富自己的人生精神,傳統文化的滲透對學生有著很深的影響,讓學生在明確看待古代傳統文化所傳承的精神。讓學生學取傳統文化的精華繼承下來,并可以完成的發展下去。
三、培養全面的人生理念
中國是一個具有五千年燦爛的悠久歷史的文化,它博大精深和源遠流長的優秀傳統文化在全世界、全人類的文明進步與文化發展中,都有著不可替代的歷史地位和不可估量的獨特作用。因此,要從小對學生用優秀的文化去培養他們,使其對人生對世界有著完整的理念。
對小學時期的學生來說,這是一個塑造學生成長的重要關鍵時期。從語文課程致力于學生語言素養的形成與發展的這個角度來看,教師要在語文的語言學習過程進行把握,因為語文需要對于文學作品的理解變的更為深層次。傳統的文學作品反映的是古人精神的理解、感受和把握。
學習這些內容的過程本身就是對學生的一種教育、對孩子的一種培養,因此我們在語文教學的過程當中,強調通過傳統文化的學習培養學生更為全面的人生理念,讓學生在傳統文化的理解中培養自己的人生理念。
教師同時要給予學生更多的豐富的正確思想來引導學生樹立自己的人生信念。人生信念將會影響著學生的為人處世,涉世探索的不同方式方法,要讓學生找到正確的健全的人生理念極為重要,在小學語文的教學中也要注重培養其全面的人生理念。
小學語文是對學生進行中華傳統文化的第一次較為完整的滲透,要讓學生在傳統文化中學到對自己人生的重要意義與影響。教師要依據教材進行更深層次的講解。要讓學生從小在傳統文化的滲透影響下獲得更好的全面素質發展。
參考文獻:
[1]閆愛.小學語文教學中傳統文化的滲透[J].作文成功之路.下.2017.